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裡行走的“二維碼”!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治病既要醫“身”,又要醫“心”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3日訊 “曹醫生這麼晚才回去,辛苦了!”

“我們共同努力,一定能早日戰勝病魔,我們一起回家。”

“到了方艙,對自己的病情完全不瞭解,也不能對人說,更不能對正在醫院治療的父母說,所以才會這麼心急,並不是故意想佔用醫療資源的。”

“我就是您的‘靠山’。請您放心,一定會保護您安全回家,跟親人們相聚。”

......

方舱里行走的“二维码”!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治病既要医“身”,又要医“心”

這是山東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曹偉和患者的微信對話。最近這兩天,除去正常值班,輪休的曹偉也沒“閒著”。山東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專門建立了針對患者心理疏導的微信群,曹偉經常通過微信和患者溝通交流到深夜。

曹偉和同事所支援的這所醫院,名叫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是武漢第二批建設的方艙醫院,共設有病床960張,目前收治了836名患者。雖然都是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但醫護人員每天不僅要照看幾百名患者,而且還要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

在方艙醫院,患者們都親切互稱為“艙友”。艙友們說,剛來到方艙醫院的時候有點兒焦慮,心裡負擔很重,期待著檢查結果,盼望著早些出院,牽掛著家裡的大事小情。

方舱里行走的“二维码”!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治病既要医“身”,又要医“心”

為了能讓患者更好的治療康復,山東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為患者們建立了一個漢陽方艙家人群,並將二維碼貼到醫護人員的防護服上,患者只要掃描二維碼就能進群,可以和醫護人員交流、溝通。

而曹偉,便是主動報名的首批心理疏導志願者。2月17日下午進艙前,曹偉將打印的微信群二維碼貼在了防護服上。除了寫上了自己的名字,曹偉還特意在空白處寫上了“湖北咸寧人”的字樣。曹偉告訴記者,他和妻子都是湖北人,在山東莒縣工作幾十年,這次家鄉發生疫情後,主動請戰回家鄉支援。

在方艙醫院有這樣一位患者,1月24日跟外婆舅舅一家人吃團圓飯後,沒幾天91歲的外婆去世,本以為是自然去世,但不久他和母親、舅媽、表妹等4人先後出現症狀,被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目前一家人分散在不同的醫院和病區治療。

一家人病情曾讓他感到非常焦慮。加入微信群后,經過曹偉的心理疏導,他的心情逐漸平復,家人的病情也相繼有好消息傳來。“表妹已經出院了,舅媽還在火神山,媽媽也由陽性轉成了陰性。在方艙醫院,我也得到了山東醫療隊的救治,謝謝所有伸出援助之手的醫護人員,你們都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進方艙醫院之前非常緊張,對醫院也不瞭解。加入微信群后,通過醫護人員、心理醫生的疏導後,緊張的情緒得到緩解,真的很感謝醫護人員。”山東醫療隊建立的微信溝通群,得到不少患者的支持和讚許。

方舱里行走的“二维码”!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治病既要医“身”,又要医“心”

一個個行走的二維碼,一下拉近了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的距離,現在方艙家人群裡已有50多名“艙友”加入。

山東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張麗麗告訴記者,溝通群的建立,可以讓患者更好的和醫生護士溝通,幫助解決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症,患者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直接反映到群裡,有專業的醫生和護士進行答疑解惑。

“我們不光要醫身,最重要的是要關心他們,給他們信心,信心才是最好的良藥。”山東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王丹丹表示。

截止目前,漢陽方艙醫院累計收治1015名患者,康復出艙的患者103人,這個二維碼不光行走在方艙醫院裡面,也會行走的更遠。

【記者手記】

在方艙醫院裡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患者們戴著口罩,大家都看不到對方的面孔,而治病既要醫“身”,又要醫“心”,怎樣給患者們建立信心,穿梭在病區裡的“二維碼”就搭起了醫護人員和患者彼此之間真情溝通的平臺。

閃電新聞記者 宋京偉 張鑫 吳漢陽 張偉 通訊員 宋超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