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一線當“尖兵”——天元區衛健醫務人員抗“疫”故事

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打破了節日的喜悅氛圍,“不出門、屋裡蹲”成了全民選擇!然而,身為“白衣戰士”的他們,卻在疫情寒風中“逆行”,詮釋了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守護了全區50餘萬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天地不仁,行此大疫。”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考驗與壓力。為了贏得這場阻擊戰、遭遇戰,他們紛紛主動請纓,按下手印,放棄休假舍小家,義無反顧為大家,果斷堅毅地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之中。他們穿上白大褂、戴上黨徽、亮明身份、作出表率,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有的同志雖已離開衛健崗位,卻主動請求迴歸,與“孃家”共同戰“疫”。有的夫妻共同請戰、母女齊上陣,成為戰“疫”中的“最強拍檔”。

一 、衛健局、疾控中心:

衝鋒在前 攻堅有我

1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發起了衝鋒令、部署了作戰圖。天元區衛健局迅速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天元區衛健局黨委書記王劍懷擔任第一組長,局長丁利英任組長,負責全區醫療防疫工作調度,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易芳、劉湘輝、殷衛為副組長,他們每天馬不停蹄、夜以繼日地處理疫情,督促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協調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人手少……所有難關,他們都努力克服。“壓力大嗎?大。累嗎?累。但是我作為衛健局黨委書記,絕不能辜負組織上的信任,再難也要把工作做好!”天元區衛健局黨委書記王劍懷同志說道。

防控一線當“尖兵”——天元區衛健醫務人員抗“疫”故事

2

中醫臨床醫療專業出身的中醫內科主治醫生劉湘輝是天元區衛健局的副局長,也是一名老黨員。作為分管醫療業務的副局長,他充分調動各級力量,先後邀請株洲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及三級醫院的領導和專家到天元區進行現場指導。同時調動全系統所有的醫務人員(包括民營醫療機構)共同參與到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來。隨著疫情形勢愈加嚴峻,天元區先後成立三個集中隔離點,劉湘輝同志充分發揮曾在醫療單位擔任過業務院長的優勢,參與規劃三個集中隔離點的設置,統籌協調隔離點工作。

3

“我身體沒事,請主任放心!今晚可以繼續值班。”天元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黃瓊說道。雖然連續加班加點,但黃瓊在面對中心主任關切的問候時,依然展現出的抗擊疫情堅定決心。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疾控中心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黃瓊作為分管領導,勇挑重任,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消毒及追蹤密切接觸者等工作。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她依然堅守工作崗位。當晚,暴雨傾盆而下,黃瓊突然接到需對疑似病例家中消毒的工作任務。考慮到天氣的惡劣與時間的特殊性,她迅速整理好消毒物資,背上沉重的消毒器械,奔赴現場。消毒完成後,她又趕回單位繼續開展後續工作,直到深夜。

巾幗不讓鬚眉!她站在抗擊疫情最前沿,憑著堅定的信念和飽滿的熱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堅守醫務工作者的初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二 、 基層社區醫生:

築牢抗疫基層防線

1

防控一線當“尖兵”——天元區衛健醫務人員抗“疫”故事

今年42歲的吳慧賢,是泰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醫生,平日裡做事麻利、風風火火的“女漢子”,在轄區居民的心目中,還是個“給人感覺很溫暖”的人。這次抗疫期間,她第一個在泰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請戰書上寫下名字,按下手印,她說:“原本答應給上高中的女兒陪讀的,現在沒辦法了,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個時候就該往前衝,這是我的使命。”

堅守抗疫一線對吳慧賢來說,是今天去發熱門診瞭解接診情況,明天去密切接觸者的家庭進行消毒,這會兒為居家觀察的居民監測體溫,下一趟就被派往株洲西高速收費站口對入境人員進行體溫監測與排查……即便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家,她也從未有過怨言。

吳慧賢說:“每一位白衣衛士的身前都有著責任與擔當,身後都有著家人的信任與牽掛,正是這些力量裝備著他們的身軀,讓他們走上前線,與疫情對抗。”

2

王先是一名共產黨員,同時也是泰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裡的一名全科醫生。由於疫情,他便穿著防護服為病人看診,厚厚的防護服下王先的額頭已滲出細密的汗珠。由於高度近視,王先的護目鏡下還得架起一副厚鏡片,但這絲毫沒有影響王先仔細的態度和縝密地診療,每天看診排查達70人次。

