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要進軍高端市場?這是我給雷軍的建議

小米10要進軍高端市場?這是我給雷軍的建議

小米10舉辦了一場長達2個多小時的網上發佈會,筆者坐在電腦前,靜靜地看完。

小米10,被小米稱之為“十年集大成之作”,也是小米正式進軍高端市場的標誌。這款手機的起步價突破了小米MIX2創下的起步價3299元,以普通版3999元起、Pro版4999元起售。

小米10要進軍高端市場?這是我給雷軍的建議

這場發佈會給我最深的感觸有三點:第一,小米迫切希望向高端走;第三,小米不掩飾對華為的糟糕“情緒”;第三,小米10系列仍沒有偏離小米慣用的簡單堆料、營銷出奇路線。

那麼,小米能依靠這款手機走上高端之路麼?

小米手機一直在探索高端之路

低端市場,一直都是價格戰的紅海。企業賺取極低的利潤,沒錢投入研發,導致惡性循環,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

小米手機誕生之初就是靠“價格屠夫”,“低價”早就寫入了小米的品牌DNA。特別是紅米的誕生,更是讓小米的品牌顯得更加廉價。

小米似乎早就意識到小米和紅米兩個十分相近的品牌嚴重製約了小米向高端走。於是,小米採取了一連串的動作。

2019年1月,小米宣佈推出新品牌Redmi,替代紅米;推出了MIX系列,並把價格提到3299元起。

從銷量數據看,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確實在緩慢提升。2018年,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為956元,2019年第一季度為967元,2019年第二季度為998.7元,2019年第三季度為1006元。

一年時間,手機平均售價提高了50元/臺。這個漲幅並不算高。因為,2019年手機市場整體價格都出現了上浮,小米手機的漲價很大程度上受供應鏈漲價的影響,跟著水漲船高。

而且小米9、MIX3等價格偏高的手機均未能創造出理想銷量,甚至為了後續新機讓路而提前下架。

比如,小米9在發佈9個月後便被官方下架,渠道價格也立即從3299元降至2499元。

而且小米手機的型號過於繁多,有數字系列、MIX、CC系列,消費者分不清這些型號的關係,給選擇帶來了困擾。

據Canalys數據,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在國內的銷量份額出現21%的下跌。

以上這些都證明,小米手機的高端之路一直在探索,但是走得的確非常艱難。

由小米10發佈會想到的

如果說“低價”是小米DNA的一部分,那麼走向高端的時候,就必須改變這個DNA。過去,小米已經做了嘗試,比如,提高手機的價格,從1999元起價,提到2999元或3299元。

但是效果並不理想。這次小米10更是一下提到3999元起。從價格上看,這個提價幅度的確夠大。但是單純的“提價策略”已經被證明無效了,這一次提價更狠就能奏效麼?

除了提價之外,這場線上發佈會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全程與華為Mate30 Pro做對比。有人說這是“碰瓷營銷”。通過與更強勢品牌對比,以提升自己的身價。

其實,這個營銷套路並不新鮮。

從2011年8月,第一款小米手機發佈會開始,就一直採取貼身對標行業領先品牌的策略,也無數次向iPhone致敬,但對小米品牌的提升都未帶來多少效果。

自從2019年,小米把盧偉冰招入麾下,盧總就獲得了一個任務“懟榮耀”。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自己的目標就與榮耀在銷量、品牌、營銷全方位對標。然後,他的微博就基本成了為“懟榮耀”開的了,最近更是尤為頻繁。

2月18日晚的一次互聯網達人簡單的跟話題操作,也讓其將鍋再次扣到了友商頭上,最後以榮耀建議直接報警徹查,小米隱晦息戰收尾。

小米10要進軍高端市場?這是我給雷軍的建議

小米10要進軍高端市場?這是我給雷軍的建議

而且,公司從上到下,都喊打喊殺對手,這不僅不會提高品牌形象,反而對品牌是一種傷害。

小米10要進軍高端市場?這是我給雷軍的建議

企業的高管代表著企業形象,如果企業高管十分優雅,有氣度,講話有高度,這對品牌形象又會增分多少呢?

因此,提價、碰瓷營銷,這兩個套路都不能成為品牌走向高端的有效辦法,特別是“碰瓷營銷”對品牌的傷害極大。

品牌,想要走向高端,必須提供其他企業無法提供的技術和產品,打造獨一無二的體驗,這是一張非常硬的“底牌”。

無論是蘋果、三星還是華為,其實都建立了這樣的門檻。蘋果的iOS、三星的供應鏈、華為的自研麒麟芯片、徠卡拍照技術以及分佈式系統等,這些都不是簡單的硬件參數多牛,而是真正創造獨一無二的體驗。

小米10系列是否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東西,打造了獨一無二的體驗呢?

