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獨撐的歡瑞影視業績虧損、曝財務造假醜聞 李易峰等藝人紛紛出走

楊紫獨撐的歡瑞影視業績虧損、曝財務造假醜聞 李易峰等藝人紛紛出走

手握國內一眾明星資源的影視公司歡瑞世紀上市三年,從最開始的星光璀璨,到流量藝人紛紛出走風波不斷,同時又因連續四年財務造假備受爭議。醜聞之下,是歡瑞世紀不斷虧損的業績和岌岌可危的藝人經紀業務。

財報預告業績虧損 收深交所關注函

1月21日,歡瑞世紀披露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4-6億元,去年同期盈利3.25億元。

根據歡瑞世紀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全年至報告期內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歡瑞世紀營業收入分別為15.67億元、13.28億元、1.3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22億元、3.23億元、1.37億元,呈下滑趨勢。

針對歡瑞世紀披露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深交所於2月2日向公司發出了關注函。要求答覆公司為何在2016年-2018年業績承諾期剛剛結束就出現了業績變臉。2月10日,歡瑞世紀在公告中解釋稱,報告期虧損主要因為影視行業處於規範化調整期,對預計收入和資產進行了審慎評估,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3.3億元,存貨減值準備2.69億元。

四年財務造假被罰452萬 流量明星紛紛出走

天眼查資料顯示,歡瑞世紀公司主營業務為影視劇的製作發行、藝人經紀、遊戲及周邊衍生業務,主要代表作品有《古劍奇譚》《宮鎖心玉》等。實際控股人為歡瑞世紀創始人鍾君豔、陳援夫婦,分別持股8.01%、9.54%。

2019年11月4日,一份來自證監會重慶監管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給這場自2017年7月起立案調查的歡瑞世紀大案畫上句號。根據《處罰決定書》內容顯示,歡瑞影視未能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及2016年半年度的財務數據,導致歡瑞世紀公開披露的重大資產重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及重大遺漏,公司被“重罰”452萬。

據瞭解,在影視行業,一部劇作需要走完拍攝成片、賣出版權、播出劇集三步流程,才能確認收入。而所謂的提前確認收入,意思就是這部劇作還沒有走完整個流程,就提前將資金入賬了;而虛構收回應收款項和少計提壞賬的意思就是明明已經被確定為壞賬的收入,卻不納入賬本。

具體來看,歡瑞世紀的造假其中之一就是虛構營收。在《古劍奇譚》《微時代之戀》《少年四大名捕》等劇的收入結轉中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情況。其中2013年因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營收達6939.62萬元,2014年虛增2789.43萬元。

利潤方面,歡瑞世紀採用的做法是虛構收回應收款項,少計提壞賬準備。這當中還牽涉到楊冪的經紀問題。2015年,歡瑞世紀虛構收回楊冪經紀公司上海軒敘應收賬款850萬元,虛構收回應收款項 2550萬元,造成 2015 年年報少計提壞賬準備425萬元,2016年半年報少計提壞賬準備468萬元。據悉,這筆錢來源是陳媛、鍾君豔夫婦的個人賬戶,其通過將該筆資金多次轉賬偽裝成了楊冪經濟公司支付的佣金。

不僅如此,歡瑞世紀還推遲計提應收款項壞賬準備。2013 年少計提壞賬準備 5.2萬元,2014 年少計提壞賬準備 20.8萬元,2015年少計提壞賬準備234萬元。

此外,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歡瑞影視資金。歡瑞文化及其控制人在2013、2014、2015、2016年分別造成歡瑞影視未披露700萬元、700萬元、3000萬元、3000萬元的關聯交易。

2019年8月1日,據新京報報道稱,重大重組的交易對方如因提供的信息存在虛假陳述,給上市公司或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將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而歡瑞世紀就是在2016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借殼星美聯合上市,因此上述造假行為構成欺詐上市。

據瞭解,歡瑞世紀的核心業務就是主打古裝劇,但近年來受”限古令“影響,其多部古裝劇集遭遇積壓,造成2019年劇集收入驟減,應收賬款壞賬準備3.3億元。因此,經紀業務擔起為歡瑞世紀挑大樑的重任。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歡瑞世紀電視劇及衍生品收入為3375萬元,藝人經紀收入為7546萬元,分別佔總營收的30.9%和69.1%。

歡瑞世紀曾捧出過不少流量明星,但合約到期後均紛紛出走。2015年,楊洋拍完《盜墓筆記》後便宣佈與歡瑞世紀解約。2016年年底,楊冪宣佈其工作室將不再掛靠在歡瑞世紀旗下。隨後,劉愷威工作室等也紛紛與歡瑞世紀解約。2019年3月,李易峰的合約到期後也擁抱了新的經紀公司。2019年6月,為公司上半年貢獻28.7%收入的《盜墓筆記2》作者南派三叔在與歡瑞世紀版權到期後也未續約。

目前來看,歡瑞世紀旗下藝人最為知名的非楊紫莫屬,其擔任了2019年夏天爆款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的女主角。根據2019年半年報披露,歡瑞世紀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第一名為藝人經紀收入,貢獻3519萬元。據推測,此部分收入貢獻來自於楊紫。上述事件無疑給歡瑞世紀釋放了一個危險信號,假設楊紫與歡瑞世紀的合約到期後不再續約,歡瑞世紀的藝人經紀收入將再打折扣。

綜上所述,明星和IP的離去是歡瑞世紀經營業務危機的內因,監管層面的追擊則是其外因。從業務方面來說,歡瑞世紀需要審時度勢,及時調整和規範業務、增加自身造血能力。作為上市公司,歡瑞世紀更應該規範管理、合規經營,遵循證券會制度,本著對投資人和股民負責任的態度,牢牢守住底線。倘若上市公司沒有敬畏,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