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寺堡區用好“空中課堂”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

一是提前準備,明確任務。嚴格落實上級教育部門的部署要求,結合紅寺堡區疫情防控和教育工作實際,研究制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空中課堂”教學方案》,明確“空中課堂”各項工作。

針對各級各類學校收看寧夏教育電視臺頻道,在家通過有線電視、網絡電視、衛星電視等收看學習和利用寧夏教育雲平臺搭建網絡空中課堂以及在家通過電腦、手機終端登錄收看學習的不同情況,提前對接摸清底數,確保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教,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學校教育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影響。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及不能接收觀看的學生家庭,積極對接移動、聯通、電信、廣電運營商,為700餘戶學生家庭接入家庭廣纖網絡,移動、聯通、電信為7000餘學生贈送“寧夏空中課堂”流量包,確保學生能夠收到並觀看課堂進行學習。

是完善措施,確保暢通。指導學校藉助寧夏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雲和學習強國平臺組建共性教學指導平臺;指導教師利用雲校家、微信群和QQ群等學生和家長喜聞樂見、易於操作的APP組建個性化指導平臺。以學校為單位,在教學組織管理、教學資源選擇、學生學習指導等方面做到上下一致、協調有序,教育引導學生科學學習、健康學習、有效學習。採取因地制宜、優中選優的方式,高度關注畢業班教學工作,為畢業班學生選擇優質備考資源。名師骨幹工作室指導學科備課組集體研討,提前向全體任課教師發出高效、適當形式的導學預案,並在線發佈至各班級教學管理群組,指導學生科學、有效預習。“空中課堂”直播期間,全體教師嚴守教學時間,準時與學生同步觀課,精準瞭解授課過程與內容,精準掌握“空中課堂”授課教師授課風格、思維方式、教學方法、授課思路等與自己學生認知水平的匹配程度。課後任課教師精準梳理出“空中課堂”授課過程中班級學生可能出現的共性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集體答疑。針對學困生,課後任課教師單獨開通渠道,通過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個性化問題,耐心實施單獨指導,並進行相應激勵和力所能及的心理輔導工作。課後任課教師根據“空中課堂”作業佈置情況,圍繞“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原則,儘可能彌補“空中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爭取學習效果最大化。

三是紮實開展,落實責任。由各學校負責,督促班主任及科任教師,在家長群及時通知家長和學生,嚴格按照教育廳課程安排,提前做好課程的觀看,反饋觀看圖片,並通過手機“雲校家”安排佈置作業,在家長群通過視頻、照片等形式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