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醫院缺人手,90後“小護”逆行來漢戰“疫”

聽聞醫院缺人手,90後“小護”逆行來漢戰“疫”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23日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崔毅)疫情發生時,他們還沒有正式入職。“現在我們醫護人員不夠,能提前來上班嗎?”“能!”接到醫院的電話,武漢市武昌醫院3位準小護想方設法逆行來漢,衝到了戰“疫”一線。“當醫院有需要,病人有需要時,堅守崗位就是我們的責任,”2月23日,已經在崗位上堅守了半個月的他們說。

聽說缺人手一口應承提前上班25歲的厙紅弟是甘肅人,年前參加了武漢市武昌醫院的護士考核。原本打算回家過年的她,聽聞疫情後果斷退掉了火車票,在租住的社區成了一名志願者。2月8日,厙紅弟接到武漢市武昌醫院人力資源部電話。“醫護人員不夠,能過來上班嗎?”“能!”放下電話,她就往醫院趕。起初,她被安排在急診輸液室打針。發熱輸液患者減少後,她就調到了發熱門診做核酸採樣。“一開始是瞞著家裡人的,怕他們擔心。”厙紅弟說,在發熱門診期間,後勤保障部的老師給她們的防護很到位,提供的防護物資也是醫院最好的,有信心保護好自己。“爸爸媽媽知道了後,說得最多的就是叮囑我做好防護。現在的我成了他們眼中最勇敢的‘女漢紙’。”


聽聞醫院缺人手,90後“小護”逆行來漢戰“疫”

(圖為全副武裝的厙紅弟(中間))

在武漢市武昌醫院連續工作了半個月,剛開始厙紅弟每天要為100多名疑似患者進行核酸採樣,現在每天只有三四十個複查患者來採樣。“可見我們的抗疫攻堅戰已經初見成效。”厙紅弟笑著說,到目前為止,自己和帶教老師都沒有發生感染,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

聽聞醫院缺人手,90後“小護”逆行來漢戰“疫”

(圖為厙紅弟的工作照)    

瞞著父母從廣州輾轉來漢參戰2月16日下午,27歲的劉國英從廣州乘高鐵幾經輾轉來到武漢市武昌醫院。“疫情一開始,我就想來武漢支援,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直到2月10日,劉國英接到了武漢市武昌醫院打來的電話,她立即將留了多年的長髮剪短,踏上了來漢的列車。“你傻呀,放著輕鬆安全的地方不待,偏往最危險最艱苦的地方跑?”朋友們的責怪裡滿是心疼。“國家有需要,醫院有需要,病人有需要,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我沒有理由不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我想盡自己的一份力。”劉國英說。第二天,經過緊急培訓的劉國英正式進入隔離病房,協助護士交接班,幫病人掛藥水、量體溫、分餐、取餐和送餐。劉國英笑著說自己是第一次來武漢,想品嚐武漢的美食,想感受武漢的熱情,希望疫情能早些結束。“來武漢沒有告訴父母,怕老人擔心。到漢當晚跟弟弟視頻時,我說服弟弟別告訴爸媽,我答應他一定保護好自己,等到疫情結束平安回家。”說起家人,劉國英瞬間紅了眼睛。


聽聞醫院缺人手,90後“小護”逆行來漢戰“疫”

(圖為長髮時的劉國英)

男護士從寧波驅車12小時赴漢

23歲的鄭益歡是寧波康復醫院的一名男護士,在網上得知武漢市武昌醫院急需護士,他當即投了簡歷。18日接到市武昌醫院的報到問詢電話後,他馬上向自己所在醫院提出辭職申請。按規定,離職至少要提前一個月申請,科室領導很理解並支持他的做法,當天就批准了。“去吧!我們支持你!”20日下午,得到父母和姐姐支持的鄭益歡從寧波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出發了,12小時後順利抵漢。一路上,他餓了就吃點餅乾,累了就在服務區打個小盹。22日,經過培訓的鄭益歡進了B2隔離病區。之前有在重症監護室護理的經驗,他對醫院各個流程非常熟悉。“在這裡,我看到的是病人對醫護人員理解與配合,聽到的是患者感激的話語,充滿了力量。”鄭益歡說,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沒有打不倒的敵人!


聽聞醫院缺人手,90後“小護”逆行來漢戰“疫”

(圖為患者跟鄭益歡的聊天截圖)


聽聞醫院缺人手,90後“小護”逆行來漢戰“疫”

(圖為病區裡的鄭益歡)

聽聞醫院缺人手,90後“小護”逆行來漢戰“疫”

(圖為鄭益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