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必勝:科普新型冠狀病毒的日常防護知識

新年來臨之際,疫情的爆發,註定了2020年,將會是不平凡的一年。

有人說,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之前,每天就是工作、學習到累,當時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像豬一樣,吃了睡,睡了吃。

當這個夢想真的實現了的時候,才發現一切,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美好。

像豬一樣的生活很無趣,很多人不是抱著手機玩,就是躺在床上睡覺,生活節奏完全被打亂,日復一日,等待著被解放。

在這裡感謝一下我們海口的警察、防疫和城管部門,正因為他們盡心盡力的保護著我們海口的市民,才使得我們海口市民能安穩的呆在家中。

當然,我們也不能被這個局部的小勝利衝昏了頭腦,接下來的時間還是要提高警惕和防範意識。

儘量呆在家裡,自我隔離

鍾南山院士告訴我們,當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最好辦法就是主動隔離。

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讓科學家們去研究怎麼擊敗病毒,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聽科學家的話,儘量別出門,自己宅在家,等待解放的那一天。

現在的我們大都是為自己的夢想,選擇離開家人,背井離鄉的去奮鬥。

而無論是去工作還是上學,都失去了很多和家人相處的機會。

這場疫情,不但讓全國人民空前的團結了起來,也讓我們的家庭成員“第一次”有了充裕的時間聚在一起,讓我們“第一次”覺得家庭的可貴,感受到家人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戰疫必勝:科普新型冠狀病毒的日常防護知識

疫情的肆虐,讓我們可以好好陪家人聊聊天,幫父母幹些家務活,在家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廚藝等等,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與人接觸前必須做好保護措施

當然,也有些人為了生計,只能不得已選擇復工,畢竟銀行貸款、花唄、房租,壓在身上,如果不去工作賺錢,根本喘不過氣來。

既然復工是逃不掉了,那隻能盡力的做好一切可能的防護了。

戰疫必勝:科普新型冠狀病毒的日常防護知識

根據目前已公開的病毒情報,人與人之間的傳染主要是通過打噴嚏、說話、咳嗽出的飛沫進入人的口、鼻、眼結膜等手段,也就是說,這些在平時很正常的生理動作都極有可能成為傳染病毒的快車道。

所以,在家遠程辦公是最理想,也是最安全的辦法,當然,如果工作實在是需要進行人與人的近距離接觸,那必須把口罩、護目鏡、手套等防護措施做好,這樣既是保護了自己,也是對別人負責。

儘量避免接觸公共場合的物品

我記得有個專家講過,屎也是可以傳播的,所以,不要以為躲在家裡就萬事大吉了,說不定鄰居的屎就是你的感染源。

不單單是屎,還有病毒攜帶者放的屁,也是可以傳染的,雖然說起來,很噁心,但氣溶膠的威力決計不能小看。

還有,公共場合接觸物品的危險程度絲毫不比飛沫低,甚至就目前而言,更為很可怕,畢竟現在人人都戴口罩了,飛沫很難飛出,但公共場合的物品是沒有保護措施的,我們海口這邊的菜市場,就是因為有兩個人從武漢回來不上報,也不在家待著,出來賣菜,結果咳嗽兩聲,被拉去檢查,然後真的查出感染了病毒!

戰疫必勝:科普新型冠狀病毒的日常防護知識

現在搞得菜市場人心惶惶,我媽跟我說她不敢買菜了。

現在的菜市場,人流量變得更少了,不僅進出都要量體溫,還要戴一次性手套,買菜還要排隊,這種排隊不是一群人站在一起,而是每個人相隔兩三米,一個買完,另一個再走過去買。

每個人都是全副武裝,每個人都是沉默寡言,每個人都井然有序。

這次防疫,其實大媽們做的真的很好,值得我們學習,她們出去自發的戴一次性手套、自帶的朔料袋、自帶的消毒液,比我們這些年輕人強多了,比如我媽,她每天都要我量體溫、消毒,囑咐我戴好口罩跟一次性手套,儘量不要觸東西,實在是要接觸,那就戴好一次性手套,一天下來好幾遍,雖然我當時會覺得很煩,很急躁,但冷靜下來後,感受到的,是媽媽滿滿的愛。

再次感謝海口的防疫工作人員們,正是因為他們這麼努力的維持防疫工作,我們才有新鮮的蔬菜吃,才敢出門。

注意衛生,勤洗雙手

注意衛生,勤洗手,這句話我們從小聽到大,但能做到者,卻寥寥無幾。

戰疫必勝:科普新型冠狀病毒的日常防護知識

很多人都“天真”地認為自己的手很乾淨,但其實人的手上常常攜帶者大量的細菌,而洗手確實可以除去細菌。

之前有專家說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糞口傳播的時候,有網友打趣的說:“不洗手就很可能吃到別人的屎然後感染病毒”。

這句話並不是完全沒根據的,因為有一種東西叫:微量元素

它很小,小到必須要在顯微鏡下,才看到見。

而別人上完廁所擦了屁股,但沒有洗手,然後你和那人接觸之後自己也不洗手就吃東西,那屎的微量元素就通過你的食道,成功的進入到了你的身體。

當然,如果單單只是屎的微量元素還好,就怕那人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攜帶體,所以真的要勤洗雙手,不要覺得自己的手很“乾淨”那只是你的眼睛在矇蔽你。

戰疫必勝:科普新型冠狀病毒的日常防護知識

當然,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消毒水洗手,這樣更安全。

知曉感染後的症狀,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據目前專家所講,感染冠狀病毒後的症狀為:發熱,乏力,乾咳。

戰疫必勝:科普新型冠狀病毒的日常防護知識

感染了病毒後,身體會先低燒,這裡提一下體溫超過37.3℃以上就算低燒了,而這個度數常常是大家不能自知的,所以,最好在家中常備一根溫度計,不貴,就幾塊錢而已。

低燒了之後體溫會持續提高,這個過程還會出現乏力和乾咳的狀況,這是患病初期的臨床表現。

跟感冒差不多,但是你不要小瞧它,也不要把它當成感冒去對待,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說不定你認為的“小感冒”正好就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不要搞經驗主義,這時候的經驗主義可能會害了你。

如果不能及時就醫,就會導致病情的惡化,出現呼吸窘迫,膿毒血癥,凝血功能障礙等狀況,而當肺部都發白感染的時候那就是大問題了。

戰疫必勝:科普新型冠狀病毒的日常防護知識

當然,也不一定會感染病毒,就算感染了,也不用氣餒,治療成功的案例不少,大概率是能治好的,一定要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當然,還要樂觀,如果你每天垂頭喪氣的治療,連自己都放棄了自己,醫生拿什麼拯救你?

當然,除了積極的配合治療之外,更重要的是“坦白”交代自己近期的所有行程以及接觸過的人。

積極接受治療是救自己,而坦白交代是救別人。

這種時候的“保密”不是為了他好,而是害他!真正的為他好就把他供出來。

要知道,為了對抗疫情,醫護人員已經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如果我們還在後面“搗亂”,只會讓他們的犧牲,付之東流。

坦白交代自己的接觸情況,每交代出一個疑似感染者,也許就能多挽救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這不是“出賣”,這是在積德行善。

結語:

面對這場疫情,我們只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保護好自己,然後相信科學,相信國家,相信我們的鐘南山院士。

你難道沒有發現,最近新增的確診的病例已經變得很少了,就連作為疫區的爆發點湖北,也已經逐漸的向好的方向發展了嗎?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場戰疫,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