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虧13億,湘電股份斷尾求生!風電行業大洗牌加劇

  文 | 風電頭條 行珩

  2月18日,一紙公告將湘電風能推到風口浪尖:湘電股份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預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股權的議案》,同意公司通過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持有的湘電股份100%股權。也就是說,湘電股份要將湘電風能全部轉手,尋找買家。

淨虧13億,湘電股份斷尾求生!風電行業大洗牌加劇

​  湘電股份目前處於多事之秋,合作多年的夥伴變成詐騙犯讓湘電股份栽了個大跟頭,湘電風能多年業績不見起色,不但外購部件質量問題整改耗費了大量的費用,拳頭產品風力發電機組的銷售價格也在進一步滑坡。

  日前,湘電股份還在大力宣傳“湘電風能吹響防疫生產集結號”、“湘電風能‘雲’上辦公”、“湘電風能運維人員堅守風場防控疫情”等生產新聞,現在看來更像是出售商品之前賺取目光的吆喝聲。

  內外交困之下,湘電股份只得斷尾求生。

  當年入局風電,大有後來者居上之勁頭

  2006年,湘電股份決定入局風電,成立了湘電風能。

  2007年,湘電風能成功研發下線並批量生產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MW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

  在中國風能協會頒佈的2008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中,湘電風能第一次出現在名單中,以120MW的新增裝機量排名全國第八,佔當年新增裝機比例的1.92%。在那個金風、運達、上海電氣、華銳、等明星企業倍出的時代,能夠搶下一塊市場已經頗不容易。

  2009年,湘電風能以454MW的新增裝機容量排名全國第七,更是將通用電氣(322.5MW)、歌美颯(276.25MW)等一眾外資風機甩在身後。

  2010年,湘電風能收購荷蘭達爾文公司,吸收其海上風電技術儲備。2015年,又是湘電風能實現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海上風電商業化項目的批量裝機運行。

  截止2018年底,湘電風能我國累計裝機量為9.75GW,佔中國風電市場整機企業累計市場份額的4.7%,位居第八位。

  除去2010年的短暫後退後,2011年到2017年,湘電風能長期徘徊在第五名和第七名之間。2014年,湘電風能新增裝機量市場佔比達到7.63%,也成為其市場佔比的最高點。到2018年和2019年,湘電風能更是跌至第八、九,險些跌出前十名。湘電風能在2012~2014年間作為前五名的守門員一直沒能再上一層樓,反而在2015年開始跌出前五名,其在風電機組製造商行列中的位置比較尷尬。

淨虧13億,湘電股份斷尾求生!風電行業大洗牌加劇

​  也是在無限風光之時,湘電股份的一個決定卻讓日後飽嘗苦果。

  內憂外患,湘電股份斷尾求生

  據瞭解,湘電風能在2014年對風電市場的發展產生了誤判,其對訂單質量和價格的過高要求導致其訂單急劇減少,2014~2015年的訂單也在2016~2017年間逐漸消化。缺乏訂單的情況也導致2018年應交付訂單陷入低谷,同年收入也和前年相比倒退明顯。

  除了企業自身缺少訂單之外,伴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風電搶裝潮如期而至。

  在風電搶裝大潮面前,風電機組價格雖然有所上漲,但上漲的速度遠遠比不上上游包括風電葉片、風電鑄件、風電偏航軸承等零部件價格上漲的速度。零部件價格的上升進一步壓縮了風電機組的利潤。

  在風電機組製造行業整體毛利率下滑的行業大背景下,為了爭奪訂單,湘電風能不得不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壓低報價,但是這無異於飲鴆止渴,進一步損害了財務狀況。

  禍不單行的是,在企業自身的經營出現一系列誤判後,湘電風能的風電葉片供應商,南通東泰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隨著南通東泰無力償還質量賠償金而選擇破產,湘電風能為此承擔了約6億元的虧損。

淨虧13億,湘電股份斷尾求生!風電行業大洗牌加劇

​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2019年湘電風能營業收入有了回升,這是因為新增訂單的大幅增加。據瞭解,受行業供應鏈緊張的影響,實際交付形成銷售的總額並沒有相應成比例上漲,且大部分交付的訂單是年初及以前風電機組價格較低時期承接的,2019年收入中當年所接訂單所佔比例為21.63%,以前年度所接訂單為78.37%,加上供應件價格上漲的速度比機組的價格漲速更快,因此,雖然2019年度毛利較2018年度有所回升,但總體尚未達到盈利水平。