高通驍龍865G、三星AMOLED、LDPPR5、50W閃充,以及雷總非常誇讚的GaN充電器等,這些硬件似乎沒有小米獨家擁有的,都是供應商的產品。

在2014年以前,小米依靠率先採用高通某款高端處理器,與其他對手的類似新品拉開半年左右的時間差。雖然被詬病為“期貨”,但是也製造了一定的競爭門檻。

而此後,這種首發甚至獨家首發高通處理器的機會,不復存在,時間差也逐漸消失。

比如,小米9是2019年2月發佈的首批高通驍龍855的手機,接著聯想、一加迅速推出同樣搭載該處理器的手機,時間差不超過2個月。

如今,這個時間差變得越來越短了。2020年2月13日,小米10系列發佈後,僅隔11天,就將有一款同樣搭載高通驍龍865G、三星AMOLED、LDPPR5等硬件的手機要上市。

另外,一款真正的高端手機,一定可以保持很長時間的競爭優勢和價格堅挺,因為市場上沒有相同的產品。

此前,小米9、小米CC9發佈後,使用相同硬件配置的競品,迅速上市,逼迫小米的手機不得不降價應對。

可以預見的是,小米10系列也將在後續同類硬件配置的產品大規模上市後,迅速降價,有人說618網購節或許要降價至少500元。

可借鑑的經驗

高端品牌,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高價格,或是用上參數多麼牛逼的硬件,跑分多麼高。高價格、硬件參數只是一個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產品有獨一無二的技術和體驗。小米如果無法做到一些核心技術上的創新,就很難走上高端。

榮耀走向高端的經驗,或許值得小米借鑑和學習。在今年的年貨節,榮耀V30系列獲京東+天貓3000-4500元檔5G手機銷量冠軍。

而最近的情人節,榮耀V30系列持續斬獲全平臺3000-5000價位段5G手機銷量&銷售額雙冠軍。

能在3000-5000元的價位段獲得這樣的成績,說明榮耀V30系列手機在進軍高端的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那麼,榮耀V30系列是如何實現的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榮耀V30系列在產品上擁有獨一無二的體驗,打造了較高的競爭門檻,領先優勢保持的時間較長。

首先,5G芯片,榮耀V30的麒麟990 5G性能更為領先,小米10系列搭載了高通驍龍865+X55基帶,一方面,不夠成熟的芯片加之尚未完全進行匹配的系統調校優化;另一方面,這並非小米獨家使用,後續會有大量同類產品上市。

關鍵還是體驗。網速實測中,相同的5G網絡下,小米10系列的5G速度低於榮耀V30系列。

小米10要進軍高端市場?這是我給雷軍的建議

其次,硬件創新、軟硬結合方面的技術。榮耀V30 Pro搭載的IMX600是與索尼聯合研發的RYYB超感光攝像頭,這個鏡頭是獨家供應給榮耀和華為使用。RYYB陣列,相比RGGB有著更多的進光量,所以暗光、逆光下,效果出色。

除了硬件外,搭載的MatrixCamera相機矩陣是一套軟硬結合的系統級拍照解決方案,涵蓋了感光元器件設計、圖像處理算法、圖像處理芯片、畫質調校等。

小米10的圖像傳感器型號為HMX,三星新款旗艦機Galaxy S20的億級像素圖像傳感器為HM1,HMX僅支持像素4合1,低於HM1的像素9合1,是三星該傳感器的低階產品。

小米10要進軍高端市場?這是我給雷軍的建議

在解決手機卡頓、遊戲流暢度問題上,榮耀V30系列不僅擁有主頻高達2.86GHz的麒麟990芯片、UFS3.0閃存,並還通過GPU Turbo、超級文件系統、方舟編譯器等全新的技術,從安卓底層和芯片層去徹底解決手機的卡頓難題。

曾經,羅永浩在看了榮耀GPUTurbo發佈會後曾感慨“這是真正的技術創新!”。

榮耀背靠華為,一直作為華為領先技術的“尖刀”,能夠率先使用華為研發的一系列新技術,所以榮耀有能力打造獨一無二的產品。

小米其實很早就曾意識到技術短板問題,也試圖補齊。

在小米10發佈會上,官方宣稱2019年投入研發70億元,這說明小米已經在重視技術創新,但是在小米10上還未得到明顯體現。

此前,小米也曾通過收購的方式進軍芯片市場,2015年就立項了松果澎湃芯片,2017年發佈了澎湃S1。但至今澎湃S2仍未能面世,似乎芯片計劃已經被小米擱置。

有知情人士透露,研發芯片的成本實在是太高。華為研發麒麟芯片,從2008-2018年的十年間,就耗資1600億元,2019年更是投入了200-300億元在芯片研發上。一年的芯片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了小米10年的總研發投入。

這還不包括,軟件、系統、傳感器、算法等各方面的研發投入。技術創新的路,十分艱難,投入極大,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有靜下心來,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

而營銷套路則是張口就來,無非是提前畫幾張PPT而已。找美工搞上三天,不行就搞半個月,想做什麼樣的,都能做出來了。

結 語

想要打造高端品牌,依靠產品堆砌硬件參數、標高價、營銷套路、口水戰都很難實現。

高端品牌依靠獨一無二的產品和差異化的體驗作為支撐,依靠真正的核心技術打造競爭門檻,拉長與競品之間的距離。

而一味沉迷於口水戰,只會讓企業變得更加浮躁,難以沉下心來做技術。

畢竟,營銷追求的是熱鬧,而技術要求的是坐冷板凳的心態,這本身就是矛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