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夕一外籍女子曾将大熊猫贩卖到美国,而国民政府却不敢制止

1869年3月11日,法国传教士阿曼德·戴维在四川宝兴县的一个猎户家墙上见到了一张黑白相间的兽皮,据他自己描述说:

“我见到一张漂亮的著名的黑白熊皮,个体相当大,非常独特。我的猎人告诉我,我很快就会见到这种动物。他们还说,明天就出发到野外去猎杀这种动物。我很兴奋,它可能成为科学界一个有趣的新种!”

第二天戴维随着这名猎户去捕捉这种动物,还真的抓住了一只,之后戴维将这只动物的标本带回法国,瞬间便引起了整个西方世界的轰动,这种动物就是今天的大熊猫。

熊猫被发现之后,立即引起了许多西方人的兴趣,欧美诸国相继组织探险队进入川贵地区寻找大熊猫。

在1929年初,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两个儿子就曾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前往中国西部寻找大熊猫。3个月后,罗斯福兄弟在四川猎杀了一只大熊猫,并就地做成标本送回美国,兄弟俩一时风头无二。

抗战前夕一外籍女子曾将大熊猫贩卖到美国,而国民政府却不敢制止

(罗斯福兄弟)

此后,美国人对大熊猫的热爱不再仅限于熊猫标本,美国民众都想一睹活着的大熊猫。

1934年9月,美国科学家威廉·哈克尼斯只身前往中国寻找熊猫。但哈克尼斯在来华一年多的时间里并没有找到大熊猫,反而是死在了上海。

哈克尼斯的遗孀露丝闻讯后非常伤心,她定决心继续到中国寻找大熊猫,完成丈夫的遗愿。

露丝到达上海后找到一个名叫杨帝泽的人,此人曾是清政府驻美外交机构的职员,与露丝的丈夫是老相识,露丝希望他能帮助自己。

在交代了自己的来意之后,杨帝泽答应帮助她,他把探险工作委托给弟弟杨帝霖,由杨帝霖负责为露丝组织探险队。

经过一番准备,探险队开始沿着长江入川,最后在四川省汶川县境内找到了一只熊猫幼崽,露丝认为它是个“小女孩”,于是杨帝泽妻子的名字为它取名为“苏琳”。

抗战前夕一外籍女子曾将大熊猫贩卖到美国,而国民政府却不敢制止

在捕获一只活体大熊猫之后,露丝将其带回上海,而她捕获大熊猫的事情也迅速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国民政府在发现此事后很快将露丝逮捕。

不过在美国政府的施压下,国民政府最后还是将露丝给放了,而这只叫苏琳的大熊猫则被以哈巴狗的名义带出了国门,搭载麦金莱总统号客轮驶向美国。

1936年12月18日,露丝和苏琳抵达了美国,受到了热烈地欢迎。随后便有多家动物园找上门来,希望购买苏琳。

抗战前夕一外籍女子曾将大熊猫贩卖到美国,而国民政府却不敢制止

当时露丝正想返回中国,为苏琳找一个伴侣回来。为了筹措经费,露丝以8750美元的价格将苏琳卖给了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

抗战前夕一外籍女子曾将大熊猫贩卖到美国,而国民政府却不敢制止

筹集到经费的露丝马上返回了中国,由于有美国政府的庇护,国民政府不敢拿她怎样,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露丝继续前往四川寻觅熊猫。

在这一次探寻中,露丝又捕获一只大熊猫幼崽,露丝认为这只大熊猫还是雌性,于是给他取名叫“美美”,并也将它带回了美国。而这一次出关时她没有再遭到阻拦,顺利地将第二只活体大熊猫运往美国。

在露丝返回美国后不久二战很就爆发了,露丝的热度也逐渐冷却。为了维持生计,她写一本叫《夫人和熊猫》的自传,销量还算是不错,这笔钱成为后半生的主要经济来源。

1947年露丝在匹兹堡的一家旅馆内去世,临终时年仅46岁。虽然在生前曾风光一时,但她死后很快便被人们所遗忘。

直到1997年,人们才在宾夕法尼亚州发现了露丝的墓地,之后有人为她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道——熊猫夫人露丝·哈克尼斯。

顺便说一句,露丝找到的那两只雌雄大熊猫实际上都是雄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