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天氣愈發冷了,從霧色朦朧的窗戶內,看外面一片車水馬龍,思緒忽然就飄到一座古老安逸的城裡。


紅磚古厝、淡雅從容,老街上傳來悅耳婉轉的閩南語,屋子裡,有老爺爺專注地敲打著手工製品。

這樣的時光,好是純粹,好是靜謐。

俗話說: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泉州,遠沒有西安那樣盛名在外,它並非一座旅遊城市,少有人專門為它而來。


只有懂的人,才會在浪漫的廈門行之後,坐20分鐘的高鐵,到這兒來歇歇腳,感受內心的寧靜。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白巖松說過:泉州,是你一生有機會,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這座坐落在廈門旁邊,比廈門更清新、比臺灣有風情的千年古城,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泉州,過去又叫鯉城、刺桐城,唐朝時期,曾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


宋元時期,她又是東方第一大港,是聯合國唯一認證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和大多數古城一樣,相比起曾經的榮華,如今的泉州平凡了許多,地位不比當年。
可又和大多數古城不同,歲月雖在她身上醞釀出愈來愈「古」的味道,卻沒有留下什麼蕭條敗落的跡象。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來到泉州,你無需為過去的繁盛可惜,不用哀嘆逝者如斯夫,不用在夜深人靜時,走一條寂寞的古巷。

因為縱使歲月斑駁,她都風景依舊,煙火依舊,從容依舊……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泉州有三絕:寺廟、老街和古村


第一絕


拜一方寺廟

尋一心安寧

「泉州為郡,風俗淳厚,其人樂善,素號佛國」,連朱熹都感嘆這裡「滿街都是聖人」

穿行於泉州古街巷陌,幾步之遙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古剎神殿,200多座融合了各種宗教的神龕,蘊含著泉州人海一般的壯闊情懷。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不行宗教旅,枉到刺桐城。」
宗教如土沁般滲透著泉州城的角角落落,涵養著世世代代的泉州人。
來到泉州,別忘記吃一碗齋飯,聽一首心經,在凡塵之中,過幾日如仙的生活。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開元寺


開元寺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藏經閣處,歷代的文物珍藏在此,從盛唐到民國,彷彿歷史在低聲絮語。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每月農曆廿六,人們會相約到這裡「繞圈」,即圍著佛轉,這個儀式,叫做「勤佛」

待11時廟門打開那一刻,香客們爭先提著大袋小袋供品和鮮花擺放在香案上,點燭燒香祈福,一瞬間,燈火通明。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在開元寺的東西廣場上,有兩座高聳入雲的宋代石塔,那便是東西塔了。

泉州人常說:「站著要像東西塔,躺著要像洛陽橋。」東西塔歷經千年滄桑、地震侵襲,也仍舊屹立不倒,是泉州人的精神象徵。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層層巨石疊築,筆筆石刻雕琢,一磚一石都是古代人智慧的凝結,一筆一畫都美得深入人心。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天后宮

媽祖是泉州人重要的民間信仰,有著「溫陵聖廟」美譽的泉州天后宮,是媽祖娘娘一個重要的香火地。

走進天后宮,正殿是主神媽祖,側殿是輔助神廿四司,古老神聖的氣息撲面而來。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據說以前漁民在出海捕魚前,都會到天后宮祈求順遂,很多臺灣的信眾也會來泉州尋根謁祖、祭拜媽祖。

「過橋求平安,乞龜討彩頭」是天后宮的傳統民俗,在這裡,能深切地感受到信仰和儀式感是怎樣影響著泉州人的。
——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對生活的珍視。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戲臺上,八卦靜懸中心,圍繞著一圈雕像,這一派壯闊之氣,竟有些仙家的風範。

晨鐘喚醒了霧色裡的清晨,暮鼓滌盪在夜歸者的心間,一聲一聲,平凡卻又動容,讓那些漂泊的靈魂,找到了可以安身的歸處。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承天寺

