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晏倩倩:我的爭分奪秒就是患者的生死時速

庚子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整個中國籠罩上了陰影。這是一場與病毒拼死搏鬥的戰爭,沒有硝煙,沒有號角,但有一群人沒有恐慌、沒有退縮,毫不猶豫的衝鋒在前,他們用醫者仁心,傳遞著溫暖與感動。

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

2020年2月16日13時55分,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新冠肺炎ICU隔離病區迎來了一位危重患者,患者是一位80歲的高齡老人,身體狀況糟糕。晏倩倩本是市五院ICU護理負責人現在又成為ICU隔離病區第二梯隊護士,正在幫助組長熟悉病人管理系統,收到通知後,她立即參與搶救:給予患者高流量氧氣吸入、準備導尿包和中心靜脈置管包、建立靜脈通路、抽取血液標本、配置藥品……終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生命體徵趨於穩定。ICU病房接治的都是重症病人,她們都是在和時間競爭,爭分奪秒的搶救病人。

N95口罩、鞋套、帽子、隔離衣、連體防護服、雙層手套、防護面罩……一大早,準備進入病房的醫護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全副武裝",為了方便在工作的時候分得清彼此,現場負責感控的護士給每個進入病房的醫護人員隔離服上都寫了名字。重症監護病房是感染風險最高的地方,ICU病人需要24小時全程護理,但由於醫療物資緊缺,為了節省防護物資,工作人員常常一天工作8小時以上。

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晏倩倩:我的爭分奪秒就是患者的生死時速


在我們的努力下他們戰勝了死神

晏倩倩來到夜裡剛剛搶救過來的老人床前,她試著給老人聊聊天,緩解老人的心理壓力,80歲的老人參加過抗美援朝,流水般的歲月無情地在他那絳紫色的臉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晏倩倩親力親為,一口一口的喂老人吃飯,醫護人員和患者的飲食是完全相同的,老人滿是感激之情,不停的說“謝謝、謝謝”。隔著防護眼鏡,晏倩倩流淚了,一種對生命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老爺子,感覺怎麼樣,我們一直都在,我們就是你的親人,有什麼都和我們說…”

經過精心護理,2月18日,老爺子病情好轉離開了ICU隔離病房,看著因感激而流淚的老人,晏倩倩由衷為他感到高興,她說:“我們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看到病人轉到普通病房,在我們的努力下他們戰勝了死神。”

鄭大一附院崔護士長說:“一天下來聽到對講機最多的就是倩倩兩個字”,外院同事都評價說晏倩倩的“點擊率”最高。“我從2月10號夜晚二十三點接到通知,火速投入一線起,每天只能睡三個小時,“因為大家都是從外院來的,我是本院的環境更為熟悉,應該多做點,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盡我的綿薄之力,為大家出一份力”,晏倩倩說。2月18日,晏倩倩剛剛完成工作,準備休息一下,卻接到通知要入住新患者,ICU病房裡人手不夠,她二話不說立即穿上厚厚的防護服進入病房裡,“我的爭分奪秒就是病人的生死時速!穿梭在病房,就如同行走在時空隧道,沒有時間去考慮自己的感受,注意力都集中在病人身上,經常是一抬頭已經天黑了”,晏倩倩告訴我們。

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晏倩倩:我的爭分奪秒就是患者的生死時速


晏倩倩和其愛人於元旦剛剛舉行了婚禮,愛人是一名公務員,同樣在抗擊疫情一線。“我們平時聯繫的不多,我穿著防護服,是不能夠用手機的,下班又困又累,也就發幾條相互鼓勵的信息”,他們何嘗不想過一個甜蜜的新婚年,只是在這個抗擊疫情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和無數的“戰士”一樣堅守陣地。(馬珂、陳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