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整理 | 六朝匯樓市資訊組,綜合自地球知識局、網絡等


新冠肺炎疫情正值關鍵期,鍾南山院士曾提出,最擔心的是出現“超級傳播者”。


2003年非典疫情時,按照世衛組織統計,將SARS病毒傳播給10人以上者,即被認定為超級傳播者。


當時,一名輾轉兩所醫院的患者,共導致50多名醫護人員感染;一名入住酒店的攜帶者,感染了16名住客,而這些住客又將SARS病毒帶到多個國家,引發全球疫情。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酒店的平面圖,患者住在綠色房,據說他曾在走廊上嘔吐,藍色房均為受到感染的住客。


在傳染病的醫學史上,有一個標誌性人物必須要知道,那就是“傷寒瑪麗”。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症狀感染者”+“超級傳播者”。但同時,她在當時,也遭受了很多的詛咒,孤獨終老。


在她一生中,先後將傷寒沙門氏菌傳染給53人(另有47人等說法)——其中3人不治身亡。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瑪麗·梅倫,(1869.9.23-1938.11.11)


01


1906年夏天,紐約的銀行家華倫帶著全家去長島牡蠣灣獨家,僱傭了一個叫瑪麗的女人做廚師。


8月底,華倫的一個女兒感染了傷寒。接著,華倫夫人、兩個女傭、園丁和另一個女兒相繼感染。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華倫消夏的房子住了11個人,居然有6個人患病。


在那個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傷寒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還會引起併發症,致死率可以達到10%。


但對於注重衛生的富人家庭來說,得這個病的可能性那是非常低的;反而是環境差的貧民窟才有可能成為傷寒的溫床。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1890s的紐約貧民窟


於是房東委託傷寒病醫學專家索柏調查,要不然這別墅是再也租不出去了。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喬治·索珀


經過調查,索伯發現別墅裡的水源、衛生都沒有問題,衛生每天都打掃。索伯把懷疑的目光鎖定在了華倫家的廚師瑪麗身上,一位面色紅潤,非常健康的女人。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瑪麗是來自北愛爾蘭的移民,為不少富人家庭當過廚師,沃倫付給她的月薪是45美元,相當豐厚。


瑪麗有一道拿手的甜點 —— 冰淇淋配上鮮切水蜜桃 —— 那是多任僱主都喜愛的美味。如同那個時代的大部分人一樣,瑪麗上完廁所從不洗手。


20世紀初,美國仍然實行金本位制,1美元約合1.5克黃金。一戰之後金本位制解體,截至發稿時,黃金市價約50.5美元。經過簡單的換算,瑪麗這份月薪約等於今天的342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0000元。(按美國勞工局的通貨膨脹率來計算,則瑪麗的月薪約合今天的1350美元,接近1萬元人民幣)


他詳細調查了紐約過去幾年裡醫院報告的傷寒病例,發現瑪麗的名字多次上榜。索伯懷疑瑪麗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傷寒傳染源。


1901年,第一個家庭在瑪麗到來的14天后,一名洗衣女工感染了傷寒;第二個家庭,除了有洗衣女工感染之外,家中的獨生女也染上了傷寒,並最終不治身亡。


1904年,她在長島找到一份新工作,兩週內11個家庭中有6戶因傷寒住院,她又再次更換工作,造成另外三個家庭的感染。


索伯只能發現瑪麗的部分工作軌跡,已經證實紐約的大量感染者和瑪麗有關。


但瑪麗聽說索伯懷疑她是傳染源時,氣憤的用叉子把索伯給打跑,拒絕提供糞便樣本。而瑪麗離開沃倫家之後,又在兩個家庭待過。當她準備為一個新的家庭提供服務時,被抓了。


當時,在提交了充沛的證據後,衛生部門和警察出手,抓了瑪麗,抓捕的過程也很驚險,因為瑪麗非常強壯,與她一同坐在救護車裡的工作人員形容,“就像跟獅子關在同一個籠子裡”。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再看看瑪麗的照片,也可以理解為啥索柏幹不過瑪麗,只能尋求幫助的原因了。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右邊的是瑪麗,60歲左右


