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賣難”怎麼辦?四川將組織開展訂單農業、在線銷售、直採直銷

四川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毛業雄在2月21日下午舉行的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從前期和近期的影響來看,四川農產品運輸存在一些問題,一定程度存在‘賣難’的現象,影響到了農產品價格。

“據我在遂寧的調研,大宗蔬菜產地價格比往年同期大概下跌30%左右,高檔蔬菜特別明顯,我調查了一家生產杏鮑菇的企業,今年價格和往年比下跌超過50%,所以這對農民增收有影響。”毛業雄表示,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全線停工,也已經構成影響。

毛業雄透露,農民的收入由四個方面構成,其中經營性收入佔到了38%,這個季節的農產品主要是蔬菜,產地價格低的問題對農民增收有影響。此外,工資性收入佔農民收入的32%,復工復產慢,對工資性收入有影響,現在各方面正在努力減少影響。

針對上述問題,毛業雄表示,四川將確保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絕不鬆勁的同時,堅持分區分類精準管控。在農村地區,特別是沒有疫情的地方,應該以抓生產為主;對有個別病例的地區,在管理好病例,防控好疫情的情況下,要迅速恢復農業生產;對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採取堅決果斷的措施阻斷疫情,把生產和防控科學地統籌起來。

具體來看,毛業雄表示,接下來將做好農資、農機、農技和困難群眾幫扶的四大服務,力保農民春耕期間購種買肥、種地技術、耕田撒藥、困難老鄉“四不愁”,聚焦農村地區新冠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動植物疫情春防、生豬恢復生產、產業扶貧、農資企業等6個方面,農業農村廳和當地的農業農村局都要加大指導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對於存在的農產品賣難的現象,四川會同有關部門抓好綠色通道暢通,確保做到“三個不攔”的基礎上,組織農產品產區和居民小區的兩區對接,鼓勵農業農村企業、農民專合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與大型商超、規模連鎖企業的產銷對接,積極開展訂單農業、在線銷售、直採直銷,確保果蔬生產流通和銷售的順暢銜接。

毛業雄表示,總體來看,疫情發生時小春作物已經在田,長勢較好,大春各項準備也比較有序,即將由南到北展開。“只要保障措施能落實,農業生產是能保障的,也可以說四川農業的開局比較好。”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鄒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