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張冬梅:抗擊“疫”線吐心聲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韋偉 通訊員 王向靈 楊杉

她是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她是一名優秀的市人大代表,她是一個優秀的妻子和母親,她叫張冬梅,沈丘縣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今年的除夕,本是萬家團圓的日子,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張冬梅和丈夫、兒子卻一隔三方。這天,張冬梅在縣人民醫院堅守值班崗位整整24個小時。沒有抱怨,她告訴兒子“特殊時期,媽媽和爸爸不能陪你,我們必須堅守崗位!”

沈丘张冬梅:抗击“疫”线吐心声

張冬梅和團隊疫線宣誓

工作完畢休息前,張冬梅像往常一樣到全國醫生群裡去看看。看到了幾百條聊天記錄及關心武漢疫情,來自她們群熟悉的同學自己的觸目驚心的畫面,無數次的淚目後,讓她從心底發出: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也要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信念,如果需要我,我一定去!當晚,通過第三方,她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捐了500元后,心情特別沉重的睡去。

每天一睜開眼,她就是開始看手機:新增病例,新增疑似,每一條關有新冠肺炎的新聞都不願意放過,是不想放過任何一條好的的信息,希望得到驚喜。2月3日,她聽說可以寫請戰書要求到她們縣醫院感染科,更加堅定了她去一線的信念。“武漢去不了,我們本地的抗疫也是戰場。”她提示自己。沒有半絲猶豫:因為她的老母親、愛人也都是共產黨員,讀大四的兒子是入黨積極分子,他們都已經做出了表率,他們給了她無窮的力量。沒有猶豫,更無徘徊,她毅然決然地報了名。

沈丘张冬梅:抗击“疫”线吐心声

張冬梅(捧著鮮花者)加入抗疫團隊

她雖是一名內分泌科醫生,但是有很多年大內科、呼吸內科的經驗。去年,她代理透析科主任時,真切感受到感控知識突飛猛進,同時她還是市人大代表,應該以優秀代表和一個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黨和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這些都是她想去感染科也該去感染科的理由和內動力。但真正的理由卻不止這些,更重要的理由是:我們的國家正處於危難之際。祖國需要她!黨和人民群眾需要她,感染科需要她!抗擊疫線她來了!

門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在疫線,培訓時她認真學習感控知識,反覆操練,決不能輕敵,把控戰略,研究戰術,且目標戰之能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