  可以說,近兩年來,湘電風能不斷的虧損讓湘電股份背上了沉重的財務負擔。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湘電風能經營不善之時,母公司湘電股份爆發了另一個財務問題。湘電股份全資子公司湘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開展的多筆紙漿貿易業務中遭遇信用證詐騙,加上上億元貨物無法取回,總共集體被詐騙損失高達5.02億元。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湘電股份的財務狀況每況愈下。

淨虧13億,湘電股份斷尾求生!風電行業大洗牌加劇

​  2018年底,相對於營業收入為9.94億元,僅佔湘電股份營業收入16%的湘電風能,總資產和歸屬淨資產分別卻為77.76億元、18.89億元,佔湘電股份總資產和歸屬淨資產的38%和42%。湘電風能在湘電股份中所佔的比重和其貢獻的營業收入不相匹配也成為了湘電股份斷尾求生的導火索之一。

  在2019年度財務預報中,湘電股份對預計虧損的部分這樣寫到:“國貿公司涉及經濟合同糾紛案, 計提損失影響利潤 5.02 億元;風電外購部件質量問題整改發生維修費用影響利潤 3.97 億元;2019 年銷售的風力發電機組平均銷售價格較 2018 年銷售的價格有所下降,影響利潤 1.76 億元。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湘電股份出售湘電風能及時止損、獲取現金也就不足為奇了。此外,2月18日晚,湘電股份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發行對象為湖南興湘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預計募集資金將達10億元。  

  行業集中,競爭激烈加速迭代

  雖然湘電風能被其母公司出售的主要原因在於母公司糟糕的財務狀況和自身經營能力的不足,但在風電市場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市場競爭逐漸激烈的情況下,未來中小型風電企業或被出售、或被市場淘汰的情況仍將不斷出現。

  以曾經的風電巨頭——華銳風電為例,2008年至2009年,華銳風電國內新增裝機容量市佔率分別為22.45%、25.32%,連續保持行業第一。從2010年開始,華銳風電在新增裝機量的排名中一路下滑,從第一名滑落到目前的20名開外。

  從2013年到2018年,華銳風電的扣非淨利潤始終為負數。遲遲不見起色的經營狀況讓其控股股東大連重工也喪失了對其重振雄風的信心,決定將股權出售。華銳風電的隕落雖然有自身的原因,但也和行業日趨激烈的競爭緊密相關。

淨虧13億,湘電股份斷尾求生!風電行業大洗牌加劇

​  據中國風能協會CWEA統計,從2008年到2018年,中國新增裝機容量前三名合計市場佔比從57.43%上升到63.9%,上升了6.47個百分點;前十名合計市場佔比從73.27%上升到89.97%,上升了16.71個百分點。從2013年到2018年,中國新增裝機容量前五名合計市場佔比從54.1%增長到75%,上升了20.9個百分點。風電機組製造的市場份額集中明顯。

淨虧13億,湘電股份斷尾求生!風電行業大洗牌加劇

​  在2008年的榜單中,還有包括航天——安旭能、新譽、北重等企業,現在的他們也早已被市場淘汰,了無聲息。在風電市場份額逐漸向前十名集中的背後,是更多榜單之外企業市場競爭力下滑,訂單逐漸被擠壓,最終走向沒落的故事。同樣,在榜單之內,前三名和前五名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集中,這對於排名靠後的風電機組製造商來說也不是什麼好消息。

  從2008年的數十家到目前的十餘家,風電整機商之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對此,國外風電市場更是早有前車之鑑:Vestas、GE、Simens Gamesa三足鼎立的背後是Gamesa、Senvion被收購,蘇司蘭等老牌企業落寞的背影。

  隨著平價時代的到來,以及風電行業裝機指標的不斷收縮,擁有更低度電成本技術的龍頭企業將會強者恆強,風電產業市場整體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整機商之間的競爭更將進入決勝時刻,風電行業大洗牌正在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