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如果要給中國的城市找一首代表性的歌曲,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那幾個。提起香港你會

想到《東方之珠》,提起杭州你會想到《渡情》,提起網紅城市成都,你會想到它的同名歌曲《成都》,但是提起武漢,似乎一直都沒有這樣一首可以代表一座城的歌曲。

直到今年春節,一首歌曲,在不經意間掀開厚重的疫情報道,在武漢人的朋友圈中傳唱,一下擊中了人們內心最柔軟、最脆弱的地方。

“小時候的民主路冇得那多人,外地人為了看大橋才來到漢陽門,漢陽門的輪渡可以坐船去漢口,漢陽門的花園,屬於我們這些住家的人,冬天臘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漢陽門花園》demo封面

吉他輕彈,方言演唱,這首《漢陽門花園》是土生土長的武漢音樂人馮翔2017年的原創作品。在今年的湖南衛視元宵晚會上,湖北籍演員張新成和身在武漢居家隔離的馮翔隔空對唱,吟唱出老武漢的煙火氣息和歲月變遷,將過去平凡、瑣碎的武漢市井生活帶回大家的視野。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馮翔在武漢家中彈唱

“人還是那些人,地方卻不是那些地方了”,這是北漂10年後回到武漢的馮翔對家鄉最大的感受。一天夜裡,回想著童年往事,馮翔不知不覺就用懷裡的吉他彈出了《漢陽門花園》的旋律。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馮翔在漢陽門邊拍攝MV

為什麼是漢陽門花園呢?因為這裡有他兒時最快樂的記憶。上小學之前,馮翔就和外公外婆住在民主路9號,漢陽門花園是他和小夥伴們最常嬉戲的地方。寫這首歌的時候,馮翔腦子裡浮現的,都是小時候的這些微小細節。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年輕時的馮翔與外婆

這位人稱“翔叔”的音樂人,經歷有些傳奇。

從小家住漢陽王家巷的馮翔,父母都是老師。1981年,喜歡音樂和文學的他,在父母的堅持下報考了同濟醫科大學(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與如今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是大學同學。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同濟醫科大學大門

大學畢業後,馮翔被分配到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也就是武漢人常說的“六角亭”,當起了一名精神科醫生。但是,忙碌的醫院生活並沒有熄滅這位文藝青年內心對音樂的熱愛。1989年,他開始在民眾樂園的冷飲棚裡駐場唱,後來又輾轉紅色戀人等大大小小的酒吧“駐場”,成為武漢最早的駐唱歌手之一,一曲英文歌《卡薩布蘭卡》也曾在當地紅遍一時。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2000年左右,馮翔在紅極一時的“神曲”酒吧演唱

2004年,40歲的馮翔辭掉醫生工作,隻身前往北京一家致力於做正版唱片的音樂網站,擔任音樂總監。然而,2005年前後,唱片業急劇崩塌,馮翔所在的公司也於2009年走向盡頭。幾年的創業生涯,“前前後後不知打了多少錢進去,最後吃飯的錢也沒了,是朋友拿房子租金給大家發生活費”。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武漢音樂人馮翔

這一年,馮翔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女兒的降生使他不得不去幹一些能掙錢的活養家。隨後幾年,他製作過實景音樂劇,當過雪花啤酒的廣告音樂製作人,參與過音樂節運營,還當過電影編劇和副導演。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馮翔

2014年父親病重,50歲的馮翔結束北漂,攜妻女回武漢定居,可是故鄉已經不再是他記憶中的樣子。六渡橋的繁華沒了,漢陽門家家(外婆)屋裡的房子變成餐館,兒時的鄰居朋友都搬走了。於是就有了這首《漢陽門花園》。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馮翔重回兒時長大的漢陽門

回到武漢後,馮翔每天晚上會花半個小時在朋友的酒吧駐唱,閒暇時寫寫歌,其他時間都在遊藝路社區幫一些精神病人做音樂治療。在經歷了諸多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後,年過五十的他,不再迷戀年輕時喜歡的搖滾,轉而愛上了這種平靜的表達。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結束北漂的馮翔重新回到酒吧唱歌

病人們常常圍坐成一個圈,聽馮翔唱歌,不少患者從開始的羞澀、不願表達,到最後和著馮翔的吉他旋律,一同放聲歌唱。馮翔說:“我做了這麼多年的音樂,我覺得可以用音樂來做這個有意義的事情。”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馮翔(左一)在精神康復機構做義工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馮翔和眾多的武漢民眾一樣,經歷著不知所措、恐慌和悲傷無助。那些我們在微博或電視上看到的悲傷的故事,都真實地發生在馮翔身邊。

馮翔弟媳婦的父親,快不行了,就是叫不到救護車,不是救護車故意不來,而是已經沒有空閒的救護車了。馮翔的侄兒把他姥爺從樓上背下來,但背下來的過程中,老人就已經走了。“我的弟弟、弟媳、侄兒,他們很無助,覺得為什麼沒人管。”馮翔說道。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一線醫務人員爭分奪秒運送病人

可是到醫院去看看,哪家醫院不是人山人海?哪個醫護人員不是已經忙到處於崩潰的邊緣?即便如此,一線的醫護人員,還在和時間賽跑,希望多救治一些病人。於是這種“沒人管”的生氣轉化為悲傷和無助感。

在這種長時間的壓抑中,《漢陽門花園》再次爆紅網絡,也讓馮翔堅定了用音樂療愈人心的信念。

有網友在《漢陽門花園》下面留言,這首歌讓他們看到了那個曾經生活過的武漢,彷彿又回到了那樣的一個武漢,一個平靜、世俗的武漢:“此時此刻,我們無比眷戀那種平安、健康的日子,即使它是瑣碎的、平淡的。我們覺得武漢還會回到那個樣子,這是我們的希望。”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某音樂軟件下面的網友評論

還有一件事,讓馮翔在昏暗的日子裡抓住了一束亮光。前幾天,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視頻,深夜裡,一位老大爺戴著口罩,在四下無人的街角,拉著手風琴演奏了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你能感覺到嗎?我當時一下就很激動,生命的力量啊!你會覺得生活、生命其實還是有希望的,那種美好的東西在人心底一直都存在。”馮翔從沒有那麼真切地體會到過音樂的力量。

受老大爺的鼓舞,馮翔開始在網上為大家直播唱歌。“背坨坨,換酒喝,爹爹累了,背不動了”“紅燈綠燈,爹爹婆婆下農村”……這位前精神科醫生,將自己對故鄉的深情,融入自己創作的《黃鶴樓》《六渡橋》《凌波門》《東湖》等十餘首歌曲中,用自己的方式,支援著自己在一線的老同學、老同事。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馮翔在家中直播

如今的武漢城,仍在封閉中,但我們相信,漢陽門旁的戶部巷小吃街,總會再次人頭攢動,隔壁的黃鶴樓,也終將迎來熙熙攘攘的遊客。到那時,不妨到武漢走走,見識一下每天都人挨人的民主路,聽聽滿街放的流行歌,逛一逛還屬於老武漢人的漢陽門花園。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他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同學,40歲逃離醫院追夢,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親人離去,堅持用歌聲治癒創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