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嫉妒心強,積極引導更有效

夕陽淺照,媽媽和天天走在一段五顏六色的鵝卵石路上,我們的影子也被拖得又長又遠。天天突然給媽媽出了一道題:“我每次週末小測試成績都不錯,同桌王超很不高興,甚至還摔書。求王超的心理陰影面積!

此應用題一出,媽媽禁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天天卻一本正經,接下去又給我出了第二道應用題:“王超長得比天天高大,足球也踢得特別好,竟然還有很多女孩是他的粉絲。天天不喜歡上體育課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求天天的心理陰影面積!

媽媽算是明白了,天天和王超這對同桌冤家原來是相互嫉妒呢。他們的嫉妒心有多重,心理陰影面積就有多大,媽媽想聽聽更具體的,你說說看,你在嫉爐他的時候,具體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媽媽鼓勵他說出關於嫉妒的具體事件以及這種負面的情緒感受。

“就拿那天體育課來說吧,女生們看著他踢球就鼓掌,還喊他的名字搞得他跟大明星似的,我們其他的男生好沒面子的……”天天越說越氣憤,我偶爾給他一些回應:“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嫉妒的滋味確實不好受。”最後我來陳述一件事實:“他確實會要帥,因為他的頭腦沒有你發達。”天天一聽就樂了。我們走著走著,轉了一個彎,太陽也落山了,夕陽下那長長的影子也消失了。

其實,嫉妒是一種自然情感,孩子們之間產生嫉妒心是很正常的事情。適度的嫉妒心甚至還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勁頭,成為一種小小動力。但是如果嫉妒心重了點兒,情緒受到嚴重影響,不但不利於彼此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甚至彼此的友誼都難以維持下去。而且如果對孩子的嫉妒心聽之任之,它也會逐漸演變為人格的一部分。又有誰願意跟一個嫉妒成性的人做好朋友呢?那麼如何幫嫉妒心強的孩子減弱嫉妒,交到更多的朋友呢?

孩子嫉妒心強,積極引導更有效

不拿孩子做比較,引導嫉妒心強的孩子“對事不對人”

嫉妒心強的孩子在性格上都是比較要強的。這樣的孩子一般上進心足,遇事不服輸。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如果總是拿他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孩子的嫉妒心就很容易被激發出來,甚至對他人產生敵意。因此,父母要少拿孩子同別人做比較,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誇讚同齡人,這樣都極容易引發孩子的妒意。父母要引導孩子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對事不對人”。就拿小孩子們考試這件事情來說:孩子如果將關注點放在和別人比較分數上就很容易產生嫉妒情緒。如果引導孩子將關注點放在如何做好“考試”這件事上,就能激發學習勁頭,不和別人比較了,自然也就不容易產生嫉妒情緒。這樣的話,和同學、朋友相處起來,也就能讓彼此更舒服,更願意交往。

孩子嫉妒心強,積極引導更有效

傾聽孩子的嫉爐感受,給孩子講講自己如何化嫉妒為力量

當孩子產生嫉妒情緒的時候,父母所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當個乖乖的傾聽者。在一旁認真傾聽孩子的嫉妒感受,一邊聽一邊給出一些感同身受的回應。這樣孩子的嫉妒情緒就能夠得到及時宣洩,不積聚負面情緒也就不容易形成嫉妒型人格。

當孩子宣洩完後,父母可以跟孩子講一講自己是如何化嫉妒為力量的。比如關於升職加薪這件事,自己可能當時是對某位同事挺不滿的,有點小小的嫉妒。但是後來發現人家也有人家的優勢,而自己所能做的不是嫉妒,而是更加努力,多充實自己,讓自己強大起來。孩子在父母的講述中,吸收的是化嫉妒為力量的心智。

孩子嫉妒心強,積極引導更有效

父母也要做出一個樣子來,用自己的行為來化解孩子的妒

孩子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父母很少抱怨同事、朋友,能夠做到豁達大度,不斤斤計較,為人處世有大的格局,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這種積極情緒的影響,學著父母的樣子來塑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