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一刀切”,防“疫”不是將日常醫療一關了之

國家衛健委辦公廳日前下發通知,湖北省和武漢市要毫不放鬆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重點保障腎功能衰竭、腫瘤以及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患者的醫療需求,保障孕產婦、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醫療服務,保障必須的急診服務。對於湖北省以外地區,要緊密結合疫情發展形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不得搞一刀切,不能採取停診的方式、將日常醫療服務一關了之。要在科學防控的基礎上,維護合理醫療服務秩序,滿足群眾基本就醫需求。

杜絕“一刀切”,防“疫”不是將日常醫療一關了之

抗“疫”急如星火,但在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不少地方的民眾發現,時下到醫院看其他方面的病症變得困難起來了。網上也時有一些求助帖,多是諸如老人慢性病用藥無法保障、家人要做透析無法去醫院、傷口醫院無法處理自行解決、原本計劃的手術無法做等問題。其狀甚慘,其情可憫。然而,在舉國上下抗“疫”的形勢之下,這樣的聲音很容易沉沒。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其實,類似困局並非堅不可破。抗“疫”固然是當下各地的第一急務,特別是在武漢、在湖北,全力投入到抗“疫”中去,關係重大,容不得半點猶豫。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患者的救治訴求就可以被忽略不計,更不意味著就可以將日常醫療服務一關了之。不客氣地說,這種畸輕畸重、動輒“一刀切”的做法,並不可取。看似“高度重視”,實則手忙腳亂;表面上緊鑼密鼓,骨子裡全無章法。根本上看,這就是對科學的無知和對生命的不負責任。

從醫學科學的規律看,很多疾病的診療並不能停,比如此次國家衛健委提到的腎功能衰竭、腫瘤以及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的疾病,一旦停藥,後果不堪設想。此外,很多群體的常態化醫療訴求也不能停,如孕產婦、兒童、老人等。確保及時滿足這些人群的就醫訴求,不僅僅是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更是維持社會良性運轉的基礎。

社會是一條不停息的河流,我們需要做的是儘可能讓這條河流順暢流動,而不是動輒就按“暫停鍵”。尋醫問藥是民眾日常生活的剛需,一般的頭疼腦熱或許可以湊合,但一些必須要到醫院、請醫生處置的病症,絕不能湊合對付,這也是一個不言自明的常識。一旦停掉了日常醫療服務,就必然會產生連鎖反應,人們的正常生活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杜絕“一刀切”,防“疫”不是將日常醫療一關了之

要明白,防“疫”不是停掉日常醫療服務的理由。一方面,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最吃緊的是呼吸方面的醫護人員,儘管後來很多其他專業的醫生護士都投身其中,但總體而言,其他科室的醫生並非不具備出診的條件。只要有關方面統籌兼顧,合理安排醫護力量,當然可以最大限度滿足民眾的日常就醫需求。另一方面,維持醫院正常醫療秩序,可以安撫人心,穩定社會秩序,本身也屬於抗“疫”的一部分。科學施策、合理配置各種資源,才是科學抗“疫”的路徑。

事實上,自從抗“疫”展開以來,不少地方恪守緩急合度的原則,措施十分到位,客觀上也沒有影響到抗“疫”。上海市明確要求在加強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的同時,統籌全市醫療資源,確保日常醫療服務有序開展;重慶市在全力做好本市新冠肺炎病人的醫療救治的同時,全市8.2萬餘名醫師、10.3萬餘名護士堅守在一線,保障市民的日常醫療服務。

此次國家衛健委嚴令禁止湖北省外各地“一刀切”,令人欣慰。無論如何,疫情防控與日常醫療都很重要,不可將二者對立起來。讓每一個病人都能得到及時救治,讓每一個需要定期治療的病人不至於斷藥,不僅考驗醫護人員的良心,也考驗醫療機構的擔當、地方政府的責任。(任 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