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這個春節,一場疫情把全國人民關在了家門內。被困在家裡的中國人有了大把時間,被激發出了吃貨的熱情,充分發揚了“民以食為天”的精神,把朋友圈做成賽場,人人做廚師,人人是吃貨。


《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說起吃貨,汪曾祺先生可以說是吃貨界響噹噹的領袖,名副其實的高級吃貨。他的文章《端午的鴨蛋》被選入中學課本,"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彷彿那個鴨蛋就在手裡,身臨其境,唇齒生香。如今鹹鴨蛋已經成了他的故鄉高郵的城市名片,不得不說是汪曾祺先生代言的功勞。

汪曾祺先生是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他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代表作是《受戒》,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


《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與他的作家身份相比,他的美食家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他的美食散文集《人間滋味》可謂文字版《舌尖上的中國》,豆瓣讀書評分8.7,內容涵蓋五味人間、食肉和飲茶、吃食與文學、四方食事四大方面,主要敘述對象包括地方風味、家常小菜、民間特色美食等內容,無論是談蘿蔔、豆腐、栗子,還是談韭菜花、手把肉、故鄉的元宵,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過的和沒有吃過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

書中的每篇文章從容閒淡,樸素而自然,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人間至性至情的熱愛。

吃貨人人可以做,可是想做個高級吃貨卻要有特殊的素養。那怎樣才能成為一名高段位的吃貨呢?我們跟著汪曾祺先生從書中學一下吧。


1.要想做個高段位的吃貨,要有包容的心態。

首先要愛吃。


《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老先生當然愛吃,而且什麼都吃。尋常的菜愛吃,不尋常的也願意嘗。他自詡“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妥妥的吃貨。

他在書裡講了去內蒙吃到了鮮嫩無比的羊肉,帶著血,大呼過癮,同行的一位女同事不但不能吃,連聞都不能聞,聞到羊肉味就想吐,只好頓頓開水泡飯就鹹菜,真可惜。

他建議,“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對事物如此,對文化也該如此。”

當然還要愛做。


《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汪曾祺先生的兒子汪朗說,“我們家買菜做飯,幾十年都是他管的,一直做到70多歲,他對做飯有興趣,沒事就在那瞎琢磨。”

不僅愛做,還做出新花樣。食材種類包羅萬象,無可不做。自創了“塞餡回鍋油條”,油條裡塞肉回炸,肉餡里加上榨菜末或醬瓜末等,嚼之酥脆,已在高郵地區風行。

看來,要做個高段位的吃貨,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口味偏好,口味要寬,不挑不撿,對任何口味都可以包容,對食材都可以嘗試。


2、要做個高段位的吃貨,要有認真的生活態度。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凡事不宜苟且,而於飲食尤甚,中國的許多菜品,所用原料本不起眼,但經過一番‘講究’之後,變成了人間至味。”

在吃貨這裡,吃不只是維持生命,要吃得講究。

高段位的吃貨,講究的並非要每天大魚大肉,燕翅鮑肚,而是從尋常滋味中品味不尋常。《人間滋味》全書盡是美食,食材不過也只是蘿蔔豆腐,尋常吃食,看完卻難掩垂涎三尺,羨慕的就是這份講究。

吃貨大多做得好吃,因為他人之手已經不能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汪曾祺先生做的菜很好吃。做飯的過程蘊含了那股認真勁兒,再簡單的一頓飯也要做一個多小時。《乾絲》一篇裡說,美籍華人女作者聶華苓和她的丈夫保羅·安格爾來北京,指名要在汪老家吃一頓飯,由汪老親自做。那一天有一大碗煮乾絲。乾絲是一種豆製品,是把豆腐乾切成極細的絲,大煮乾絲是淮揚菜的代表作。聶華苓吃得淋漓盡致,最後端起碗來把剩餘的湯汁都喝了。

沒有認真,沒有用心,怎會做的如此好吃。要想做個高段位的吃貨,對待日常飲食、平時飯菜要有認真的生活態度。


3、要想做個高段位的吃貨,骨子裡要樂觀有趣。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高段位的吃貨底色是有趣。

