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文化的啟示之二——責任

責任

如果說智慧和能力是我們工作所具備的必要條件,那責任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是創造非凡的源動力。責任鑄就輝煌,責任創造卓越。

三國中曹操與袁紹對峙之時,實力懸殊,許多人認為打不過袁紹,而郭嘉、程昱、荀彧等謀士卻能以大局為重,本著為主分憂的責任意識,主動幫助曹操分析戰爭形勢,鼓動士氣,最終取得勝利;赤壁之戰時,孫權眾多核心級大臣如張昭、步陟等畏懼曹操強兵壓境,在國家危難之際,缺乏責任意識,完全從自己私利出發,勸孫權投降曹操,全然失去了作為大臣為國分憂的責任。而魯肅雖一介文臣,卻沒有忘卻自己的責任使然,力排眾議,不畏強敵,在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積極主動促成孫劉聯盟,並以當時的實際情況向孫權陳述不能投降的利害:眾大臣投降,完全出於自己的私利和性命,他們投降,仍不失為封王拜將,而主公投降,要麼被殺,要麼也會被封官,然而會心存芥蒂,甚或處於受限制、受控制狀態,不再會享有前呼後擁的榮耀,這和戰敗的結果是一樣的。魯肅一心為公的責任意識和行為,堅定了孫權抗戰的決心,成就了古代以少勝多的戰爭神話,挽救了弱小的吳國。趙雲在三國可謂是智勇兼備的大將,在劉備攻取益州之後要大賞眾大臣土地金銀的時候,趙雲本著穩固國家形勢的大局責任意識,提出了以民為本、凝聚人心的建議,使劉備如夢方醒並採納執行,才使蜀國夯實了發展壯大的根基。諸葛亮

在隆中路線被劉備、關羽的一意孤行的個人行為毀壞後,國力衰微、人才凋零,面對困境,夙夜憂嘆、一柱擎天,為了國家利益,嘔心瀝血,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六出祁山,躬身實幹、親歷親為,以區區10萬蜀兵對抗司馬懿40萬大軍不懼不卻,還得面對一點都使不上勁的昏庸後主,雖然落得“武侯淚向西風灑,可嘆無人佐鞠躬,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下場,但他強烈為國的責任意識鑄就了他輝煌的人生,使得蜀國能在風雨飄搖中得以保全。姜維也是一樣,九伐中原,屢敗屢戰,卻一直盡職盡責,即便在蜀國覆滅之後仍然想著如何復國,縱然落得個死後被挖心掏肝也無怨無悔,這等一心為國的責任意識雖歷經1700多年仍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工作中,我們或麻木不仁、或熟視無睹、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試想,如果都抱有這樣的態度,我們不僅發現不了問題,互相之間只會扯皮推諉、推卸責任;即使發現了問題,首先想到的不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而是關心是否牽扯到自己、連累到自己,如果沒有則高枕無憂:“這事不是我的責任,為什麼去管?”

這種毫無責任可言的心態,工作能幹好嗎?單位能發展嗎?

正如愛迪生所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於最高的位置。”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更好生存的機會。”科爾頓說:“人生中只有一種至高無上的追求——就是對責任的追求。”

可見,責任是一切工作的保證。工作中,只要你能以高度負責的責任心去認真做事,就會以無窮的力量創造許多奇蹟,同時也會感染到周圍的人,共同樹立起責任感,促進我們企業快速發展。

做與不做之間的差距就在於——責任。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或者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會自己的基本認可,其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和尊重,甚至失去了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譽和尊嚴。

“有德無才可小用,德才兼備可大用,有才無德不可用。”這個“德”字強調的也是責任感,而且責任勝於能力。

這裡,再舉兩個責任方面的例子。

事例一:曹操在征討張繡的時候,手下大將曹仁為籌軍糧,縱容手下兵士——號稱“青州軍”,燒殺搶掠,民眾怨聲載道。于禁聞之,一邊追趕張繡,一邊絞殺“青州軍”,曹仁於是派人告訴在後行軍的曹操,惡人先告狀,言稱于禁造反。曹操於是緊急追趕于禁。于禁手下兵將聽之大驚,勸于禁先停止絞殺行動,先去分辨真偽。于禁卻說,今天下大亂,諸侯分據,得人心者得天下,若不絞殺“青州兵”,則壞了主公的名聲,失去人望,那就大事難成。我今出於國家大局,私人受點委屈又有何妨?我也不去辯解,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敢於擔當責任,是我職分所在,一切都將瞭然。於是,于禁一邊絞殺青州兵,一邊安營紮寨,防止張繡進犯,曹操親臨之時,見於禁軍容整肅、氣勢凜凜,當明白實情之後,大加讚賞曹仁以大局為重的責任擔當和胸襟氣魄有漢將周亞夫之風。

事例二:又是于禁,此例卻是反面教材。三十年後,關羽拔襄陽、圍樊城,嚇得曹操寢食不安,派于禁為主將,龐德為副將前去抵擋(因龐德曾是西蜀馬超大將,況其兄也在西蜀為官,所以不太信任龐德,才演出了龐德抬棺戰關羽的歷史畫面,左宗棠抬棺收復新疆即效仿之)。關羽當時右臂箭傷未愈,而且兵卒比曹軍少了一半還多,勉強與龐德打了平手,龐德要七軍一擁而上,覆滅關羽。但于禁此時出於私利,怕龐德搶攻,卻以主將的身份鳴金收兵,錯過了大好機緣,最終卻讓關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威震華夏。這個例子就是為了私利,沒有大局意識的不作為行為,是為將之道的重要缺憾。

事例三:司馬懿剋日擒孟達。孟達原是蜀將,因在上庸駐兵之時,關羽兵敗困於麥城不去救援,害怕劉備追查責任投降曹丕,受到重用,曹丕死後漸被冷落,況諸葛亮也一直希望他能歸附蜀國。後孟達寫信給孔明決定倒戈一擊,回到蜀國,孔明勸其要謹慎,不到關鍵時刻不敢傾洩於人,孟達卻自以為是,嘲笑孔明膽小,想著即便司馬懿知道他要造反,須得上表請示朝廷,待批覆後往返須得十日,再準備軍械糧草五日,行軍十日,將近一個月,他那時早就穩固城池了。並把全盤行動計劃與申耽申儀商議,不想申耽申儀即刻告訴當時復出統兵的司馬懿,司馬懿秘密行軍,沒有通過朝廷直接由長安開赴上庸(湖北一帶,相距上千裡),短短不到十日,司馬懿如同天降神兵,嚇得孟達慌了手腳倉促應戰,城上被申耽申儀早已投降,落得個身死疆場的結局。司馬懿行軍之前,手下勸他先請示朝廷,否則司馬懿當時正在招人非議之時,恐惹皇帝震怒猜疑。司馬懿卻說,如果按照常理處置突發事件,沒有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的應急預案,往來一月有餘,孟達早就成了氣候,與攻打祁山的諸葛亮遙相呼應,魏國就很危急,而且時間太長,軍情容易洩漏,非常之事,當以大局為重。

這種不顧自己安危,挽救國家危難的非常之舉不就是強烈的責任感的更好體現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