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偶像的粉絲,還是做自己?

不不:


我不知道人生是不是常常如此困惑,哪怕不是人生的重要時刻,我也總是理不清自己的目標。

身邊的人有的有愛豆護體,有的特立獨行要做自己,我該怎麼做?


一條想要翻身的鹹魚


做偶像的粉絲,還是做自己?

一條想要翻身的鹹魚:


哪怕思考讓人暫時感到困惑,這也常常是鹹魚翻身的第一步。


恭喜你已經把想要變成正在做的事情。深陷困惑當中的人們,總是容易忽略自己的積極面貌。你要看得見自己的進步,才能在困惑中走得堅定。


我們的人生裡,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問題的解釋,書裡面的建議和長輩口中的訓誡,以及身邊人的行動,常常並不一致。


這或許讓你更加困惑,習慣了標準答案的我們,總是喜歡確定統一的答覆,這是要改掉的學生思維的第一步。


人生千奇百怪,瞬息萬變,積極地去擁抱這些變化和不同。在一個問題面前,不論是答案A,還是答案B,都無法左右你的答案。這是屬於你的自然而然的定力。


去找一個偶像瘋狂,還是去做自己,看上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選擇,實際上或許並不衝突。


如果你已經找到了自己堅定的人生目標,接下來只需要尋找完成目標的策略,亦步亦趨地學習就能完成了。


如果還沒有清晰地人生目標,不妨去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偶像。他的身上一定有吸引你的優秀特質,自律,勤勉,等等。你或許在粉愛豆的過程中,也能漸漸想清楚自己想要擁有的人生的經歷,想要的品質。這時候,偶像像是山峰上的一道光,讓你的人生有了方向,開始腳踏實地地去靠近。


所以,你看,不論是哪一種選擇,都是在為了梳理你的人生目標做準備。一旦有了目標,剩下的路也會漸漸清晰。關鍵點在於你的行動,你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行動。


做偶像的粉絲,還是做自己?

可能,死忠粉的狂熱,總是讓局外人望而卻步,如果真的猶豫要不要,不妨試一試,經歷之後你的心中自然會有答案。同時,喜歡一個偶像,並不會讓人變得千篇一律,失去自己。我們都沒見過,瘋狂喜歡XXX的粉絲,最終變成他。


你最終都會變成自己,是不是想要的自己,取決於你是不是真的想要。


離開了考場,我們的人生命題,往往不僅沒有標準答案,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它很多時候是一個論述題,一片空白,等著你自己梳理邏輯,寫出答案。這樣的模式,自然有些難度,不如先把它變成選擇題,就算也沒有看到自己心儀的答案,也可以先用排除法去經歷和試錯自己困惑的選項。


這背後的邏輯是,你一直在走,而不是原地不動,這就是人生積極的意義,我們常常要這麼做。答案在你行走的時間裡,也在你感受到的心裡。


祝開心呢。

不不


做偶像的粉絲,還是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