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出艙”!包頭首批“戰疫”醫護人員解除隔離


平安“出艙”!包頭首批“戰疫”醫護人員解除隔離

“作為一名傳染病醫院的護士,我申請繼續留在一線直到疫情結束。”

“作為ICU的一名醫生,我申請再次加入新冠肺炎救治小組,衝鋒到疫情救治第一線。”

……

2月21日上午10時許,包頭市中心醫院管理集團醫院新冠肺炎治療第一梯隊30名醫護人員和1名保潔人員,在“抗疫”一線晝夜工作16天后走出隔離病房、在包鋼療養院進行14天的醫學隔離觀察後全員安全歸隊。他們的“孃家人”醫院領導和同事,趕來接他(她)們回“家”。市中心醫院管理集團醫院院長鬍江還專門作了一首詩《致逆行者》,現場工作人員激情飽滿地朗誦,送給“最可愛的人”。當聽到這樣的激勵,他(她)們第一時間除了想看看家人以外,想到的仍是再次“請戰”,重返一線繼續戰“疫”。


平安“出艙”!包頭首批“戰疫”醫護人員解除隔離

▲首批31名醫護人員解除隔離合影留念 關慶 攝


平安“出艙”!包頭首批“戰疫”醫護人員解除隔離

▲市中心醫院管理集團還帶來了一些慰問品,全體醫護人員還向包鋼療養院送上一面“精細安排 暖心服務 同舟共濟 戰勝疫情”的錦旗以表謝意。 關慶 攝


單人單間隔離


1月26日,由市第三醫院、市中心醫院組成的第一救治梯隊寫下請戰書,第一時間投身到疫情救治工作的第一線。從接手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到2月7日輪崗休整,這30名醫護人員日夜奮戰在臨床一線。在接受了14天隔離觀察後,健康狀況良好,無交叉感染。走出包鋼療養院,大家抬頭仰望久違的天空,看到多日以來只能隔著屏幕交流的領導和親人們,醫護人員們難掩激動的心情。


市第三醫院肺一科主任杜春苑激動地說:“1個月都沒有見到家人了。今天終於可以和家人團聚了,我們每個人都很開心。這次‘實戰’中我們積累了不少的寶貴經驗。我們時刻準備著,需要我們時,我們隨時再回‘戰場’。”


在醫學隔離觀察期間,他(她)們都是單間單人隔離,每天進行兩次的體溫測量,“包鋼療養院的護理人員對我們的照顧都特別的貼心,每天早晨都有一個溫馨的問候,無論是衣食起居方面,還是個人心理方面,都做到了無微不至,我們每一個人都十分感動和感謝。”市第三醫院護士賈志冬說。同時,市中心醫院管理集團還帶來了一些慰問品,全體醫護人員還向包鋼療養院送上一面“精細安排 暖心服務 同舟共濟 戰勝疫情”的錦旗以表謝意。


目前,包鋼療養院還有正在進行醫學隔離觀察的醫護人員,“我們從飲食質量、休息環境以及醫護人員身體心理等方面進行了細緻安排,大家相處得十分融洽。希望醫護人員回家後能保重身體,你們無恙,老百姓才能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摘下口罩露出笑臉。”包鋼預防保健中心黨委書記孫淑蘭說。


平安“出艙”!包頭首批“戰疫”醫護人員解除隔離

平安“出艙”!包頭首批“戰疫”醫護人員解除隔離

▲市中心醫院管理集團醫院院長鬍江還專門作了一首“致逆行者”詩,現場工作人員激情飽滿的朗誦,送給“最可愛的人”。李鴻瑤 攝


隨時重回戰場


在醫學隔離觀察期間,他(她)們雖然不在一線,但時刻關心著一線戰友和病區病人的情況,“隔離觀察期間,我們還時刻關注著尚未痊癒患者的病情變化,幫助指導一線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治療,另外利用這14天的時間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為再一次去往一線做好充分的準備。”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閆濤說。除了工作,當問到最想幹什麼時,他告訴記者,特別想家人,想回家吃頓飯。他從年三十至今已經離開家二十多天,因為工作忙他給家裡僅僅打過一兩個電話報平安。


在醫學隔離期間,醫護人員各自總結在一線工作的寶貴經驗,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給他們的戰友,“利用這充足的時間,我們回顧了與新冠肺炎相關的鑑別診斷、影像學檢查、疾病傳染特點及護理等方面,進行了理論結合實踐的思考,也為奔赴湖北一線時刻做準備。”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董華潔說,醫護人員們在休整的同時也不忘工作,這已經成為他們的習慣。


現在經過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我市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已陸續開始出院了,第一梯隊16個晝夜的付出和醫院領導及各科室的聯動是卓有成效的。


剛解除醫學隔離後的30名醫護工作人員,已全部申請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說到這裡,杜春苑主任的眼中透出堅定的光芒:“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病人需要我們,戰友也需要我們。這是我們的戰場,我們不能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