承天寺沒有開元寺的名氣大,卻獨有一份清淨幽然。
喜歡這裡精緻的飛簷畫壁,刀刀雕刻,都充滿了藝術感。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聽聞著名的弘一法師李叔同,戶籍就落在了承天寺,也許是故人故往讓這裡的時光更為繾綣了吧。

總覺得凡塵之中,再沒有什麼比這樣的生活更讓人舒心了:

佛牆綠影處,見一葉一菩提,遇一笑一塵緣。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南少林

聞名中外的少林寺,在泉州也有一個。
曾經,金庸先生到這裡,題下了:「少林武功,源遠流長,傳來南方,光大發揚」十六字,從此,泉州的少林寺就被稱為南少林了。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南少林武術始於唐朝,盛於兩宋,歷經幾番興廢,至今枝繁葉茂。

紅塵滾滾,再見江湖人間,又是幾多俠氣,幾多感佩?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清淨寺


走過一座小橋,看見一個白色的小房子,那就是清淨寺。
和它的名字一樣,一進門,看見那片鬱鬱蔥蔥的綠,心瞬間就靜了下來。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這是一座我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古寺,精美別緻的建築蘊藉著濃郁的古香古色。
陽光下,古牆被覆上一層柔軟的光輝,更古樸也更純粹,一牆隔絕了喧囂紅塵。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關帝廟

關公「忠義仁勇」的形象在閩南地區很受追捧,關帝廟在泉州眾多廟宇中算是煙火最鼎盛的了。
明初至今600多年歷史,融在了這高高翹起的簷角、精緻的嵌瓷,和充滿年代感的木門雕花裡,站在堂前,恍惚間有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傳聞到這裡求籤很靈,一到佳節,整座寺廟便被煙霧裊繞,廟前人山人海,熱鬧卻不喧囂。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第二絕


走一條老街

品一罈古韻

「尋常巷陌不平常,老街巷裡有文章。」
如果說,泉州是一本被遺忘的舊書,那麼,老街就是這本書裡最精彩的一頁。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每一條老街,都有各自的情懷。

可以說,泉州城事的「老到」,非古城的那些老街巷陌莫屬。

泉州的老街,不同於那些「只有遊客會來,本地人不來」的商業街,它不為浮華所動,不為流年所傷,一步一景,都有著原汁原味的市井氣息。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西街

走進西街,幾分寧靜,幾分淳樸。
看著人們忙著自家的小生意,偶爾停下來,走進一戶人家,話話家常,聽婉轉的閩南語。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抬眼望去,到處是古厝、騎樓洋樓、寺廟教堂道觀間,歷經風雨數千年的開元寺在這裡,著名的東西塔也在這裡。

從街頭漫步到街尾,逛吃逛吃間,彷彿一下子穿越到了唐宋年間。

偶遇一位正在敲打錫器的老工匠,那認真專注的神情,應該也是大多數泉州人的常態吧。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在東西街交匯處,有一座「紅綠燈」,這其實是泉州最古老的鐘樓,帶著西洋風情的典雅白色,讓鐘樓充滿了神聖感。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五店市

如果想感受地道的閩南風情,就來五店市吧。
這裡是泉州的傳統街區,緊挨塘岸街、背靠青梅山,有著獨具閩南特色的「皇宮起」紅磚建築,以及中西合璧的洋樓。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來這裡,只需隨意走走停停,一個不經意的抬頭,便能遇見光陰成就的豐富蘊藏。

悠哉遊哉,光影斑駁,時光綿綿。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洛陽橋

也許你會疑惑,洛陽橋不應該是在河南洛陽嗎,怎麼會在泉州呢?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原來啊,唐朝初年,社會動盪不安,戰爭頻繁,導致了不少中原人南遷。
他們來到閩南後,看到泉州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洛陽」。

於是,洛陽橋就這麼建成了。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被譽為「海上第一橋」的洛陽橋,曾代表著宋代造橋最高技術,它屹立千年,在風雨裡默默守護著泉州。

等到傍晚來臨,黃昏染著晚霞,映得一汪江水更加的清透漂亮。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中山路

