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和田玉“国宝级”神器

我们常常说,和田玉是君子玉,文化玉,也是当之无愧的“国玉”——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我们现代人玩玉比老祖宗们似乎要“自由”了许多,先人们当玉是真真切切的宝贝来供着的,也有许多名堂讲究,比如“首德次符”,“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比如“玉不琢不成器”等。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玉料在古代基本上是被垄断的,为上层阶级贵族阶层所独有,普通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上好的正宗的新疆和田玉。


  在经历几千年的演变与发掘后,和田玉的价值重回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则是新疆和田玉被疯狂开采,玉石数量与品质早已不复从前,也许正因如此,不经雕琢的和田玉原料尤其是大件原料被当做无价之宝来收藏。但对于远古先民而言,玉不琢不成器,他们将玉石视为“神器”,即使雕刻难度非同寻常,也会将它们打造成各式各样的造型作为祭天通地、宣示权力地位与辟邪通灵之用,比如琮,璋,圭,珏,璧,瑗等。


  而我们从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上来讲,只有记录过当下历史人文艺术事件或符号的玉器方可担此重任。俗话说值钱的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一定值钱,即使当代藏家收下大块原料当然最后也是雕刻成器或囤起来待价而沽。


  那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大概有哪些软玉制成的“神器”可堪称为“镇国之宝”呢?


  1、玉神人边璋


9大和田玉“国宝级”神器


  三星堆出土的商朝玉器,多为透闪石质,上刻古代蜀国先人在祭拜天神且天神作出回应赐福大地的画面,国家级文物。


  2、金缕玉衣


9大和田玉“国宝级”神器


  出土于西汉中山靖王墓,和田白玉青玉制成,玉片约2500片,金丝线1100克,玉片排列整齐,对缝严密,表面平整,颜色协调,着实令人惊叹。玉在汉朝是身份与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3、 神人首玉佩


9大和田玉“国宝级”神器


  玉佩出土于三星堆文化遗址,透闪石玉质,有鸡骨白痕迹,打磨抛光精细,形神兼备,为三星堆玉器中的极品。


  4、玉刻诗大盘


9大和田玉“国宝级”神器


  和田青玉材质,此玉盘来路不小,乾隆帝平定新疆叛乱时所获,盘面无雕刻图案,但打磨温润,属新疆玉器杰作,因记录重要历史事件而具重大历史价值。


  5、大禹治水图


9大和田玉“国宝级”神器


  这件玉山也是爱玉成痴的乾隆帝心爱之物,顶级和田山料雕刻而成,此宏伟巨制是“中国玉器史上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玉雕之一”,为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也为镇国之宝。


  6、皇后之玺


9大和田玉“国宝级”神器


  这方玉玺为和田玉料,玉质温润华贵,流光溢彩,几乎没有出现裂纹与沁色现象。古书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专家推测为吕雉之玺,这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皇后印玺,被列为国家级文物。


  7、玉跪式人


9大和田玉“国宝级”神器


  出土于妇好墓,和田青白玉石,玉质细腻温润有沁色浆痕,是妇好墓中最为精美的一件作品,工艺精湛难度大,推测为妇好本人未可知。


  8、玉镂雕活环龙纹挂饰


9大和田玉“国宝级”神器


  曾侯乙墓出土链雕活环挂件,和田白玉质温润内敛,雕刻繁复精美,很难想象在战国时期我们的先祖就能雕刻出如此高难度玉器。这也是目前出土的器形最长、套链最多,工艺纹饰最为复杂精湛的活环链条玉。


  9、 玉琮王


9大和田玉“国宝级”神器


  良渚文化遗址面世的玉器存量规模,雕刻水平是玉器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此件琮器为和田玉质,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最重、最为精美、最具代表性的良渚玉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