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数典问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一书记载的一则寓言,据说有一个边塞之人,非常精通术数。有一回,他家中养的马匹突然自己跑到塞外的胡人那里去了,邻居们都来安慰他。这位仁兄却淡定地说:“此何遽不为福乎?”

数月过后,他家之前走失的那匹马带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于是大家又都来祝贺他。不料这位仁兄依然淡定地说:“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他的儿子非常喜欢骑马,结果有一回外出骑马时从马上摔下断了腿。邻里人纷纷来慰问,结果他依然冷静异常,说到:“此何遽不为福乎?”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塞翁失马

一年后,塞外的胡人大举入侵,边塞的年轻男子全都被征往前线作战,他们那一片参战的力壮者绝大部分有去无回,死伤十之八九。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而幸免于兵役,父子两人均得以保全。因此说“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这虽然是一则寓言故事,但是因为其经典而得以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塞翁失马”的故事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无论遇到福还是祸,都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祸福相倚

正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说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一样。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事物的福和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以客观、辩证、冷静的态度去看待。

“宅家抗疫”是我们老百姓的“匹夫之责”

2020年,自从这场对“新冠病毒”的“全面战疫”打响之后,我们国家迅速采取了封城、停运、追踪接触人员、隔离、延迟复工和开学时间等等一系列举措,最大限度的将疫情的传播可能降至最低。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全民抗疫

虽然,每日新闻中通报的全国新增确诊的人数还在增加,但国人的心里面还是敞亮的,坚信这场全民战役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在当前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每个人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唯一能做也是必须要做到的的便是:老实宅家不出门,减少接触未知人。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全民抗疫,人人有责,大难当前,尽力为之,不给社会添乱,“宅家”就是对国家打赢这场“战役”的最大贡献,同时也是我们作为老百姓应当尽到的“匹夫之责”。平凡的我们,也许不需要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不需要吼出“为中华之崛起而图书”之类的豪言壮语,我们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坚守自我,担好自己身边的责任,也不失为尽了匹夫之责。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讲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寓言故事所启示我们的一样,事物总是两面性的,在你承受艰难或困苦之际,它同时也会给你带来其他的“益处”。而这些“益处”是你平时可望而不可得,或是因为工作太忙而曾经所忽略的,“此何遽不为福乎?”

“宅家里”带来的“益处”

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这是我们在长时间“宅家抗疫”所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柳暗之后有花明

<strong>笔者以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感触,对于这段时间“宅家里”所感受到的“益处”归纳如下几点,以供分享探讨。

  • 益处一:夫妻关系更和睦了。

没有疫情之时,很多家庭夫妻间的矛盾常常源于各自或工作或应酬而聚少离多,即便在家相聚也是疲惫不堪的状态,夫妻间的用心相处被渐渐消磨掉了激情和热情。然而,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部分家庭只能宅在家里朝夕相处,工作的操心少了,应酬的无奈少了,身体的疲惫少了,心情的压抑也少了,夫妻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的更加和睦了。美国人的一句谚语说“Happy wife,happy life.”中国人说的“家和万事兴”,大体有着相思之意。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夫妻和睦

  • 益处二:亲子关系更亲密了。

在往常时候,哪有这样大把大把的时光可以一家人同享天伦之乐,又哪会有轻松的心态与自己的孩子肆意玩耍,这样的一段陪娃时光,无疑是让我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了。至少在笔者自己的感触来说,孩子脸上那飞扬的神采、充满快乐的眼神以及咯咯滋滋不断的欢声笑语,都是这一切的明证和最好的注脚。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亲子关系亲密

  • 益处三:孝道得以彰显了。

“少出门,多宅家,好好孝顺爹和妈。”“疫情无情人有情,聚在家中好传情,大好时机要抓住,教好儿孙尽孝道。”这是很多地方媒体发出的号召,笔者听来感触颇深。从幼时的咿呀学语到如今的善辩能言;从幼时的蹒跚学步到如今的步履矫健,我们在长大,而我们的父母却在一天天老去。我们长高了,而我们的爷爷奶奶却一日日变矮了。对于孝敬老人这件事来讲,往往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以前的我们常有千万种理由为自己没有多陪伴家中老人来开脱,古语云:“父母在,不远行。”但现如今,刚好过年回到家中或者接了老人到家中过年,又正好都只能宅在家中,岂不是一段老人们喜欢颜的好时光吗?我们作为儿女,更应当珍惜这样的陪伴机会,善言暖语、和颜悦色以待,也算是略尽孝道了。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彰显孝道

