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縣“菜籃子”保障有一套

“菜籃子”兩頭連著民生,一頭是田間地頭,一頭是百姓餐桌。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南昌縣積極部署,抓好“菜籃子”重點保障工作,從生產供應鏈、運輸、銷售渠道再到終端市場,全程保駕護航,為戰勝疫情提供物質保障。

保障市民“菜籃子” 小藍企業在行動

南昌縣“菜籃子”保障有一套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家住南新鄉大港村的養殖戶王志熊一籌莫展,家裡養殖的15000羽綠頭鴨賣不出去,一天天投餵飼料,一天天往裡面砸錢。煌大公司一個收購鴨子的電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2月18日,在位於小藍經開區金沙四路煌大公司的家禽屠宰車間,獲得國家農業開發產業化項目的肉鴨屠宰加工線正式復工復產,日屠宰家禽達到3萬隻。

南昌縣“菜籃子”保障有一套

煌上煌響應省市農業農村局的號召,緊急啟動集團旗下煌大公司肉鴨屠宰線,在全力保障市民“菜籃子”市場供應的同時,又解決了養殖農戶家禽賣難、壓欄等問題。在小藍經開區企業服務組的幫助指導下,全面落實廠區疫情防控措施,迅速做好設備調試、生產調配、員工返崗工作,爭分奪秒復工復產。

煌上煌集團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褚劍說道:“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一方面認真做好員工的防疫保障,另一方面,我們也嚴格按照肉製品安全標準規範化操作,確保檢驗檢疫環節到位,讓市民吃上放心鴨。”

食品產業是小藍經開區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為保障市民的菜籃子供應,截至2月17日,小藍經開區煌上煌、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百威英博、絕味食品、梅氏實業、綠滋餚等30餘家食品及配套企業已經復工復產。

小藍經開區堅持“兩手抓、兩促進”推動園區企業復工復產,變審批為服務,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推行“網格化”和“網上服務”,做好“一對一”服務,做好服務流程、服務內容一站式告知工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在圍繞疫情防控措施落實、防控物資要素保障、務工人員返崗等方面為企業做好保障工作。

南昌縣“菜籃子”保障有一套

三江鎮是傳統的蔬菜之鄉,是全縣的菜籃子。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三江鎮的蔬菜種植戶們手足無措。因為村莊都採取了封閉管理,為減少人員流動,有效遏制疫情蔓延,鎮村每個路口都設置了卡點,菜農知道不能出去,自發地呆在村上。可是,當看著田地裡每天見長的蔬菜,大家也只能乾著急。

對此,三江鎮政府多次召開村書記主任和蔬菜種植戶代表聯席會,就如何破解"防控疫情和確保農戶種植增收"問題展開調研和討論。

三江村委會書記王金平說:"是否可以由村委會牽頭,聯繫南昌深圳蔬菜批發市場的人員,再讓各村的種植戶建立一個蔬菜供應微信群。這樣既可以減少人員來往,還能及時瞭解雙方的供給需求。"

王金平的想法讓大家眼前一亮,鄒小榮表示這個主意有很大的可行性。這麼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蔬菜種植戶的利益,又能減少人員流動。但在一些細節方面還要想全做實,比如給種植戶核發蔬菜供應證,每天定時定點由專人進行蔬菜裝車等等。

南昌縣“菜籃子”保障有一套

經過三江鎮黨委會的再研究討論,菜農之間你拉我,我拉你,"三江鎮蔬菜供應微信群"就這樣成立了。

"明天我家可以供應1000斤大頭菜"、

"我家大蒜明天可以出產500斤"、

"李總,這幾天南昌的芹菜價位怎麼樣?"、

"明天什麼時候可以蔬菜裝車?"

……

微信群裡,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有的農戶不會手寫,乾脆用起了語音。大家可能都在家"宅"久了,現在有這麼個蔬菜供應群,既可以及時瞭解價位信息,又能合理安排好以後的蔬菜出產量,還減少了出門,真是一舉三得。

通過微信群,菜農們和蔬菜經營戶之間可以更好地進行交流。誰家明天會出產什麼菜,有多少,南昌的菜市預計行情怎麼樣。諸多問題得到了解決。有的時候,裝菜卡車還會直接開到菜農的田間地頭,服務到家,讓菜農們足不出村,就能夠完成一次蔬菜交易。

疫情當前,三江鎮政府善於想新招、走新路,極大地提高種植戶的積極性。每天約20萬斤的各種綠色蔬菜,跨越路卡,運進城裡,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後勤保障。

菜農售賣遇難題 青年突擊隊火線出擊

南昌縣“菜籃子”保障有一套

南昌縣“菜籃子”保障有一套

“我負責收集、發佈蔬菜品種和菜價。”“我負責發佈各小區業主的購菜接力。”“我來負責核對、彙總各小區報來的購菜接力單,收錢後發給分裝運送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迅速分組完成了分工,一個由南昌縣藍天青年突擊隊員組成的購菜團就這麼落地形成了。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南昌縣青年志願者劉俊每天密切關注疫情形勢,並希望能為戰“疫”貢獻一份力量。一次出門買菜的時候他偶然瞭解到,受疫情影響,很多農村靠賣菜為生的老人,辛辛苦苦種下的菜賣不出去,甚至爛在了地裡。同時,還有很多賣菜老人由於買不到口罩,就直接挑著菜到菜市場去售賣。得知此事後,他立刻與之前自己經常參加公益活動的南昌縣藍天愛心志工協會反饋這個問題。
南昌縣藍天愛心志工協會了解情況後迅速反應,積極行動,發動協會內的團員青年,火速組織成立藍天青年突擊隊,創新疫情防控的志願服務方式,充分利用青年分散的優勢,採取接力的行式,對接菜農,幫助他們把自己種的菜運輸出來,賣到小區,搭建農村賣菜老人與居家市民的橋樑,也滿足了居家防疫市民的日常需求。
“雖然經常為了蔬菜分裝忙到晚上9、10點,為了核算12點還在對賬,但我們都不覺得累,服務一方人,大家都覺得收穫滿滿!”劉俊一邊忙著分裝蔬菜一邊堅定地說。


通過藍天青年突擊隊的齊心協力,加入購菜團的小區和成員越來越多,截至目前已幫助農村老人賣出1800多斤蔬菜。

“這些年輕人真是熱心啊,為我們忙前忙後,我們種的菜終於不擔心賣了!”向塘鎮蔬菜村的楊桂花笑著說。

維護農貿市場秩序 守護好百姓“菜籃子”

南昌縣保集農貿市場門口,每天都會擺好簡易工作臺,上面放了體溫儀、酒精、登記簿等物品。清晨6點多,守在工作臺旁的王名升迎來了準備入場的菜市場經營戶。“請出示入場通行證,測量體溫。”

王名升是八月湖街道城市管理中心主任,防疫期間,他的主要任務是對轄區內四大菜場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和檢查,每天完成菜場的出入管控、防控宣傳、全面巡查、環境整治和全面消殺工作。

登記完經營戶入場信息,當地居民陸續前來採購,王名升一邊安排同事做好居民的體溫檢測、通行證出入登記等工作,一邊提醒居民正確佩戴口罩,“疫情期間出行,您一定要注意個人防護,佩戴口罩要貼合鼻翼才安全,謝謝您的配合。”

忙碌一上午,全面巡查完畢,王名升這才鬆了一口氣。“老百姓的‘菜籃子’在這時候更需要我們全力保障,群眾的安全健康是第一位的,當好安全員,我們義不容辭。”王名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