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遥感影像图上观察中国、美国、日本民居建筑各有哪些特点


美国不像中国那样认为住的越靠近市中心越好,一般只有工薪阶层才住城里的公寓楼,好房子都在离城市不远的城乡结合地区,自己开车去上班。美国中产阶级基本都有自己的小二层,也就是所谓的小别墅,通常面积都在300-500㎡。

美国的城乡差距很小,在美国公路交通发达,农村里面每户家庭平均也有一辆汽车。所以生活在农村,其实并没有什么困扰,不论是采购生活物品还是运输农作物,都是非常便利的。

美式建筑风格实际上是一种混合风格,不像欧洲的建筑风格是一步步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在同一时期接受了许多种成熟的建筑风格,相互之间又有融合和影响。具有注重建筑细节、有古典情怀、外观简洁大方,融合多种风情于一体的特点。

在东亚密集高耸的单元楼房城市环境中,日本却可以算得上是一股“清流”,大多数地区没有高耸密集的单元楼房,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名叫“一户建”的独栋住宅。

日本全国的建筑形态高度地趋于一致,坚持传统建筑特色,较少特立独行的建筑形态;新时期的建筑虽然融入了一些时代的元素,但在外形上也基本以日本传统建筑形式为原形和基准,同旧式建筑的风貌区别不是非常明显。

日本的住宅是战后在原有城市肌理的基础上新建起来的。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划分得很清楚。由于日本土地是私人拥有,分割较细小,从城市整体来看各家住宅都整齐有序,但各家又不尽相同,保留各自的特色,统一中不乏变化。

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农村从初期较大的城乡差距,发展到中期的城乡一体化,再到如今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农村生活魅力、谋求可持续发展,充分展示了日本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进程。

中国城市居民区多数为外部造型简洁、明朗、清新、大方的高层建筑。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图片为华北平原居民建筑。

中国山区农村居民点具有布局零散,集聚度低、规模等级不明显、聚落密度地域差异大的特点,这种分布受坡度、海拔、交通、经济、耕地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具有强烈的低坡度、低海拔的区位取向、交通区位取向、经济区位取向,以及耕地分布的空间趋同性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