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醫廢處理 疫情背後的另一場“硬仗”

近日,我市定點醫院產生的大量涉“疫”醫療廢物,這些用完的輸液管、針頭和紗布等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的醫療廢物是如何處理?我市各定點醫院是如何保障“新冠醫療廢物”在處置過程中不發生次生災害呢?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帶您一探究竟。

超嚴密的包裝

雙層包裝,鵝頸結式封口,醒目的紅色“感染性廢物”字樣,這是此次疫情期間新冠醫療廢物使用的醫廢專用包裝袋。據悉,新冠醫療廢物使用的醫廢專用包裝袋採用分層封扎,在醫療廢物達到包裝袋或者利器盒的3/4時,會進行有效封口,確保封口嚴密。

新冠医废处理 疫情背后的另一场“硬仗”

眾所周知,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醫院發熱門診收治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時和隔離病房中產生的所有醫療廢物處置被稱為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醫療廢物能否安全處置,關係著的這道防線是否穩固。

“如果醫院內部包裝‘新冠醫療廢物’十分嚴密,上車之後造成二次汙染的風險就會降低。”樂清市生態環境分局固廢技術處理中心主任王玉微告訴記者。“新冠醫療廢物”與其他醫療廢物是實行分類、分流管理的,它們不存放在一起,而目前暫時貯存“新冠醫療廢物”的場所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別由專人使用含氯消毒劑噴灑牆壁並用拖把清洗地面進行全面消毒。

儘管操作如此嚴密,轉運人員還是十分謹慎,他們在每次轉運前都會再三檢查包裝袋或者利器盒有無破損,袋子和盒子上的標識、標籤以及封口是否符合標準要求等,避免一切因檢查疏漏而造成的洩漏和擴散。

新冠医废处理 疫情背后的另一场“硬仗”

全封閉的運輸

新冠醫療廢物的轉運、處置過程看似普通,卻隱藏著風險。如果您剛巧在道路上遇到封閉嚴實的醫療廢物轉運車經過,請注意避讓。

我市的“新冠醫療廢物”是由專人、專車運送的。“新冠醫療廢物”的運輸不僅對轉運車輛有技術要求,運輸路線、時間,包括運輸人員都有一套標準的規範要求。“從醫院到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這段路上,一定要保證車廂門鎖閉,中途不允許打開醫療廢物包裝,如果出現突發交通事故,導致‘新冠醫療廢物’大量溢出、散落時,工作人員知道如何應對和及時處理。”王玉微介紹。

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

工作服、隔離衣、防護靴、工作帽、防護口罩和護目鏡,這是醫療廢物收集人員、駕乘人員和處置操作人員的標配裝扮。

鑑於“新冠病毒”特有的飛沫和接觸傳染的特性,如果在收集、轉運或處置的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當,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二次汙染,成為疫病流行的源頭,這將給處置單位的工作人員和市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因此,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處置等環節的工作人員都是全程全副武裝的。

在完成他們所負責的一系列操作後,脫下的工作服、隔離衣和工作帽等放入收集桶內進行消毒處理,洗手,護目鏡用75%酒精擦拭,一次性防護用品則放於收集桶內送至焚燒爐焚燒,完成後再洗一次手,在他們把全身包括頭髮沖洗乾淨後,這一天的工作才算是真正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