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發佈:數字背後是科技

近日,某險企召開了對外的業績發佈會,也有許多媒體對第一部分的閃亮數字進行了分析,得出這家險企是否適合投資,產品是否值得購買的結論。這家企業將那些一路上漲的利潤數字分在了第一部分,後面依次是對壽險、產險、銀行和科技的詳細分析。為什麼是這個順序呢?我想是按照產品的推廣順序排的,這家險企最先推的是壽險,而壽險也貢獻了最多的利潤,後來才是產險、銀行和科技,現在,這家公司越來越重視的是科技。數字之外,科技代表了這家險企未來走的是什麼路。

比如,通過AI面試減少人工面試時長,也算業界的一大突破,還有保險代理人的智能個人助理,這些助理在以後會不會代替人,以後,會不會代理人都是AI,沒有人去做代理人,人只負責如何讓AI代理人更加智能。而這家公司的科技理念是“先知,先覺,先行。”

我想,那些數字的背後也離不開先知,有了先知,才能先行,能夠預感到業內的發展,才能做好公司的戰略規劃,而現在是科技助力增長的時代,你知道什麼叫KPI,什麼叫NEBV,別人也知道,只有掌握了別人沒有的技術才能在這個時代致勝,這也是這家險企要進行科技研究的原因。

作為一家企業,客戶增長,業績提高都不能是最終目的,能夠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才是一家企業能取得聲譽的原因,以後,評價企業的好壞也應該把它的社會價值,比方說把它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做了什麼事情納入其中。最近,這家險企利用口罩做的事情,也讓一些人有所微言。

沒有一家企業是完美無缺,十全十美的,希望這家學習了兩家國際知名金融企業和一家國際知名諮詢公司的管理方式的險企,在管理上,能夠突破中國傳統的管理方式,有些事情,是不是可以不用下級報給上級,再由上級報給分公司,是不是可以給營業區更大的自由度?如果可以讓金融突破科技,為什麼不能在管理方式能有更先進的突破?社會還在發展,中國的金融企業也還在摸索的階段,若想永遠平安,不能滿足於過去和現在的平安,未來能夠平安,才是在這個世界上,企業永遠存在的立足之本。保險的英文叫insurance,insurance的動詞是insure,insure的意思是確保,保險確保的是什麼?是未來的平安。能確保未來平安的不是花哨的產品,而是獨一無二的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