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概念震盪上揚,政策趨勢向好,應用規模增長可期

燃料電池概念20日盤中震盪上揚,截至發稿,合康新能、雪人股份、康盛股份等漲停,鴻達興業、美錦能源漲幅超8%,騰龍股份、雄韜股份、厚普股份、大洋電機等漲約7%。

據悉,燃料電池成本已經大幅下降,除了物流車和大巴之外,多家企業已經推出燃料電池重卡,這是非常重要的信號;政策方面,兩會期間通常是各種政策出臺的密集期,產業內對於國家層面的政策的呼聲非常強烈,如果政策落實,2020年的產業將會高速成長,龍頭企業利潤也可能有較快增長。

燃料電池汽車具備長續航、低溫行駛、加氫時間短、能量轉換效率高的優勢,同時目前又面臨著成本仍處於較高水平和加氫站較少的限制。民生證券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將呈現多點開花趨勢,燃料電池汽車與鋰電池汽車並軌發展、互為補充,應用於不同領域和地區。

根據目標規劃,到2020年、2025年、2030年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分別達到0.5萬輛、5萬輛、100萬輛,由此測算2020-2025年、2025-2030年國內燃料電池汽車規模複合增速分別為58.5%、82.1%,未來十年具備較高增長空間。

國金證券認為燃料電池製造環節和基礎設施環節同樣重要,同樣值得關注。1、製造環節建議關注美錦能源(膜電極、電堆、燃料電池整車均參股或控股龍頭企業)、雄韜股份(膜電極、電堆、系統完整佈局)、大洋電機(參股巴拉德、系統製造)、雪人股份(空壓機重要生產商)、東方電氣(具備全產業鏈生產能力)、濰柴動力(參股巴拉德、系統及燃料電池整車製造)、道氏技術(膜電極)、騰龍股份(參股新源動力);2、基礎設施環節,建議關注嘉化能源(副產氫提純、運輸、加氫站一體化運營企業)、冰輪環境(液氫設備)、厚普股份(加氫站設備)、濱化股份(副產氫)。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