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十條措施”有序推動農業春耕復產

“要像這樣穩準狠用回縮手法對前段徒長的果枝進行修剪,才能防止它爭搶養分,保證今年的產量、品相和口感。”職業農民陳傳根在灞橋區狄寨街道新狄村種植戶王鵬家的櫻桃果園裡邊做“一對一”示範,邊“保持距離”耐心詳細的指導。立春已過,春耕正當時,也是灞橋區萬畝櫻桃園開展修剪、清園、病蟲害防治、防寒的好時節,灞橋區組織專業農技專家服務隊和高素質職業農民、土專家、幫扶老師利用錄製網絡小視頻、微信、短信、電話、“一對一”田間指導等多種手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幫助種植戶規範標準管理,確保生產穩定。

這僅僅是灞橋區為確保轄區農業生產的一個縮影。近日,為了備春耕、保生產、暢渠道,灞橋區專門出臺“十條措施”有序推進農業復耕復產、推動農產品穩產保供,十條措施涵蓋有效保障農資供給、暢通產品銷售渠道、深化細化農技服務等多個方面,切實保障市民“菜籃子”的同時也能守護農民“錢袋子”。

灞桥:“十条措施”有序推动农业春耕复产
灞桥:“十条措施”有序推动农业春耕复产

針對蔬菜生產供應問題,灞橋區及時掌握生產動態,做好主要蔬菜品種生產環節的信息監測,摸清在田蔬菜種類、面積、產量和供應時間。據瞭解,全區基本菜田面積約為250餘畝,現在地菜100餘畝,蔬菜種類主要為青菜、油麥菜、菠菜、蒜苗等綠葉菜,除此之外,草莓種植主要以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為主,面積約有350多畝。截止目前,灞橋區本地菜累計供應100餘噸,有效緩解了蔬菜供應不足等問題。

為提高肉品供應能力,灞橋區結合摸排工作,從加強疫病防控期間養殖場戶的科學管理、動物疫病防控、場區人員消毒等方面,對全區88家畜禽養殖企業、5個屠宰場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組織防疫員進場入戶開展免疫工作,強化疫情監測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確保畜禽生產穩定。對批准全面復工的“方欣”屠宰廠加強管理,從車輛出入場、生豬上線、實施待宰圈、加工生產線、品質檢驗室、檢疫室、實驗室、排酸車間、工作人員的消毒工作實施24小時全程監控,目前,已累計屠宰生豬905頭,已向市場投放肉品104500公斤。

灞桥:“十条措施”有序推动农业春耕复产

除此之外,灞橋區還組建電商銷售服務隊,通過網絡對農戶進行農產品快遞、包裝、果品分級等方面培訓與指導,對於有銷售需求的農戶積極對接線上、線下銷售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農資供給不足的問題,安排專班下沉一線,指導轄區25家農資網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復工營業,保障供應,鼓勵組織集中派送。同時落實農資網點堅持一日兩消,同一時段進店人員不超過2名、保持距離1米以上、嚴禁人員聚集等相關措施。對確需自行採購、上門配送物資的群眾要求出入村組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嚴格履行程序,做好登記備案。

通訊員 張夏欣 華商記者 張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