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楼宇烈:不要误读"以今释古"、"以洋释中"的人本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一些与人有关的词,比如易经中的"文明以止,人文也"、管子的"以人为本"、张载的"天人合一"等,这些词与中文翻译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个问题上,"以今释古"、"以洋释中",容易使现代人在很少完整阅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情况下,误读出"西学中源说"的结论。

上述三个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与人相关的词,易经之"人文"是指人对天的关系的外在表现,与"人文主义"强调个性解放、"人本主义"强调抽象个人完全不同;管子的"以人为本"是指要把统治老百姓作为执政之本,根本不是尊重个人;张载的"天人合一"要求人类与自然心灵的和谐,更不是突出人是"本"。

在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人己关系中,儒家侧重于人人关系。但如果把这理解为"人本主义"、"人本位主义"或"人文主义"等,则是牵强附会的。

陈来先生在《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一书中,对中西方文化关于"人"的价值观不同的分析,可供参考:即中华文明价值观念中,群体高于个人。也就是说,中华文化讲集体的人,西方文化讲个体的人,而"人本主义"、"人本位主义"或"人文主义"等,是以个体的人为语境的。

其实,如果一定要用现代的、西方的语言译读古代中国文化中的"人论",用"人道主义"似更妥当。《易传》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汉代扬雄《法言·君子篇》下定义曰:"通天、地、人,曰儒"。"三才"之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人道,即天地之道为玄虚,人道之道多实用,以"仁义礼智信"为主的"五常"所规范的伦理准则,反复强调的皆是学为人、尽人事之道,从而进阶"内圣外王"的"大学之道"。当然,这与完全现代西方意义上的"人道主义"仍有区别,只不过比起"人本主义"、"人本位主义"和"人文主义",更为接近中国古代"人论"的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