  • 益处四:浮躁之气消弭了。

曾几何时,身处大城市的我们被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状态搞得疲惫不堪,心中多多少少有不少的戾气、怨气和躁气,我们多想摆脱这样的状态,我们多么的羡慕诗和远方能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宁静和慰藉,但现实的重压犹如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一般死死的笼罩着我们,浮躁之气难以消弭。笔者常常感叹老子所说之

“致虚极,守静笃”何其难也!而这段时间的“宅家抗疫”时光,睡眠足了,精神好了,功利之心也大为消退了,长期萦绕我们心中的那股浮躁之气也消弭殆尽,心里便沉静透亮起来。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致虚极,守静笃

  • 益处五:学习充电的时间更充裕了。

平时的我们,有多少人渴望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给自己好好学习充电,但又苦于没有时间和精力。有心无力的状态是大部分成年人尤其是成家之后的人们所常面临的。如今,一壶茶,一本书,独自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阳光斜射在窗前的帘纱之上,微风扰动,这样的一副画面让我陶醉不已、满足珍惜。我们曾经的渴望,就这样不经意间走进了现实。你还要为宅家无聊而牢骚满腹吗?我相信,聪明的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利用好这样的难得的学习时光。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一壶茶,一本书

  • 益处六:对人生的思考更多、更深刻了。

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曾经的我们,多少次都想摆脱重压和琐事烦恼而停下脚步静静思考,想想过去时光之得失与否还有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好,然而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却让我们的念想成为泡影。偶尔得些空闲,所思所想总因心不澄静而难以真正“归根”和“知常”,必不深刻。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思考人生

然而,现在,有了闲心也有了充足的时间,相信很多人都会借此对自己的人生路进行一番深入的复盘和整理,亦或是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进行一次理性的展望。而这,何尝不是“宅家”带给我们的幸事一件呢?

  • 益处七:防疫、抗疫意识大大增强了。

十七年前的那场“非典”,带给人们的记忆渐渐模糊,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的那股敬畏之心和防疫意识也随之衰弱。而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伴随着国家和各地出台的强力抗疫举措,让全中国每一个角落里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骤然紧张起来的气氛,明白了抗疫形势的严峻性。每个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洗手和戴口罩的动作中,都充分反映出了人们的防疫、抗疫意识大大增强了。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戴口罩和测体温

诚然,这场“疫情”的爆发让我们国家、社会上的大小企业、每个人都将遭受一定的损失,但是当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来审视之时,借一场我们必将胜利的“疫情”,给全中国人民带来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育,让下至懵懂小儿上至耄耋老者的每一个人,都因此具备了极强的防疫、抗疫意识以及全国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爱国爱家爱人的意识,便又如“塞翁”所说的“此何遽不能为福乎?”

  • 益处八:国民素质明显增强。

大难当前,社会上虽然也流传着一些不和谐的自私自利甚至是违法逃避的人和事,但笔者眼中所见到更多的却是满满的正能量。君不见,无数人为84岁的钟院士点赞喝彩甚至称其为“无双国士”;君不见,有人专程从国外采购了一卡车的口罩并亲自开车到医院和高速路口匿名捐赠;君不见,一些小区里邻里为被居家隔离的人送菜送米......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无不让人感叹,国民的素质切切实实有了极大的提升。如此“

疫情”,虽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但这样的一场“疫情”,却充分的激发了每一个人心里的无数“善念”,于国于社会,却又是不幸中之有幸了。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钟南山院士

九州君评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

老子说,珍贵自己的身体才可以治理天下,爱惜自己的身体,才是一个值得托付大事之人。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这句话的指导意义在于,唯有好好珍重身体、爱惜生命,方可在疫情过后有更广阔的事业成就。因此,在当前“全民抗疫”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在抗疫最前线做更大的贡献,但至少应该从自己以及家人、同事的身体健康角度出发去坚守自己所应尽之责。

“宅家抗疫”,此何遽不为福乎?

九州配图:曙光就在前方

当然,心态上或许应当向我们的“塞翁”和“阿Q”学习点淡定和乐观精神,好好珍惜这段难得的“静好”时光,化悲痛为动力,化无聊为有为,充充实实、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也许,多年以后,在某种意义上你会怀念或者感谢这样的一段特殊时光。

<strong>(谨以此文向抗疫最前线的最可爱的人们深深致敬,也献给所有宅家抗疫又内心躁动的人们!)

1.图片多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或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