隨著疫情的進展,各家醫院都出現了缺防護服,缺消毒劑,缺口罩的情況,為了不浪費口罩,王先的N95口罩已連續戴了四天。一位轄區居民知道此事後,從自家拿出僅有的一盒口罩送到王先手裡。她說:“我們家誰有個不舒服的,平時都來找王醫生看病,有王主任這樣的健康衛士為我們守護,我們很安心。疫情期間,我們一家人少出門,用不上口罩,貢獻出來給最需要的戰士們,他們辛苦了。”王先說,這“雪中送炭”的贈送行為,是大家對醫務工作人員最大的認可。

防控一線當“尖兵”——天元區衛健醫務人員抗“疫”故事


3


防控一線當“尖兵”——天元區衛健醫務人員抗“疫”故事


“我是一名黨員,肯定要衝在前面的。而且我們醫院女同事居多,晚上值守這事,還是男的來更安全。”嵩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90後陳容,在疫情防控期間主動請纓夜晚值守湖北籍人員的定點酒店。

從春節以來,陳容和妻子陳娜的見面次數不超過5次。陳娜是331醫院的一名急診科護士,除了日常的倒班,陳娜在疫情爆發後也加入了發熱病人的分診、轉診等工作。陳娜說:“我們倆春節前都接到了取消休假的通知,所以把孩子提前送回了茶陵老家,現在已經半個月沒見他了。”

除為酒店的湖北籍人員監測體溫,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外,陳容作為堅守在一線防控崗位的醫務人員,還指導酒店進行消毒,為酒店安保、服務人員做好安全防護和體溫監測等工作。

4

“只要家人平安健康,我就擁有無窮鬥爭的勇氣和力量!我是一名老黨員,又是中心副主任,我先上,帶好頭,是我的使命和責任!”慄雨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黨員、副主任醫生姚泉良說道。

大年三十在單位值班,初一匆匆回醴陵老家看望父母的姚泉良,初二清早主動請纓,從老家趕回單位,毅然投身於這場新冠肺炎防控戰役。

坐診看病,進社區、居民家宣傳疾病防控知識,駐守株洲西高速路口做好醫療保障工作,哪裡需要她,她就往哪裡去。2月3日,原本就有高血壓的姚泉良在株洲西站執行體溫監測任務時,因長時間站立工作,突然感覺一陣眩暈,差點摔倒,幸虧被同事發現及時攙扶才無大礙。她說:“我沒事,現在正是人員緊張的關鍵時候,我是黨員,我必須繼續戰鬥,戰友們需要我!”在休息幾分鐘後,姚泉良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之中。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位老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更是用自己的努力,築起一道道防護堤壩,守護著新區百姓的健康!

三 、 衛健“外援”:

感謝你們與我們並肩作戰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天元區衛健系統全員已超負荷工作數日。由於人手短缺,急需支援。這時,曾經在衛健系統工作過的一些人員,紛紛提出申請,從全區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回到衛健系統,與“孃家”同事一起共同戰“疫”,守護百姓健康。

易華,曾是一名戰鬥經驗豐富的疾控人。她曾帶領疾控中心隊伍處理過多起傳染病聚集性疫情、暴發疫情,有著豐富的疫情防控經驗。看著官方通報裡每天增加的病例數、口罩搶購售罄的新聞、微信朋友圈轉發的各種傳聞,易華心裡非常焦慮。1月26日,她主動請纓回“孃家”,去往最前線,與曾經的戰友並肩抵抗疫情。從指揮調度交通樞紐檢疫點到為復工企業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等,不論大小事務,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1月26日下午,易華就出現在疫情防控現場。自掌握天元區目前的疫情形勢後,易華就趕赴交通樞紐檢疫點指揮調度體溫監測和車輛、人員排查工作。剛指導完高鐵西站設立臨時安置點,要求規範、集中處理廢棄口罩,還沒來得及緩口氣,易華就接了到株洲西高速收費站檢疫點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並立即趕往高速收費站協調安排工作。“我是共產黨員,是衛健人,防疫前線才是我該待的地方,與這麼多人並肩戰鬥,我的心才踏實”,忙碌的她這樣說到。

49歲的易虹琴也是這次衛健戰線上的“外援”之一。她告訴記者,她曾於1997一2006年期間從事過疾控工作,經歷了2003年抗非典和2005年禽流感疫情處置工作。春節期間,她自願報名馳援衛健系統,奔赴抗疫第一線。

