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為了方便比較性能,CPU和顯卡都有各自的天梯圖。為何固態硬盤沒有完善的天梯圖?原因來自多個方面。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SSD型號繁雜變化多:

打開京東,我們能看到CPU類目下當前有4750個商品,其中有一小部分是錯誤分類到CPU商品中的。CPU目前只有英特爾和AMD兩個品牌,集中度很高。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顯卡類目下當前有6819個商品。獨立顯卡產品主要由AMD和NVIDIA兩巨頭提供芯片,但不直接提供顯卡產品。好在天梯圖中我們可以取公板方案的成績。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固態硬盤下有17295個商品,是CPU的3.6倍,顯卡的2.5倍。目前能叫的上名字的固態硬盤主控品牌就超過10家,閃存芯片供應商主要是美光、英特爾、東芝和SK Hynix四家。根據接口、定位的不同,每家主控品牌能提供多種主控芯片,每個主控芯片都能匹配多種閃存顆粒,每個匹配方案還可能會有多個版本的固件搭配。這其中一共有多少組合,小編一時也數不清。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除了閃存原廠之外,相當一部分固態硬盤廠商有更換硬件方案的習慣,也就是說,同個SSD型號在不同時期可能會有多種硬件方案(包括主控、固件、閃存的搭配),多變性遠超CPU和顯卡。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固態硬盤性能測定的複雜性:

固態硬盤性能應該用什麼軟件測定?很多玩家都習慣使用AS SSD Benchmark跑分來評價性能好壞。早在7年前PCEVA就解釋了這種測試方法為何沒有意義: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近年來PCMark 8存儲測試成績被視為權威,不過隨著動態SLC算法的升級,PCMark 8的精確金身也已經被打破。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慧榮SM2263搭配QLC閃存,理論上QLC閃存性能應該是不如TLC的,但是它的空盤跑分讓很多媒體給出了性能很不錯的評價。下圖是Intel 660p 512GB的理想工作狀態: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使用動態SLC緩存的固態硬盤,性能會隨著盤內空間使用量的增長而衰減。在75%使用率下,Intel 660p 512GB的PCMark 8存儲測試成績就已經落入到SATA固態硬盤的圈子裡。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在不同的SSD方案中,有些固態硬盤的性能不容易受使用率變化影響,而有些則判若兩盤,如果都用空盤理想成績作為天梯圖制定參考,顯然是有失公平的。


不得不提的穩定態:

雖說家用電腦一般用不到SSD穩定態性能,但PCEVA每次評測還是會包括一些穩定態測試項目。出廠態和穩定態是SSD性能的兩個極端。對於多數固態硬盤來說,出廠態就是大家剛拿到固態硬盤時的狀態,性能MAX;穩定態是長時間高負載寫入之後,垃圾回收和磨損均衡都開始工作並對性能產生影響,在惡劣工作條件下的性能狀態。

寫入硬盤的數據(可壓縮/不可壓縮,順序/隨機寫入)形態也會影響到性能的發揮,日常使用狀態下的系統盤實際上介於出廠態和穩定態之間。由於這部分性能沒有可靠的測試依據,所以固態硬盤評測只能選擇從兩頭測量,除了空盤理想性能之外,也要測穩定態性能。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下圖為PCMark 8擴展測試-一致性測試中Adobe Photoshop Heavy部分,除了英特爾傲騰能做到性能幾乎無衰減之外,其他NAND固態硬盤的性能都存在大量波動。天梯圖又該如何體現這部分性能表現呢?這恐怕不是一個簡單的公式就能解決的。

為什麼固態硬盤不宜出天梯圖?

基於以上這些因素綜合考慮,PCEVA認為固態硬盤產品不宜出天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