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感染新冠去世,目前已有9位醫護人員殉職

2月18日上午10:30左右,武漢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專家劉智明因新冠肺炎搶救無效,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去世。

2月17日深夜,社交網絡傳出劉智明病危的消息。知情人士說,劉智明1月27日左右開始開始發燒,第二天做肺部CT時,發現雙肺全白,已是重症狀態,他馬上入住武昌醫院的ICU病房。20多天的治療中,情況一度好轉,但2月14日病情突然惡化,緊急轉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到了昨天晚上,病情已處於危機中,瞳孔散大。醫護人員不願意放棄,依舊奮力搶救,上了ECMO,但最終無力迴天。


劉智明是第一位在新冠疫情中去世的在職院長,也是已知的第9位殉職的醫護人員。

2月14日,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截止到2月11日24時,全國共報告醫務人員確診病例1716例,佔到全國確診病例的3.8%,其中湖北省有1502人,武漢1102人。


截至11日,確診感染的醫護人員中,有6人不幸去世,佔全國死亡病例的0.4%。其中包括: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梁武東,1月25日去世;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2月7日凌晨去世;知名移植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林正斌教授,2月10日去世。


在這之後,湖北省鄂州市中醫醫院前院長許德甫於2月13日去世;劉智明的同事、武昌醫院護士柳帆於2月14日去世;劉智明是第9位。


2003年SARS疫情中,醫護人員傷亡嚴重,多家媒體都引用過一個數據:當時中國內地確診病例5327人,醫護人員佔20%左右,死亡349人,醫護人員佔到了三分之一。如今,依然能找到其中33位逝者的名字。


傷亡如此慘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疫情剛開始時,醫護人員在沒有做好足夠防護措施時,就直接面對感染的患者,從而被大量感染。例如北京大學附屬人民醫院,2003年3-4月疫情公開前後一段時間,共93名醫護人員被感染,不得不臨時封院。


17年過去,湖北特別是武漢的醫護人員,再次面對類似的困境。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感染新冠去世,目前已有9位醫護人員殉職


防護不足,劉智明一感染即重症


公開資料顯示,劉智明生於1969年,湖北十堰人,199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擅長顱腦外傷、顱內腫瘤、腦血管病及椎管內病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擅長神經外科疾病手術治療。


劉智明曾在武漢市第三醫院擔任副院長,是第三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學科帶頭人,是武漢神經外科領域最優秀的專家之一。幾年前到武漢武昌醫院擔任院長。


劉智明現為湖北中醫藥大學和江漢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2013年曾被武昌區委區政府授予“武昌英才”榮譽稱號、2014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博士資助”人選、2015年獲武漢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


武昌醫院2014年被原湖北省衛計委評定為三級綜合醫院,現有員工966人。在這次武漢市應對新冠疫情中,是第一批七家定點醫院中的一家。1月21日醫院接到徵用通知,23號左右開始接收病人,開放的500張床位馬上住滿了病人——這也是醫院住院病區的全部床位。全院幾百名醫護人員,從院長到醫生,全部來到抗疫一線,超負荷運轉。

作為最早期被徵用的醫院,都存在防護物資不夠的問題,對新冠肺炎的認識也有限。一位和劉智明熟悉的醫生說,當時宣傳是輕症多,重症少,傳播強度低於SARS,所以在防護措施上,主要啟用二級防護,還未上升到三級。

劉智明就這樣被感染,於1月27號左右開始發燒,由於一開始是重症,治療過程非常麻煩。1月26號,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進駐武昌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多次為劉智明進行會診。


劉智明的病情一度好轉,2月13號中午,他還跟朋友說艱難的20天渡過了,堅信會一天天好起來。但沒想到,僅僅一天後,病情忽然加重,即使用上無創呼吸機,血氧飽和度也降低的很快,只剩插管最後一條路。

一位臨床一線專家認為,插管是危重症病人最後的選擇,而且一旦面臨插管,病情逆轉的可能性就很小。插管需要醫護人員使用比三級防護更高級的負壓防護服,需要上ECMO,武昌醫院的重症監護室不具備這個條件。2月14號,劉智明被緊急轉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由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團隊接管,插管,上了ECMO,但還是搶救無效,於今天上午去世。

他的好友兼多年同事,也是這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定點醫院之一的醫生,談及劉智明,感到非常惋惜和難過,在他印象中,劉智明是非常有能力,很和氣的一個人。在神經外科專業領域是湖北省最強的專家之一,他的離去,對湖北醫療界是一大損失。

醫生為什麼成批量被感染?

