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失业又失爱的背后,是好高骛远和背离初心

一个胸怀大志的年轻小伙和村里美丽善良的青梅竹马甜蜜恋爱了,但是小伙远大的志向让他不甘于农村平淡的生活。

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小伙可以去大城市一展抱负,小伙犹豫过后,不惜伤害真挚的恋人,选择和前程相关的另一个姑娘,奔向了可望不可即的前程。

然而小伙终归太过着急了,抛弃所爱后奔向的前程并不靠谱,他顿悟后沮丧回村,嫁作他人妇的青梅竹马更成了他追悔莫及的痛。

这是路遥笔下《人生》中的故事,看起来似乎就是一个面临爱情和事业选择的青年,背叛了爱情,最后事业也失败了,失爱又失业,主人公痛苦懊悔,看客们喜闻乐见的故事。

同样面临过事业、爱情如何选择人们都会知道,悲剧的背后,问题并不是一个选择那么简单。

《人生》|高加林失业又失爱的背后,是好高骛远和背离初心


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是很多有志青年的痛苦

路遥笔下的小伙,叫高加林。

他拼命读书,急于逃离落后、封闭环境的牵绊和束缚,然而他没有考上大学,民办教师的位置也被别人走后门顶替,只能不甘又无奈地回到村里。

他理想的伴侣是读书识字的城里姑娘,那个可以和他谈天说地的黄亚萍符合他的一切幻想,然而高中毕业后,因为自己的农村户口,感情没有得以发展。

他一直没把不识字的农村姑娘放眼里,爱情的冲动却让他接受了大字不识一个的巧珍的告白;他很害怕,也不想就这样被一个农村姑娘拴在土地上,却依然在巧珍的爱里越陷越深。

他虽然努力适应农村生活,但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幻想之火,根本没有熄灭”;他沉溺于巧珍给予的朴素情感中无法自拔,但是离开农村去更广阔天地工作的念头从未消失。

《人生》|高加林失业又失爱的背后,是好高骛远和背离初心

如此煎熬之下,一个像彩虹一样的机会出现了。

尽管他不太看得上“走后门”的作风,但是当“走后门”能够让他脱离农村时,他毫不犹豫地去了,甚至感叹后门比前门的威力更大。

然后在初恋情愫的滤镜下,他把共同爱好、共同话题强行转化为能够去更大城市发展的爱情,明明深爱着巧珍,却依然选择了抛弃。

也许每一个青年,特别是走出校园后,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高心气儿青年们,对于高加林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都不陌生。

但如何做出选择以及选择的结果,每个人都不尽相同。而高加林的选择,却注定了失爱又失业的结局。

《人生》|高加林失业又失爱的背后,是好高骛远和背离初心

错的不是选择本身,而是选择时的看不透

一生何求,迷惘里往往看不透,没料到我所失的,竟是我的所有。”

《一生何求》的这几句歌词,很贴切地概括了失业又失爱的高加林。

如果说高加林的悲剧是因为在事业和爱情中做了错误的选择,那么他当时选择了巧珍(爱情),往后的生活就一定是幸福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他用自虐的方式和自己赌气,证明自己可以成为吃苦耐劳的农民,但是他从来没有接受过自己的农民身份,也没有熄灭过去大城市的幻想,巧珍的不识字,更是他心里居高临下的芥蒂。

所以就算高加林当时选择了巧珍,他的居高临下也会杀死爱情,他的远大幻想会让他心有不甘。

《人生》|高加林失业又失爱的背后,是好高骛远和背离初心

事实上,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知识青年,他有着对现代文明的强烈热爱与憧憬,渴望到更广阔的城市环境中去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他追求理想的选择本身是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的时代大潮相适应的,无可厚非

只是他哪怕知道自己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境况,依然看不起吃穿不愁的刘立本,依然藐视于村里人吃不干净的井水,依然高高在上地享受着巧珍的爱情,把巧珍对他不顾一切的爱作为报复和炫耀的筹码。

一边自卑又一边自傲,这是很多好高骛远的人都有的通病吧。

在这样心态下做出的选择,早已是背离初心而不自知了。

《人生》|高加林失业又失爱的背后,是好高骛远和背离初心

因而面对黄亚萍给他许诺去大城市的机会,他明知道爱的是巧珍而不是亚萍,却理性地比较以后,放弃了巧珍。

感情一旦和功利混淆,他就放弃了饱含淳朴民风和真善美人性的仁义道德。

高加林的错误不在于向往有着更广阔天地的大城市,也不在于最初选择了巧珍,面对更大诱惑时就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甚至没有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更在于他把恋爱与前途混淆在了一起,给二者都添上了功利色彩,背叛了爱情也背叛了理想。

《人生》|高加林失业又失爱的背后,是好高骛远和背离初心

无论前程还是爱情,都不能忘本

"人常说,浮得高,跌得重!"

"不管你到了什么时候,咱为人的老根本不能丢啊......"

这是德顺老汉给高加林的劝诫,然而“浮得高”的高加林完全听不进去,他的选择只满足自己的狭隘愿望,不顾生活原则,不顾爱自己的人。

后来“跌得重”的高加林终于明白了自己选择的是狭隘自私的“投机取巧”,而丢失了最为真实的“根”和“情”,也明白了“路还得自己走”。

《人生》|高加林失业又失爱的背后,是好高骛远和背离初心

人生当中,无非是事业和爱情,没有事业时拥有爱情是一种幸运的慰藉,但如果事业来临时,爱情成为了一种抉择,这本身就是守不住初心,离开了现实,盲目追求自己实际上还不能获得的东西。

如果高加林在心里真的没有看不起农民,他就不会对巧珍居高临下。

不就是不识字吗?巧珍心思活络,高加林完全可以教她读书写字,可以读书写字的巧珍和他高谈阔论起“十四种能源”以及背诗难道会输给黄亚萍?

至于去更大的城市发展,靠自己就不可能吗?他不是已经通过自己文采卓然的报道获得了去省城学习的机会了?何必把自己的前程交给一个女人去承担?

《人生》|高加林失业又失爱的背后,是好高骛远和背离初心

高加林的好高骛远和背离初心,让他只能在顺境中驰骋自己的想象,而不能在逆境中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论是前程还是爱情,我们都不应该只停留在欲望本身,而应该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真正动力。

这应该是高加林失爱又失业的悲剧中蕴藏的人生经验之一吧!


<strong>作者简介:紫尘静雪,90后已婚大龄少女,研究两性关系、婚姻关系,坚信家长里短也是一门学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