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開工第一臺手術:樑醫生不畏疫險,挽救“不全癱”患者下半生

1月31日,大年初七。晚上8點,廣東省人民醫院骨科梁昌詳醫生接到一通來自廣西的電話。一位曾經在醫院進修的醫生告知他,當地69歲的馮阿姨,在家中不慎跌倒,出現雙下肢不全癱的症狀,核磁共振行檢查發現頸椎和胸椎均有壓迫。家人推著馮阿姨輾轉當地好幾家醫院,但因醫療條件有限,且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下,手術難度加大,去過的幾家醫院都婉拒了,馮阿姨想到今後要與輪椅為伴,已近絕望。

為避免交叉感染,打好新型肺炎防治戰"役",廣東大部分醫院也在春節期間推遲了常規門診開診,並根據患者病情延後擇期手術。廣東省人民醫院作為廣東省新冠肺炎定點救治單位,防控疫情的任務更是艱鉅。

69歲,能否及時救治,關係到她今後二三十年的生活質量啊!梁醫生聯繫到患者,充分了解患者情況。患者的病情緊急,有明顯的手術指徵。雖然在當前實施手術,有一定的風險,但該患者沒有去過疫情發生地,沒有相關接觸史,沒有相應的症狀,不能因為害怕疫情就不治療病人。同時,醫院的骨科中心脊柱外科團隊和手術室團隊已經經過周密培訓,有能力做好充分的防護工作。他思慮再三,向科主任提出了收治申請,並得到了科主任的支持。

"在疫情防控緊張的大局勢下,我們面對的卻是一個個活生生的面孔。有時我們說一聲不,就會關上一個家庭希望的大門。所以我們不敢輕易說不。"梁醫生回憶起自己的決定,沒有後悔。

第2天, 馮阿姨由廣西轉入脊柱外科。馮阿姨屬於中老年患者,5年前腰椎有過手術史,入院後經全面檢查,腰椎原手術內固定位置良好,胸椎有輕度壓迫,頸椎有較嚴重的壓迫。經過全科會診考慮頸椎壓迫為患者下肢不全癱的主要原因,須儘快解除神經壓迫,越早手術,越有利於神經功能恢復。根據疫情醫院相關要求,對患者及家屬在術前進行新冠肺炎全面排查排除後,同時通知手術室做好各項準備,行頸椎後路椎板成形術。

新年開工第一臺手術:梁醫生不畏疫險,挽救“不全癱”患者下半生

梁昌詳醫生在給患者手術

新年開工第一臺手術:梁醫生不畏疫險,挽救“不全癱”患者下半生

患者頸椎MR片見頸髓明顯受壓

作為個人2020年新年開工的第一臺手術,梁醫生在朋友圈記錄了這次"特殊"的手術。"雖然外面人心慌慌,可是一旦進入手術室後,心情非常平靜,一切按照常規進行。"他寫到,"頸椎嚴重壓迫,手術非常順利,希望手術後能順利恢復。"精湛的技術和流暢的團隊合作,正如梁醫生所期盼的,馮阿姨術後第二天已經可以坐起,自覺下肢的肌力和感覺均有明顯的恢復,馮阿姨和家人鬆了一口氣。

新年開工第一臺手術:梁醫生不畏疫險,挽救“不全癱”患者下半生

出院前一天,王阿姨已經可以自行扶站

術後第四天,切口癒合好,經測評下肢力量已有少許恢復,可以出院回家康復。出院那天,雖然帶著口罩,也沒能遮住馮阿姨眼中濃濃的笑意。

第5天, 節後返程高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逐漸進入攻堅階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近日召開會議指出,要切實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患者患其他病的幾率並沒有因為此次疫情減少,而在醫療資源緊缺、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部分患者看病就診的難度事實上提高了。骨科中心脊柱外科這臺手術,在平時的三甲醫院也許屢見不鮮,但在2020年的這個冬末,卻多了幾分溫暖,多了幾分擔當,做到了醫護與病人的雙贏。

通訊員:郝黎、張藍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