這段時間,易虹琴白天在基層醫療機構指導基層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範醫療行為、疫情處置流程及疫情防控措施,晚上到株洲西和高速路出口等地開展督查工作,還到集中隔離點佈署前期工作、到村衛生室對村醫進行培訓、到居家隔離人員家中宣教、到集中安置點佈署協調工作等,她告訴記者:“有經驗有專業,這時候希望我能幫上忙。”

高新區招商局的殷寧澤和湯雄都是“85後”,曾在天元區疾控中心工作,有著相關的醫療防疫經驗。疫情爆發後,他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我有相關經驗,妻子也從事醫療工作。”湯雄說,妻子在中心醫院工作,早已投入一線工作,他也想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殷寧澤的情況也同樣如此,丈夫在疾控中心上班,是這次株洲市防疫工作的主力。

在天元區委員會組織部跟班學習的張陳熙為預防醫學專業的畢業生,他同樣在第一時間趕往了防疫第一線。和張陳熙一樣,科班畢業的蔣燕寧和文麗同是天元區醫保局的黨員。疫情出現後,她們一直積極聯繫醫療機構,參與肺炎患者的醫療保障工作,大年三十依然在崗位加班。

“我們是共產黨員,是衛健人,防疫前線才是我們該待的地方,與這麼多人並肩戰鬥,我們的心才踏實”,回到衛健系統“孃家”的他們不約而同道。

防控一線當“尖兵”——天元區衛健醫務人員抗“疫”故事


防控一線當“尖兵”——天元區衛健醫務人員抗“疫”故事


防控一線當“尖兵”——天元區衛健醫務人員抗“疫”故事

四、民營醫療機構:

眾志成城,加入衛健一線戰隊

自從天元區衛健局社會組織行業黨委發出《齊心協力,共抗疫情--致天元區衛健系統兩新組織的倡議書》以來,天元區衛健系統7個兩新黨組織積極響應號召,帶領民營醫療機構30餘名醫療志願者報名參加了疫情防控工作。從2月3日起,部分志願者輪流協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深入社區、高速路口發放宣傳資料,測量體溫,運送工作人員等。

1

天元區人民醫院是天元區唯一一家二級綜合醫院,春節前就已加入到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被定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定點轉診醫院,義不容辭地承擔了全區疑似病人的轉運工作。

今年30歲的李莉,是天元區人民醫院眼科住院部的一名醫生。疫情爆發後,她和同事們一起主動請纓接送疑似病人。家中1歲的幼兒也只能委託給老家的老人,而她為了安全起見,已從家中搬到了醫院。李莉說:“我們都是醫務人員,這樣的非常時刻,大家都有責任、義務上一線。我們醫院內科和急診科的醫生根本搞不贏,所以我們主動報名,能承擔一些是一些,大家一起扛過去。”

有著10年黨齡的執業醫生龍海負責發熱門診,篩查疑似病人;同樣有著10年黨齡的護師付瑤負責對來院病人進行預檢分診、篩查發熱病人、報送疫情報表……自1月份以來,天元區人民醫院所設置的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已共計診治發熱病人40餘人次。同時他們還負責全區防疫防控技術督導,下基層進行院感培訓、指導、督查等工作。

2

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線,是白衣天使、社區醫務人員、疾控實驗室檢驗人員忙碌的身影。聽聞醫務人手嚴重短缺,株洲中醫風溼病醫院黨支部克服防護物資和工作人員緊缺的困難,走出院門、家門,冒著風險來支援天元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月3日一大早,該院院長王衛帶領5名職工來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其中2人配合泰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發放宣傳資料、測量體溫;3人在嵩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協助開展工作。

2019年被接收為預備黨員的鄧耿發揮車技好的優勢,主動承擔接送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上門檢測居家觀察者的工作任務。他告訴記者:“他們的身邊、身後有我們,大家一起迎接溫暖的春天。”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區多家民營醫療機構,30餘名醫療志願者報名參加了疫情防控工作,他們輪流協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深入社區、高速路口發放宣傳資料,測量體溫,運送工作人員等。他們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為堅決打贏這場阻擊戰而努力奮鬥。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株洲市委、市政府的統一指揮下,在全區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記 者 | 齊衛國

通訊員 | 李小燕

編 輯 | 張倩鈺(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