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外,她舉起“加油牌”

病房外,她舉起“加油牌”

楊贇用獨特又暖心的方式給重症患者加油鼓勁兒。

病房外,她举起“加油牌”

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萬恆

“一定要好好吃飯,才會有抵抗力,病才能好得快,加油!”舉著這張寫滿了字的白紙,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漢醫療隊血液二科護士楊贇站在雷神山醫院的隔離病房外,給一位重症患者加油鼓勁兒。而病房內的大爺則用力豎起大拇指,為楊贇,也為所有忙碌拼搏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點贊。

2月19日下午5時,楊贇才結束了上一個班期。本來這個班是上午8時到下午2時,但因為收治病人已經接近滿負荷,楊贇又“加班”到近下午5時才離開。

對於入駐雷神山醫院的全體大連援漢醫療隊隊員而言,這樣的工作強度和密度已經是常態——目前大連援漢醫護人員們在雷神山醫院都是“四班倒”——5天上兩個白班加兩個夜班,每班6小時。值班期間,基本沒人有時間吃飯喝水。

但是沒吃上飯的楊贇卻惦記著自己病區的一位老年患者。“這位大叔已經70多歲,屬於重症患者。”楊贇說,但是老人因為入院後牽掛親人,心裡挺焦慮,吃不下飯。

“老人的方言口音很重,我和他溝通起來也挺困難。”楊贇於是想出了一個主意:她在白紙上手寫下這樣一段話:“一定要好好吃飯,才會有抵抗力,病才能好得快,加油!”細心的楊贇還專門在“吃飯”後面,按照當地方言發音標註成“七飯”。

這回老人看懂了,他在隔離病房內用雙手豎起大拇指。“我想大叔不僅看懂了我寫下的這些字,也能看懂我們希望他儘早康復的心願!”楊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