他們把瑪麗送去了醫院,囚禁中的瑪麗,一週提供三次糞便樣本。經過化驗,醫生髮現瑪麗體內存在大量的傷寒桿菌,而且非常活躍。


這種極其致命的傷寒桿菌和瑪麗的身體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共生,傷寒桿菌不攻擊瑪麗,壓制了自己的繁殖速度,但瑪麗的免疫系統也不攻擊傷寒,容忍大量的傷寒桿菌在瑪麗體內存活。


所以,面色紅潤,身體健康,毫無症狀的瑪麗,體內卻有著大量活動的傷寒桿菌,感染力極強。瑪麗成為了一名超級感染者。


02


後來,瑪麗被送往北兄弟島,關進一座平房裡隔離,身邊僅有一隻獵狐犬陪伴。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瑪麗所居住的平房,食物與飲用水會定期送過來,瑪麗自己做飯,過著囚犯一般的生活。關押3年後,她和紐約衛生局達成了妥協,她不再從事廚師行業,同時獲得了自由。


瑪麗的事蹟登報後,媒體給她起了許多綽號:“紐約女巫”、“世界上最危險的女人”、“人體培養皿”等等。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1910年,瑪麗獲釋,條件是她不再做廚師,並且每隔三個月向衛生局報道一次。她嘗試做了很多工作,但都沒有廚師賺得多,迫於生計,她決定重操舊業。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瑪麗每換一份工作就改一次名,如Mary Breshof、Mary Liverson、Mary Brown等。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直到1915年,曼哈頓的一所婦科醫院爆發傷寒,共25人感染,2人死亡。這一次,瑪麗又和他的老熟人索柏碰到了。


所以想想,有了第一次的容忍,這次美國公眾再也不會給瑪麗機會了。這次,瑪麗被送往老地方北兄弟島,在人生的最後六年,瑪麗(最前方)因中風而癱瘓在病床上。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1938年,瑪麗死於中風併發的肺炎。屍檢發現,她的膽囊中仍有大量活體傷寒病菌。瑪麗火化後被葬在紐約的聖雷蒙德墓園。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當時逮捕她的衛生局官員指責道,瑪麗對醫生的“不信任到了盲目和恐慌的程度”,這是她“沒有受過教育的結果”。


而瑪麗一意孤行要做廚師,歸根結底,是因為她根本不相信,健康的自己會是病菌攜帶者。


正如《福布斯》雜誌所評論:“讓瑪麗成為殺手的,不是惡意,而是無知。”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實際上,瑪麗並不是傳染人數最多的超級傳播者,與她同時期的託尼·拉貝爾先後傳染了122人;她也不是唯一的健康帶原者,直到她去世時,紐約已經發現了400多名健康的帶原者。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北兄弟島的放逐者們


03


所有的超級傳播者都有一個源頭,即第一個染病者,由於製造了第一例人際感染,他們被稱為0號傳播者。


西班牙大流感並不是源自於西班牙,而是美國。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正是肇始於一位軍營中的0號傳播者,美軍列兵阿爾伯特,吉特切爾(Albert Gitchell)。他也是一名廚師。


1918年3月11日,週一,美軍正在集訓新兵,準備投入到歐洲戰場。


這一天,堪薩斯州的芬斯頓新兵訓練營,一位連隊廚師,列兵吉特切爾向護士抱怨自己“發冷,咽喉腫痛,頭疼並且肌肉痠痛”。


這是記錄在冊的最早病例,也被稱之為西班牙大流感的零號病人。


3周之內,這個僅有3萬人的軍營,有1100人發病,這還都是在醫院登記在冊的,症狀輕微自愈的可能更多。


在這1100人裡,有230名士兵最終發展為肺炎,38人死亡,住院死亡率達到了3.5%。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此後,流感病毒跟隨8萬多名美軍一起被送往歐洲戰場,變異後,成為20世紀初最令人膽寒的殺手。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1918年流感的傳播路徑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估計造成約2000萬到1億人死亡。疫情結束之後,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下降了12年。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西雅圖街頭的美國警察


1918年8月,在戰爭即將結束之時,已經遍佈全歐洲的西班牙流感,突然變異並再次出現。


英美法德,雙方交戰國所有軍隊的醫療體系,徹底崩潰,生生把戰爭又拖延了3個月。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這個病毒,甚至還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結束的原因之一。


