空洞的描述千篇一律,細節的刻畫萬里挑一,記敘文細節刻畫的絕招

在國內目前的應試教育中,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在所有的學科中沒有哪一項比語文的作文分數佔比更高的了,然而作文不像數學題1+1等於2,有且僅有一個正確答案,其開放性與多樣性讓很多學生無處下手。

但實際上,高分作文也是有跡可循,今天,青雲作文寶典就來著重講一下最容易得分,也最容易提升的記敘文。

空洞的描述千篇一律,細節的刻畫萬里挑一,記敘文細節刻畫的絕招

記敘文,說白了就是講故事。什麼樣的故事,最能吸引人?我相信一定是內容夠具體、細節更豐富的故事!舉個例子,看看舌尖上的中國是怎麼講故事的:

稻花魚去內臟,在灶上擺放整齊,用微弱的炭火燻烤一夜,現在需要藉助空氣和風的力量,風乾與發酵,將共同製造出特殊的風味,糯米佈滿菌絲,黴菌產生的各種酶,使澱粉水解成糖,最終得到爽口的酸甜。

甜米混合鹽和辣椒,一同塞進魚腹中,稻花魚可以直接吃,也適合蒸或油炸,不管用哪種做法,都蓋不住醃魚和糯米造就的迷人酸甜。

本來只是普通人家飯桌上一道常見的稻花魚,在這裡看來猶如是山珍海味,口水直流,要不是隔著屏幕恐怕都要撲上去了。

記敘文就要這樣寫,不要籠統地說好吃、真香、美味。而是把自己當做正在做菜或者品菜的人,把食材和環境調配起來,將眼睛、舌尖、耳朵、鼻子感受到的細節放大,調動讀者的味蕾。

空洞的描述千篇一律,細節的刻畫萬里挑一,記敘文細節刻畫的絕招

尤其是在同一個題目下,很容易出現雷同的文章,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描述細節,這樣,才能夠讓你跟別人有所區別。打動讀者的力量也往往藏在細節中。

同時,細節越多,故事也就越真實,因為越是細節的描述,越容易進行驗證,可信度更高。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江南皮革廠倒閉了!”,與其說是在叫賣,倒不如說是講故事:

溫州最大皮革廠,江南皮革廠倒閉了!王八蛋老闆,吃喝嫖賭,欠下3.5個億,帶著他的小姨子跑了!我們沒有辦法,拿著錢包抵工資!原價都是一百多、兩百多的錢包,現在全部只賣二十塊!統統只要二十塊!老闆你不是人!我們辛辛苦苦給你幹了大半年,不發工資!你還我血汗錢!還我血汗錢!

為什麼能流傳甚廣,就是因為足夠多的細節描述讓很多人這個故事在被戳穿之前都深信不疑。

空洞的描述千篇一律,細節的刻畫萬里挑一,記敘文細節刻畫的絕招

最後,細節的描述也能讓讀者產生足夠的畫面感和代入感,讀下朱自清的這段背影: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硃紅的桔子往回走了。

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

看到的雖然是文字,但是讀者的腦海中此時一定也勾勒出了父親的形象、和父親的動作。

空洞的描述千篇一律,細節的刻畫萬里挑一,記敘文細節刻畫的絕招

小結:空洞的描述千篇一律,細節的刻畫萬里挑一。總之,在寫記敘文時能細則細,避免使用籠統的、抽象的描述,這絕對是提高分數的好方法!

最後一點,青雲作文寶典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學會觀察、積累,才能言之有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