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冠病毒不被消滅,在人體內長期共存,病毒的毒性會減弱嗎

近年來,不斷湧現出新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比如艾滋病、埃博拉、SARS、寨卡病毒、流感、禽流感、新冠病毒等。這些新發現的傳染病已經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可能給人類造成嚴重的威脅。新冠病毒肺炎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新冠病毒不消失,會怎樣?如果人類長期攜帶新冠病毒生活,對身體有影響嗎?

如果新冠病毒不被消滅,在人體內長期共存,病毒的毒性會減弱嗎

新型傳染病越來越多,該誰來背鍋

隨著人口及人類活動的頻繁增加,國際間旅遊及貿易增多,科學技術及工業的發展,生態及微生物的平衡被破壞,這些都可能是導致新型傳染病增多的主要因素。

人類的狩獵、飼養動物、砍伐森林等舉動,使得自然環境發生了改變,物種多樣性遭到破壞。隨著人與野生動物直接或間接接觸的機會逐漸增多,原本長期寄存在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趁機侵襲人的肌體,進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其結果就導致了一系列新型的傳染病突然出現在人們身邊並肆虐。

新冠病毒會像SARS一樣神秘消失嗎

2003年夏天,SARS像匆匆來一樣,突然之間消失了,17年過去了,江湖在無它的身影。曾有這樣一種說法,SARS在潛伏期和輕症患者不易發生傳播,通過人體免疫力被清除;而那些症狀重的患者,感染性強的,也就是所謂的“毒王”,一部分經過醫護人員積極治療而康復,另一部分隨著人體的死亡,病毒也死翹翹。

2月19日,白巖松與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對話時,王辰院士表示,新冠病毒結局有可能轉為慢性病,像流感一樣長期在人間存在。

2月19日,《柳葉刀》雜誌在線平臺刊發石正麗、高福、譚文傑、姜世勃、郭德銀等專家署名的文章,提到新冠病毒仍在演變中,其可能演變成一種低致病性、但高傳染性的冠狀病毒,會像季節性流感病毒一樣,在每個冬季捲土重來。

所以,新冠病毒或許像流感病毒一樣,和人類長期共存的可能性比較大。

如果新冠病毒不被消滅,在人體內長期共存,病毒的毒性會減弱嗎

如果要消滅新冠病毒,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1980年,WHO宣佈正式消滅天花,這是首個人類征服的傳染病,全世界廣泛的疫苗接種被認為是主要原因。因此,疫苗是消滅新冠病毒的首要方法。

其次,需要超高的檢測水平。只有靈敏度和特異性非常高的檢測工具,就可以發現早期病毒攜帶者,以便早期隔離治療。

再者,增強自身的免疫力,控制基礎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同時,阻斷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滿足這三個條件,或許能將病毒徹底消滅。

如果新冠病毒不被消滅,在人體內長期共存,病毒的毒性會減弱嗎

如果病毒不被消滅,長期共存在人體內,其毒力會怎樣

一種新型病毒侵襲人體之後,人體免疫能力會逐漸增強。病毒為了逃避免疫細胞的“追殺”,在繁殖過程中發生變異,也是所謂的免疫逃逸,其毒性會越來越弱。其結果可能會長期潛伏在人體之中。一但免疫力下降,病毒可再次興風作浪。

目前,對於新冠病毒是否消失還是未知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中,不斷地遭受到傳染病的困擾。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類與傳染病做鬥爭的歷史。面對疫情,最重要和最應該做的,還是保持科學理性,注意個人衛生,積極配合公共防疫措施,以儘快控制疫情,恢復正常生活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