沿著蜿蜒一方風景的中山路,可以遇見一整街的歷史風采,林蔭綠蓋下,雅緻非常。

南洋風的廊柱式騎樓在道路的兩邊一字排開,一條中山路,一部泉州史。

這裡有大上海理髮店、有原為施琅後花園所在地的基督教堂、有秀才讀書的泮宮、更有花橋慈濟宮等歷史風物,老而彌堅。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街的南段,行人似乎都在享受放慢了的時光,鋪展著一軸泉州市井風俗長卷。

穿行於沿街的騎樓長廊下,或偶爾到路中林蔭樹下漫步,注視騎樓立面雕花紋飾的精巧與雅緻,實在是再悠閒不過。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泉州的老街還有很多很多,塗門街、華僑新村、安平橋……有人說,沒走過古城的那些老街巷陌,就等於沒來過泉州。

一條條深淺不一的小巷,延伸出一樁樁蕩氣迴腸的城中軼事,滿綴了榮光的韻腳。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第三絕


到一個古村

尋一程舊夢

泉州有很多古樸寧靜的村落,它們遺世獨立,彷彿古人對現代人的驚鴻一瞥。

由於泉州擁有綿長的海岸線,這些古村落,也大多有著清新明媚的海岸風情。

從碧海青天的白晝,到闌珊燈火的夜晚,一年四季,花開不敗,這裡彷彿永遠沒有衰落,沒有凋零。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石頭亦是它的靈魂。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古城的老街是清一色的石頭街,兩旁民居都很樸素。
石房子、紅磚厝、木結構房子沒有太多的裝飾,這些不同年代的建築,沉澱著前世今生的歲月。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大岞村

福建有三大漁女:惠安女、潯埔女、湄洲女,泉州就佔了其中兩個。

惠安女代表著勤勞,坐著突突車進到村裡,恰逢辛勤勞作的村民,在一片旖旎的閩南風光中,忽而有一種身處東南亞的錯覺。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除了崇武鎮的大岞村,惠安縣還有一個小岞鎮
在這裡,漁船、沙灘、陽光、藍天,安逸美好,澄澈了整個世界。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 樟腳村

樟腳村是一座五彩的石頭村莊。走近古民居,一堵堵牆上的石卵石塊,都是鐵紅色的風化石。
砌屋時依山就勢,上下左右都不講究佈局。巷道連著巷道,岔道連著岔道,頗為神秘。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歷經歲月的洗禮,石牆已是一片斑駁,可它鮮亮的色澤,在陽光的照射下,又是那麼絢麗繽紛,儼然一幅油彩畫。

不少美術家到這裡,都不由自主喜歡上了這個如油畫般的村莊,所以樟腳村也被稱為「油畫村」、「攝影村」。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泉州的古村太多了,閩南騎樓古街的茂霞村、坐擁東亞文化之都的土坑村、明清歷史畫卷的土坑村、中國詠春拳第一村的大羽村……


想起那句:「曖曖遠人村, 依依墟里煙……久在樊籠裡, 復得返自然。」
這些村落,就像是枕在海邊的貝殼,只要悉心靠近,就能聽見歲月中海潮的聲音。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再一絕


吃一席閩味

念一腔鄉情

對一座城市來說,除了好風光,還有一樣東西能夠在人們的心底打下深深的烙印,那就是美食。

到了泉州,吃「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閩菜,即便不是泉州人,泉州的飯菜,或許能給你家鄉般的溫暖。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泉州的傳統美食有鹹飯、燒肉粽、泉港浮粿、面線糊、滷麵、滿煎糕、石花膏、海蠣煎、桂花蟹、通心河鰻等等。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閒逛老街,渴了喝四果湯,餓了吃手抓面。

在一個悠閒的午後,坐在搖搖椅上扇蒲扇,喝茶、聽戲。

比廈門更清新,這個1700年的古城,如今卻低調得被嚴重低估


如果到廈門來,別忘了坐20分鐘的高鐵,到泉州看看。

看這裡煙火沉沉,看這裡故人故往,看這裡紅牆悠悠、白瓦淺淺。


在和煦的清風裡,在古樸的青石板上,鯉城的月色,溫柔了故往的歲月,也溫柔了現下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