2月7日去世的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是較早接觸到新冠肺炎患者並被感染的醫生之一。


2020年1月8日,李文亮接診了一位82歲的女性患者,就診疾病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因為病人當時沒有發熱症狀,他並沒有採取防護措施。第二天,該病人發燒,CT結果顯示為“雙肺磨玻璃樣病變”。


1月10日,李文亮開始咳嗽,11日開始發燒,此後一直生病,直到2月1日確診,幾天後便離開人世。


李文亮所在的武漢中心醫院,是醫護人員感染最嚴重的醫院之一。武漢中心醫院主要有後湖和南京路兩個院區,兩者相距五六公里,其中後湖院區距離華南海鮮市場不到兩公里,較早接觸到了新冠肺炎病例。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該院職工達到新冠肺炎臨床確診標準的已有230多人,其中130人住院,100多人居家隔離,多位科主任與院領導都“中招”。


而最早公佈有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是鍾南山,1月20日他接受採訪時,說武漢有14個醫務工作者被感染。他們是在為一位患者做手術時被感染的,那時患者沒有明顯的呼吸道感染症狀,手術時間是1月7日,和李文亮被感染的時間幾乎同時。


如果說早期醫護人員大量被感染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要防護,那疫情公開之後,則主要是物資不足。


封城之初,恐慌的人們湧到定點醫院,“醫療擠兌”之下,醫院不堪重負,防護物資嚴重不足,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春節假期之初,幾乎整個武漢的醫療圈都在求援。


協和醫生Do先生的微博記錄了當時的狀況:


物資嚴重缺乏的情況下,我們的戰友連續八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甚至有同事穿尿不溼上班,因為身上的防護服可能就是最後一件了,他們不捨得浪費,……

除夕夜,微博裡只有春晚的熱搜,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胡軼主任與大家一起依然戰鬥在一線,但沒有鞋套了,腳上是黃色塑料袋包著的,旁邊那位醫生沒有護目鏡和N95,戴的自己的眼鏡和一般的普通醫用口罩!這都是在一線的戰士,可能馬上就沒有了鎧甲…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感染新冠去世,目前已有9位醫護人員殉職


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的被感染,則有意外的成分。據他自己分析,1月10日晚,他完成了一天的搶救工作,換下防護服、摘下口罩,一位病人的女兒和女婿跑到他面前跪下,黃朝林趕緊把兩個人扶起來,交流過程中,三人均未戴口罩。三天後,這對夫婦確診了新冠肺炎,而黃朝林則於1月22日確診,經過治療,2月4日出院在家隔離。

逝者已矣,但活著的人,還要繼續


2月7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監護治療中心彭志勇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了文章,統計了2020年1月1日至1月28日收治於中南醫院的138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回顧性臨床數據,發現 41%(57例)為院內感染,其中29%(40例)為醫護人員。


2月初,一張視頻會議中的圖片,顯示當時醫護人員感染數超過15人的醫院,已有13家。其中最多的是協和醫院,確診101例,另有疑似160例。而中南醫院的確診數據是50人,相比彭志勇文章統計的時間點,又增加了10人。再看武漢中心醫院的確診和疑似數共115人,而最新的報道與之相比又翻了一倍。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感染新冠去世,目前已有9位醫護人員殉職


就是說,跟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一樣,醫護人員確診和死亡的人數也還在上升中。


面對這樣的局面,武漢的醫生們仍然堅守在一線,全國各地的醫生們也還在不斷奔赴武漢進行支援。


武漢市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蔡毅,2月11日寫了一篇文章悼念因感染新冠肺炎逝世的院區門口小賣部的老闆林軍(音)。他在文中說:“逝者已矣,但活著的人,還要繼續!”


蔡毅帶隊工作12天,管理32張床位、治癒22位、去世3位,收到醫院輪換的通知後,卻繼續加入下一個班次。他說:

我就想站在這裡,站在第一線,沒有為什麼。我覺得,我還可以,我能扛住壓力,儘快盡多的救治更多的人、更多的小人物、更多的武漢市民!


王晨|撰稿

八點健聞微信訂閱號:HealthInsigh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