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戰卒中——重視疫情期間的腦卒中“防”和“治”

抗疫情戰卒中——重視疫情期間的腦卒中“防”和“治”

眾所周知,腦卒中是一種發病率高、致死、致殘率高和複發率高的常見疾病,這類疾病的好發人群在老年人,而老年人也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且目前的危重症與死亡病例多是老年人,一方面和老年人基礎病多、免疫功能退化,另一方面與老年人防疫意識相對薄弱、知識相對欠缺、防護措施不到位有關。

因此,面對疫情,既往有神經系統疾病的老年人要做到科學防控,堅決做好個人防護,既要防止原有疾病加重、復發,又要預防感染新冠病毒。請老年人做到:

1、儘量減少外出,避免去疫情高發區和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

2、必須外出要正確佩戴口罩。

3、從公共場所返回後,要及時正確洗手。

4、堅持遵醫囑按時服用藥物,積極控制血壓、血糖。注意補充營養,多吃蔬菜,多喝水,戒菸戒酒。

5、居室勤開窗通風。利用室內空間,適度鍛鍊身體,保持身心愉快和規律的睡眠。

6、注意心理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是一個突發應急事件,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情況,有神經系統疾病的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行為容易產生各種負面反應,如感到抑鬱、焦慮、恐懼、緊張、煩躁等,甚至憤怒,抱怨家人、醫護人員和社會等。有時伴有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淡漠、頭痛、頭暈、心慌、胸悶、出汗等現軀體化症狀。還可能會出現原有偏癱、震顫、認知障礙等神經系統症狀的主觀加重。心理的應激也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血管收縮,易誘發腦出血或腦梗死。克服心理恐慌應做到以下幾點:(1)通過政府、權威機構發佈的信息,瞭解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等相關信息。(2)減少對疫情信息的過度關注,減少不科學信息對自己的誤導、不信謠、不傳謠。(3)用好社會支持系統,多與家人或朋友用電話、短信、社交APP等途徑進行交流;(4)保持正常飲食與作息,營養均衡,多喝水;科學調適心理,學習放鬆技術。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一旦救治不及時,還可能會給患者造成身體不可逆轉的致殘傷害,並給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時間就是大腦,發病後的6小時溶栓時間的把控尤為重要。

在疫情期間做好安全防護的同時,科學、有序地開展腦卒中患者的救治工作,是當前的重點和難點。

1. 早期識別腦卒中:早期可通過“中風120”方法,三步識別腦卒中。1:看一張臉,有無一側面部無力或口角歪斜;2:查兩隻胳膊,有無一側肢體無力或無法抬起;0:聆聽語言,有無口齒含混語言不清。當上述三步中的其中一項出現問題,懷疑患者有可能發生了中風,還是應該積極救治,把握髮病後的6小時黃金溶栓期。根據當地疫情情況和政策將病人儘快送往3201醫院急診科救治,或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2523201。

2. 就診指導:緊急就診的患者,應正確佩戴口罩,進入醫院和就診前遵守醫院的標準篩查程序。測體溫,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詳細敘述接觸史、疫區史,主要的症狀。伴有發熱的卒中患者,應先到發熱門診進行篩查。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關鍵時刻讓我們同舟共濟,全力以赴,在有效遏制疫情蔓延的同時,打贏腦卒中防治攻堅戰!

審核:張朝清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