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在日常的平凡事物中有一種力量,只有當我們注視良久時,才能發現它。


——卒姆託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居遊於自然間”

萬科郡西雲臺位於因毗鄰良渚文化遺址而得名的杭州良渚文化村,作為複合型田園城市社區的代表,項目所在地構建了一個如桃花源般、理想的詩意棲息地,其中,藉由豐富的自然與人文基礎,項目由東方古典哲思中援引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內心的共生之道,意圖在現代時空場域的環境下,以“居遊於自然間”的古意承載一份屬於當代人的感受與生活方式。

時代的長河中充滿變化,歷史的進程,代際的變遷,使人們從聚焦城市繁華又漸漸轉回了對山居與自然生活真諦的尋覓之中,而關於後者的話題,已然成為了一種理想與詩意文化模型的探索與嘗試。這也催生了萬科郡西雲臺的誕生。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處在半山的房子,被茂密的林木枝葉掩映,似乎在故意製造著懸念,引人深入。推門而入,大面玻璃牆圍構的通透氛圍,使人的視線可以徑直穿透室外的花園之景,延伸至飄渺的雲霧處。行走於室內,處處可見室外的自然之景。晴雨有時,四季流轉。憑窗而立,一種山居詩意的閒適生活便盎然於心。

承沿建築空間現代主義的風格框架,我們的設計將“山居”的文化理想表達為意,與“留於形”的較為現代的審美與生活方式融合,以“生活感”銜接自然與空間,包裹符合當代人的使用記憶與生活感受,在郡西雲臺中展開一場空間實驗表達。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空間正負形”

在二維平面空間中,空間與形體相輔相成,兩者的基本形需要通過一定的物形得以界定和顯現,這種因視點的改變而發生圖形意義的變化,形成了人們視覺中正形(圖)與負形(底)虛實轉換的有趣現象。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軟裝將二維平面中正負形的視覺體驗引入三維空間,在萬科郡西雲臺中,通過山的形意變化對建築、空間以及室內做“正負形”虛實處理,利用色彩、材質、產品的圖案、形態變化,以及正負交界處空間“灰”處理形成一種“身在山中,山在身旁”的詩意關係,使人的真實生活感受成為了銜接空間內部與外部自然環境的設計線索。

柔軟的織物、光潔的大理石、溫和的木製品,通過空間中“物”的具象化而將人對於生活的遐想一一呈現了出來。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一層客餐廳與室外花園連接,形成一個空間整體。使用和行為被軟性串聯,使空間擁有了一系列動靜有致且流暢的體驗,同時保證了一層空間的實用性和詩意生活的儀式感。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老人房同設置在一層,既是對老人通行便捷的關懷,也給予了最大與自然和陽光接觸的機會。軟裝在穩定平實的空間基調之上,增加了不對稱元素的介入,意圖表達一種舒適穩重中不失趣味的閒適心境。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二層的三個臥室被一個露臺連接,露臺的一部分是孩子們玩樂的空間,被打造成了一個童趣空間,模擬孩子們的互動狀態;另一部分則是一家人放鬆的“類度假”感受的營造。兩個兒童房分別表達最年輕一代的活力與自我空間的建設,帶著各自不同的特性與喜好。主臥的狀態,呈現著一家之主的形象與儀式感,品質和使用狀態的呈現,代表了現代舒適居家生活的最高表達。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負一層的空間過渡,讓作為負二層的家庭共享空間,在行進節奏中迎來最大的感官享受。半圓的沙發位於空間的中心處,主導著形成空間的核心穩定面,提供一個共享交談的有力空間,試圖凝聚交談所需的舒適氛圍。兩三處散座,置於外圍,也為家人或朋友提供了單獨交流的可能性。使空間成為了可供一人獨處,也可供多人交流、聚會的家庭社交空間。


萬科郡西雲臺 “居遊於自然間”的設計


書房佔據整層的地下空間,成為了空間中杭州文人氣質的一個集中展示區域。溫厚的氣質也將這種書卷氣息演繹得淋漓盡致。在這裡,主人的文思與創意可肆意揮灑。


項目名稱 | 杭州萬科·郡西雲臺

項目面積 | 680㎡

硬裝設計 | 卡納設計

軟裝設計 | LSDCASA

空間攝影 | 聿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