清代散文《浮生六記》裡曾記錄沈復一眾文人雅士賞花郊遊,妻子芸娘租用餛飩擔子讓大家喝熱酒飲熱茶賞春花,盡興而歸,在那個時代千篇一律的女性中,芸孃的巧思就是因為她本是個有趣可愛的人。


《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汪曾祺畫作


汪先生也是個樂觀有趣的人。《蘿蔔》講了他在張家口下放勞動時跟同伴一起收蘿蔔,收工時開心地吃蘿蔔,蘿蔔的味道“甜,脆,多汁,難以名狀。”

關於汪老有趣的故事還有一個,有一次做畫綠色顏料沒有了,他急中生智去廚房取了棵菠菜,擠點汁滴上去,好了。

由此可見,要想做個高段位的吃貨,無論自己身處何處,身處何境,要有樂觀有趣的靈魂。


4、要想做個高段位的吃貨,要有優雅的生活情趣。

高段位的吃貨願意分享,讓他人同樣享受,因此要會寫。

我喜歡汪老的文章,沒時間看書的時候會聽音頻,特別是做飯的時候,邊做邊聽,不僅感覺樸實優美心平氣和,還能給做菜帶來靈感。


《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有一天我發現從來不吃豆腐的孩子突然讓我給她做麻婆豆腐。原來她聽到了汪老文章《豆腐》,介紹了川菜麻婆豆腐的來歷和做法,孩子興奮的跟我說,“聽到這裡,我都聞到香味了!”

隔著時空,這段文字給一個10歲的孩子帶來了這麼感同身受的感受,從此愛上了豆腐,不得不驚歎,汪曾祺先生寫吃的,把日常的食物寫得極有滋味,隔著文字都能口舌生津。


《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汪曾祺畫作


不僅會寫,先生還會畫。一根苦瓜,一條鱖魚,大蔥大蒜,螃蟹魚蝦皆可入畫,質樸真實。

作為西南聯大的才子,他是有靈氣的,也是知內涵,有文化的。三餐飲食、粗茶淡飯被他寫得明出處,知來歷。古人說文如其人,小中見大。濃濃的煙火氣中折射出了他優雅的生活情趣。

美食家蔡瀾先生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在文革那個特殊的年代,所有的人都很窮,物資什麼都沒有,一個落魄的男人走過池塘,看到一些浮萍,就撈了一些拿回家,放在一個茶杯裡面養著,看著這些浮萍一天天生長。這個人能活下去,就是因為他保持了優雅的生活姿態。


5、要想做個高段位的吃貨,最重要的是要熱愛生活。

汪曾祺先生在3歲時沒了母親,在那個充滿戰亂的時代19歲離家求學,中年被下放勞動,前半生顛沛流離,吃盡了生活的苦。可他的筆下卻從未抱怨,反而呈現出純淨和真誠。


《人間滋味》:汪曾祺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段位的吃貨


無論是《故鄉的食物》還是《昆明的吃食》,再到《受戒》裡描繪的那個至善至美的純淨世界,在充滿硝煙的時代,留在他記憶深處的是這個世界的美好,感受到的是對生活不盡的熱愛。

“活著多好呀。我寫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覺得:活著多好呀!”

“生活中儘管存在種種的不如意,有種種的艱難和壓力。但是活著本身就是一個很美好的事情,既然活著,就儘量活得更有滋味一點。”

對生活足夠熱愛,才造就他成為一個高級吃貨。熱愛是可以通過文字傳遞的,他把所思所想、用平常的事物呈現出來,字裡行間傳達著他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結尾:今年的春節是個不尋常的春節,被困在家裡的人們花式秀美食,人人做吃貨,那股熱氣騰騰的勁兒,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真好。災禍面前我們重新開始審視生活,思考我們的未來。吃貨們在通往高段位的路上,通過美食傳遞出了樂觀、親情、陪伴、支持和力量,還有頑強的生命力。

“活著多好啊!”

做個高段位的吃貨,愛美食,愛生活,愛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