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引】杜絕“野味”,遠離疾病,疫情當下“宅”出素養,調查數據告訴你

【健康指引】杜絕“野味”,遠離疾病,疫情當下“宅”出素養,調查數據告訴你

1月20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綜合各方面信息,初步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新型冠狀)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到人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面對兇猛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內多名專家們均提出:“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或養殖動物,拒絕吃‘野味’”。但坊間也出現另類聲音:“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

2841份問卷

那麼對於吃“野味”,公眾到底持何種態度呢?為此,深圳市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聯合深圳市萬人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公眾開展了“群眾對吃‘野味’的認知與行為”大型公益調查。截至2020年2月17日,共收集到2841份問卷。

【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

一、疫情發生後,群眾對拒吃“野味”的認知素養明顯提升

1 疫情後,群眾拒食“野味”態度更堅決

【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

(1)在是否吃“野味”態度上,總體上群眾對拒絕吃“野味”持正面認識態度,拒食比例遠遠高於進食比例;從疫情發生前後對比來看,群眾拒食“野味”比例提高了9.65個百分點。

(2)在不同性別人群分析中,總體上呈現女同胞“做得好”,男同胞“提升快”的特點。具體來看,疫情前後女性拒食“野味”的比例均在九成以上,分別為92.26%和99.19%;而男性群體拒食“野味”的態度變化較大,由疫情前的79.07%上升到疫情後的93.08%,提高了14.01個百分點。

2

疫情後,94.82%的群眾認為吃“野味”會引發傳染性疾病

【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

調查數據顯示,94.82%的群眾認為吃“野味”會引發傳染性疾病,其中女性(97.11%)高於男性(91.17%)。

二、關於吃“野味”的危害,您知多少呢?

1

許多野生動物自身攜帶病毒。野生動物在野外生存條件惡劣,很容易產生新型的細菌病毒,同時經其他動物的中間傳播,也很容易傳給人類,給我們帶來各種傳染病。

2

“野味”無法“大補”,還容易吃出病來。一些野生動物的肌體、腺體、血液含有劇毒成分,如未能處理好而被吃進人體裡,其所含的有毒成分對人體有相當大的危害。

3

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檢測。就算是一些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與其他家禽相比,“野味”在進入到餐桌前缺少有效的食品安全檢測,進食“野味”絲毫沒有安全性可言。

【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

鑑於人類食用野生動物而造成

SARS、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

橫行的慘痛經歷與教訓

您還會覺得吃“野味”是一種剛需?

您還會吃得下、吃得理所當然?

【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

三、禁食“野味”,政府在行動

2020年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三部門聯合發佈公告【2020年第4號】,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禁止銷售、食用野生動物,我們看到政府在行動。

【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

附:禁止經營銷售的野生動物有蛇類(包括水生蛇) 、牛蛙、田雞、甲魚、龜類、娃娃魚、水鴨、驢肉、鹿肉、野鴨、野雞、野兔、鷓鴣、鵪鶉、珍珠雞、鱷魚、竹鼠、穿山甲、旱獺、田鼠、果子狸、山狸、狐狸、狗狸、山貓、山鼠、刺蝟、樹熊、箭豬、黃猄、獾、斑鳩、石燕、夜遊、竹鳥、大雁、狐類、中華蟾蜍、草兔、豬獾、環頸雉等。

四、向“野味”說“不”,我們也要行動

拒食野生動物倡議行動書

為更好地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障我們身體健康,使大家生活更加和諧美麗,在此我們提出倡議:

一、科學健康飲食,拒食野生動物。

二、禁止一切非法獵捕活動。

三、拒絕購買、販賣、轉運、加工等野生動物交易行為。

四、不虐待野生動物,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

五、發現受傷、死亡野生動物不拾撿,及時報告當地林業和野生動物主管部門。

六、發現出售、購買、運輸、攜帶、寄遞、網上銷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讓我們一起對吃野生動物說“不”!

讓我們一起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放過它們吧,才能成就我們千千萬萬個生命!

保護它們吧,才能守護好我們的“綠水青山”!

【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

健康素養小貼士

【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66條有關環境和野生動物的陳述:

第3條: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促進健康。

人類所患的許多疾病都與環境汙染有很大的關係。無節制地消耗資源和汙染環境是造成環境惡化的根源。每個人都有愛護環境衛生,保護環境不受汙染的責任。

第16條:發現病死禽畜要報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

許多疾病可以通過動物傳播,如鼠疫、狂犬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預防動物源性疾病傳播,要做到:接觸禽畜後要洗手;儘量不與病畜、病禽接觸;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加工、不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禽畜;不加工、不食用未經衛生檢疫合格的禽畜肉;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煮透的禽畜肉、水產品;不食用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

發現病死禽畜要及時向畜牧部門報告,並按照畜牧部門的要求妥善處理病死禽畜。

要遵守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遵守講求衛生的社會公德,自覺養成節約資源、不汙染環境的良好習慣,努力營造清潔、舒適、安靜、優美的環境,保護和促進人類健康。

【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

調查數據來源:深圳市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與深圳市萬人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公益性調查。

參考文獻:搜狗百科、百度百科及相關動物學辭典。

市中醫院推出2020版"防感湯"中藥保健方

中醫藥加持,預防流感多兩招

中醫藥加持, 預防流感第三招

【疾病預防】流感高發季節,藥師為您揭秘中藥如何抗流感

佩戴口罩有講究 莫倚網紅走天下

快看,那人咳嗽得好有文化!

【健康指引】杜绝“野味”,远离疾病,疫情当下“宅”出素养,调查数据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