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做實 做細 做到位——探訪堅守疫情防控崗位的基層幹部

大小新聞2月23日訊(今日龍口報 記者 劉啟強)

疫情防控工作,事關每一戶、每一名群眾,容不得半點鬆懈馬虎,必須抓細、抓實、抓到位。

在全市,有一群從事計生宣教工作的機關和基層幹部們,他們秉持著這一準則,堅守陣地,用擔當和責任,為龍口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工作做实 做细 做到位——探访坚守疫情防控岗位的基层干部

身肩重責任 絲毫不大意

姓名:仲健維

年齡:38歲

單位:市衛健局

“緊張,緊張,隨時待命,隨時處置。”一個月來,這成了仲健維的工作常態,“習慣了,習慣了,在這個崗位,就要幹好,不能有一絲馬虎大意。”

疫情應對處置信息排查,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工作量大,既需要敏捷,也需要細心。

自打1月21日起,仲健維就開始進入戰鬥崗位,每天負責處理來自公安部門、交通路口、車站等各方面反饋的最新數據彙總,還要進行接收、推送、協調、調度和反饋排查,全面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資料。

作為市裡指揮部的一員,仲健維自知肩負的職責,他細上加細,精心指導各相關單位做好來龍返龍人員居家留觀隔離措施的落實。在疫情防控開始的前一個周,他24小時處於隨時接收上級推送重點管控人員的高強度工作狀態中,乾脆就駐紮在單位,吃、住、睡在辦公室,兩三天才回一次家。

疫情防控開始後,仲健維的妻子作為鄉鎮駐片機關幹部也整天靠在工作片,夫妻二人忙得天天不在家,孩子只好送給父母幫忙照看。

工作不過夜 幹活有章法

人物:張靜

年齡:40歲

單位:東江街道辦事處

幹工作有股子潑辣勁兒,這是東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靜給大夥的印象。疫情防控中,分管計生宣教工作多年的她勁頭兒更足。

1月底的一天晚上9點多,市裡指揮部推送信息,要求對轄區內一企業職工進行核查,張靜拾起了“工作不過夜”這句話。多方聯繫,幾經周折,才弄清楚來龍去脈,此時已是第二天的凌晨1點多。

張靜身兼工作片長,既要統籌好上承下達、人員排查部署等工作,又要兼顧安排好工作片5個村的氛圍營造、物資儲備和排查登記等工作。

工作量不小,張靜既衝得上,更善於動腦,她邊幹邊研究,琢磨出“跟蹤隨訪”機制,將來龍返龍人員的“體溫情況”作為隨訪重點,摸索出了3 個隨訪要求和 6 個問詢程序。有了這個程序,實現了對 1200 多名隨訪人員和隔離對象的動態管理、實時掌控。

面對重壓力 靜心從容做

人物:徐勳偉

年齡:34歲

單位:東萊街道辦事處

1月24日,除夕,東萊街道辦事處計生信息統計員徐勳偉主動請纓,放棄了春節假期,全身心進入工作狀態。

東萊街道是龍口市的主城區,也是老城區,疫情處置工作的壓力自然大些,每天都會接到市裡推送的數據信息。徐勳偉靜下心來,逐條逐條地篩選核實,對重點人員逐人電話溝通,落實基本情況,還要與其他鎮街區做好信息交接和電話落實。

有時候工作順利,但也會遇到麻煩一些的。對聯繫不上的,徐勳偉找相關部門查詢,有時為找一個人需要來回七八個電話。

難度更大的是,對排查出的數千名煙臺域外來龍人員,他建立起一對一的監測臺賬,並且根據情況的變化隨時刪減和統計新的數據。徐勳偉說,數據每天都在變化,新來的信息每天都要逐一核實,然後建立一對一臺賬,安排給機關幹部馬上進行隨訪。

面對每天需要核實的上百條信息,徐勳偉每天早上8點前一定會坐到辦公桌前,晚上10點結束對他來說是早班。他說,能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努力,感到十分欣慰,“再苦再累也願意。”

每天超負荷 業務細如絲

姓名:範雯雯:

年齡:34歲

單位:諸由觀鎮政府

從事多年計生宣教工作,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範雯雯舍小家、顧大家,衝在一線,

1月25日,接到任務,範雯雯將三歲大的孩子交給父母照顧,第一時間返崗,負責全鎮58個村、16家企業、1家酒店、3個小區以及臨街商超等外地返鄉人員和離煙返龍人員的摸排統計上報,每天工作 16 個小時以上。

