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吃的加工肉,會使乳癌風險增加21%,死亡率增加23%

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機構的一份新聲明提到,食用加工肉,包括熱狗、培根、午餐肉等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多項研究證實加工肉對乳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均有一定的影響。如何正確地攝入加工肉已然成為乳腺癌患者必學的一課。

一直吃的加工肉,會使乳癌風險增加21%,死亡率增加23%

​2015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分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調查報告,將加工肉列為1類致癌物。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約一隻熱狗)可使人患結腸癌的相對風險增加18%。

首先,我們應明白加工肉的概念。加工肉是指經過鹽醃、風乾、發酵、煙燻或其他處理,用以提升口感或延長保存時間的任何肉類。

比如街上隨處可見的熱狗、北方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的臘腸,以及快速消費食品中的培根三明治、午餐肉等等。

一直吃的加工肉,會使乳癌風險增加21%,死亡率增加23%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任務是評估潛在的人類致癌物質,他們確定加工肉與菸草煙霧屬於同樣的癌症風險類別。雖然加工肉風味尤佳,令人垂涎三尺,但它確實含有某些致癌有害物質。

每天攝入超9g加工肉,乳癌風險增加21%

這項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結合一組262195名40~69歲且無癌症英國女性的研究,通過填寫食物頻率問卷,隨訪時間平均7年,觀察她們是否患上了乳腺癌。

一直吃的加工肉,會使乳癌風險增加21%,死亡率增加23%

​考慮潛在的混雜因素,如年齡,種族、吸菸、飲酒、激素替代療法、飲食等,研究乳腺癌與加工肉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在分析中,得出以下結果:

那些食用任何加工肉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高於不吃加工肉的女性;

每天攝入4g加工肉的女性,乳腺癌風險增加15%;

每天攝入超過9g加工肉的女性,乳腺癌風險增加21%。

一直吃的加工肉,會使乳癌風險增加21%,死亡率增加23%

​然而,研究人員稱,以上的結論主要反映了絕經後女性的患癌風險。當研究人員只考慮絕經前女性的調查結果時,發現每天吃不到9g加工肉的女性的風險並沒有增加。

針對這一結果,研究人員表示,加工肉可能會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至少對於絕經後的女性來說,是非常明確的。

一直吃的加工肉,會使乳癌風險增加21%,死亡率增加23%

​雖然這項研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是加工肉可能是乳腺癌患病整體風險的一個考慮因素。那麼加工肉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嗎?另一項研究則給出了相關答案。

大量攝入烤、燻肉,乳腺癌死亡率增加23%

一項發表在《國家癌症雜誌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增加烤肉、燻肉等消費可能會增加乳腺癌倖存者的死亡風險。

這項研究由1508名乳腺癌的婦女組成的研究人員,通過詢問是否食用烤肉、煙燻肉,以及每個十年中的攝入量來尋找加工肉類和乳腺癌的關係。一半的受訪者的跟蹤時間超過了17.6年,得出以下的結果:

一直吃的加工肉,會使乳癌風險增加21%,死亡率增加23%

​在1508名乳腺癌患者中,597名患者死亡,其中237名患者死因與乳腺癌相關;與低攝入量相比,診斷前多攝入烤肉、煙燻肉會增加23%的全因死亡風險;高攝入煙燻肉比低攝入煙燻肉的患者,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7%,乳腺癌特異性死亡風險增加23%。研究人員表示,從調查結果來看,增加烤肉、煙燻肉的進食量,很可能會增加乳腺癌患癌後的死亡率。無論是健康的女性還是已經患癌的女性,大量食用加工肉類一定程度上都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甚至影響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乳腺癌患者如何正確地看待加工肉呢?這一課,很重要。

一直吃的加工肉,會使乳癌風險增加21%,死亡率增加23%

​如何對待“加工肉”?儘量避免、替代

1避免加工肉

NCCN指南提到,乳腺癌患者應避免加工肉的攝入;WCRF/AICR指南也表示,乳腺癌患者應該少吃加工肉。

2替代飲食

避免加工肉的攝入,但日常飲食中又想要獲得與加工肉同樣美食體驗的患者怎麼辦呢?不妨採用食物替代的方法,將一份加工肉替換成一份白肉,例如禽肉、魚肉或者其他食物。

一直吃的加工肉,會使乳癌風險增加21%,死亡率增加23%

​比方說,平日最愛吃的培根漢堡的中的培根替換成三文魚,將煙燻肉炒西藍花替換成雞胸肉。通過替代飲食的方式,既能保證飲食的美味,又能降低疾病風險,簡直一舉兩得!

3 選擇正確的烹飪方式

如果偶爾食用或者少量食用,也應該選擇健康的烹飪方式。避免選用油炸、燒烤、油煎的方式,建議食用前用水蒸或者煮一下,烹調時添加一些醋,減少亞硝酸的危害。食用時還應多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

其實癌症也並不是很可怕,要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合理有效的康復,帶瘤生存幾年,幾十年都不是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