04


但說到世界上最著名的0號病人,卻是傳說中的首個艾滋病感染者。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1970年代,紐約爆發了一場傳染病:只在男同性戀之間傳染,然後免疫系統會被摧毀,直至死亡。


現在我們知道,這是艾滋病(AIDS),但在70年代的美國,人們對它束手無策,也十分恐慌。


蓋爾坦·杜加是美國記錄在冊最早被確診的艾滋病人之一。1984年的一項追蹤調查加重了蓋爾坦·杜加是美國艾滋病源頭的猜想——在40位有艾滋病晚期症狀的男同性戀者中,有8位曾和蓋爾坦·杜加有過性關係。


但是,杜加也並不是蓄意傳播艾滋病毒的“人渣”:蓋爾坦·杜加曾積極配合研究人員進行研究,提供了與之有過性行為的名單。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的蓋爾坦·杜加是一名英俊的空少,情史豐富。根據調查,這些被傳染者被標記為LA1(LA指洛杉磯)、LA2、LA3……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蓋爾坦·杜加原本只是“Patient O(Patient Outside California)”,意思是自加利福尼亞州以外的病人,但是,時間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讓記錄的字跡模糊不清,“Patient O”逐漸變成了“Patient 0”,杜加就由此變成了“第一感染源”=“0號病人”。


除了積極參加化療外,樂觀的他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因為接受皮膚癌化療,他的頭髮不斷脫落。後來,他就索性剃了個光頭,並在頭上系一條豹紋髮帶,是當時最為時髦的打扮。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由於杜加是當時已知最早的感染者之一,在傳媒和輿論的渲染中,Patient O逐漸演變成了Patient 0——0號病人——第一個感染艾滋病的人類,因而長期遭受別人的鄙視。


1984年,剛滿31歲的杜加在病魔和輿論的雙重摺磨下離開了人世。


在杜加去世的三年後,美國記者蘭迪·席爾茨出版了一本名叫《世紀的哭泣》來記錄艾滋病席捲美國大陸這一事件。書中將杜加刻畫成為一個具有反社會傾向的艾滋病患者,還將杜加渲染成一名濫交、故意散播病毒的反社會者,先後與2500多人發生性關係,將病毒傳遍美國。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就這樣,流言愈來愈廣,在之後的30年裡,幾乎沒有人會質疑0號病人故事的真實性,更沒有人想到杜加對艾滋病研究的巨大貢獻和犧牲。


雖然疾控中心反覆解釋否認杜加是0號病人,杜加蒙受了數十年的汙名,被人稱為艾滋哥倫布,將艾滋病帶往人間的人。至於與2500人發生關係的說法,就更離譜了。杜加去世時,才剛剛年滿31歲,這意味著他需要從16歲開始,每兩天就換一個床伴。……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艾滋病的早期傳播路徑


直到2016年,發表在《自然》的一篇論文表明,杜加的病毒更像是後來變異的HIV。而早在杜加患病之前,HIV病毒早已存在於美國大地上。


“零號病人”的難言之隱

為杜加正身


艾滋病病毒的發源地,很可能是在非洲喀麥隆南部,時間節點則為20世紀20年代。科學家發現,當地的靈長類身上帶有與HIV極為相像的病毒SIV,也即猴免疫缺陷病毒。


至於SIV是如何傳染到人類身上的,坊間有多種傳言,較為可信的是非洲男子與黑猩猩格鬥時發生血液觸碰。


剛果獨立時,在聯合國的幫助下引進了4500多名來自海地的青年才俊。幾年後,這些青年回到了家鄉,一起帶回的還有HIV。


當時正好有一個海地商人開了一家血液中心,努力收集著各種各樣的血液。1971年到1972年間海地的血液中心平均每月要為美國輸送6056升夾帶著HIV的血液。而此時正如火如荼進行著的越戰是最需要血液的。


就這樣,HIV穿過了山和大海、人山人海,從剛果河畔遠赴美國,拉開了艾滋病現代史的序幕。


05


細菌與病毒帶來的不僅是疾病,還有恐懼與偏見。現在闢謠的速度得趕上謠言製造的速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