幹好這個活,範雯雯不光自己先吃透摸排工作的要求,還認真做好文件解讀和業務指導,精心細緻地進行數據統計、核實,確保信息全面真實準確。

同時,範雯雯還負責工作片8個村的疫情防控督查,她起早貪黑,深入一線,耐心地指導這些村做好卡口值守、外來人員隔離、應急物資發放等工作。她還通過各種微信群向全鎮的婦女、老年人以及退役軍人發佈疫情信息,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

人老心不老 工作幹勁足

人物:王桂賢

年齡:62歲

單位:蘆頭鎮蘆頭村

年過60,蘆頭村計生主任王桂賢仍然幹勁十足,疫情防控,她更是想了不少法子,發揮起婦女“半邊天”的力量。

她建立了蘆頭村婦女微信群,將村裡的婦女組織發動起來,定期在群裡給大家推送疫情防控知識和動態。她還牽頭成立了蘆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先鋒隊,隊員多是婦女,她們爭當外來人員排查員、居家隔離監督員和群眾專職代購跑腿員,衝在一線。

得知有村民種植的蔬菜水果面臨滯銷,王桂賢充分發揮計生協會的作用,專門建了個“蘆頭村產品群”,大家種植的蔬菜瓜果都可以在群裡發佈。

村裡居家隔離的戶有需求的,先鋒隊成員正好從群裡採購,然後送貨上門,既滿足了隔離戶在家中購買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又解決了滯銷問題,一舉兩得。

既能說會道 更熱情服務

人物:曲歡茹

年齡:43歲

單位:新嘉街道廟高村

當計生主任近10年,曲歡茹在村裡的口碑不錯。這次疫情防控,她更是走在前面,入戶排查、消毒防控、群眾勸導、健康宣傳,每天做得井井有條。

思想宣傳工作很重要,曲歡茹和黨員們變身“宣傳員”和“大喇叭”,想法設法用“接地氣”的語言,將疫情防控的通知和公告變通俗,讓群眾聽得進、聽得懂。

除了挨家挨戶排查,她還是村裡重點居家隔離戶的觀察值守員。每天只要接到這些村民的求助電話,她就馬上行動,提供“幫代辦”服務,為他們配送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

除了做好服務,曲歡茹還和社區居家留觀人員建立微信群,每天發送問候信息和注意事項,耐心解答他們的困惑疑慮,密切關注他們身體狀態、關愛心理健康,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居家觀察期。

電話不離手 統計更上心

人物:姜錦雲

年齡:49歲

單位:徐福街道辦事處

徐福街道衛健辦幹部姜錦雲是個心細的人,她負責街道重點人員數據信息的統計和上報。

這個活,突發性很強。每天要對上級推送的重點人員信息進行核實,對域內排查出來的重點人員信息及隨訪信息進行彙總,每天要與包村幹部、村級人員進行電話、微信對接,確保各項數據信息準確無誤、實時更新。

同事們看到,這一陣子,姜錦雲的電話從不離手,辦公室裡一邊打電話,一邊錄信息,早已練得“得心應手”;餐廳裡,吃飯的間隙還打著電話跟工作人員核對信息,一忙起來甚至連口水都顧不上喝。

疫情防控以來,她完成了域內1700餘名春節期間外來人員的信息核對隨訪信息彙總,為街道疫情防控提供了精確詳實的信息數據支撐。

每天檔期滿 工作放在前

人物:尹萍

年齡:43歲

單位:下丁家鎮政府

從1月24日除夕夜開始,下丁家鎮黨群服務中心幹部尹萍的春節假期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摸排、報表、電話隨訪,她的一天檔期滿滿。

除了黨群服務中心的工作,尹萍還是鎮裡工作片上唯一的女同志,但她是要強的人,從沒把自己區別對待,每天和片長一起佈置村級勸返點值班、摸排,到村級督導。她所在的工作片有9個村,她一村不落的跑遍,每一個勸返點的值班安排、每個村疫情防控物資的發放等等,她都事無鉅細。

前些天,丈夫從老家單縣回龍口,坐了一宿的火車到達煙臺火車站。她敏銳地意識到,丈夫要面臨14天的居家隔離,要是她去接也要隔離,工作怎麼辦?丈夫只得在煙臺等了一天的火車,傍晚才坐上了回龍口的火車。尹萍提前將車停在停車場,看到丈夫出站後將鑰匙放在車上,才離去返回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