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九州之同”

2020年,黃曆上的庚子年,本該歡度春節的人們被籠罩在一場來源不明的疫病之下,一時間千門緊閉,萬戶無開。武漢像一座被病魔牢牢控制的“人質”,無法脫身。曾經熱鬧的漢正大街行人寥寥,奔騰千年的長江也失去了往日的喧囂,武大的櫻花即將綻放,可是這個春天再好的春色也註定是寂寞的,病魔肆虐的春天,武漢病倒了。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位於交通要道之上,這個城市“病”倒,意味著一場戰役的打響。從病魔逞兇的那一天開始,全國保衛戰就拉開了序幕。

一、披白衣戰袍,誓破“樓蘭”

武漢疫情爆發之時,第一批衝在前線的,就是“白衣天使”,他們是誰?此刻我們叫他們天使,可是誰能想到,他們的另外一重身份,他們不過是另外一個人的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哪裡有什麼“神”,在病魔肆虐之時,他們就是從天而降的“神靈”,從“死神”手裡救下鮮活的生命。

在生命重於泰山的使命面前, 截止現在已經有154支醫療隊,18700多名白衣戰士臨危受命,匯聚湖北,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作戰,同心“戰”疫。“四大王炸”醫院南湘雅、北協和、東齊魯、西華西傾力而出,就像一位網友評價所說:“把全村最硬的龍鱗都給了你”,東西南北,華夏四方的硬核力量都交給了一線戰場。

截止17日,治癒人數已經達到了八千多人,使命面前責任重於泰山,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依然身先士卒奮戰在第一線,提出杜絕

“人傳人”,加大防控力度實現“早發現、早隔離”,同時針對重症病人實施救治的方法、方針。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三小時,回應說:“沒有問題,我身體蠻好。”醫者仁心,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道路上,國士有雙,戰士無懼。

疫情下的“九州之同”

在這場戰役裡,有多少醫務人員被感染,因為救治無效犧牲在抗“疫”第一線,迄今為止,感染的醫護人員已經有一千多人次,其中倒下了六位抗擊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面對病毒,他們更像是衝鋒在前的戰士,李文亮醫生倒下了,他身後還有未出世的孩子,可是他沒有等到孩子喊自己一聲爸爸就匆匆離去。如果把這比成一場戰鬥,那麼這場“新冠之戰”是一場慘烈的戰役。

在戰役剛剛打響之時,由於醫務人員的防護措施並不到位,所以感染的風險增加了很多,可是這些年輕的戰士並沒有退縮,依然把責任當做使命,無懼病魔的猖獗。

他們也是妻子、母親、兒女,可是在抗擊“新冠病毒”的一線上,他們“鐵肩擔道義”,柔弱的肩膀抗起的是家國情懷,火神山醫院護士吳亞玲的母親突發主動脈夾層破裂,在雲南昆明過世。得知這個消息,吳亞玲淚如雨下。她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悼念去世的母親……稍微平復心情後,吳亞玲繼續投入工作。

在四川廣元醫務人員援鄂的大巴車上,丈夫揮別妻子,喊出最美情話:“趙英明,平安歸來,我包一年的家務。”她們也是一群年輕的姑娘,也有家人,愛人,孩子……,她們依然義無反顧的奔赴前途未卜的一線。姑娘們剪去長髮壯士斷腕,當一頭引以為傲的長髮被剪短之時,她們含笑以對,“我連頭髮都貢獻了,這回輕裝上陣了”。

當我們讚揚他們無畏而前之時,稱呼他們為“白衣天使”之時,誰又能想到他們是誰?知道他們姓誰名誰?他們只是一群普通人而已,想起一句話:“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從死神手裡搶人罷了”。

疫情下的“九州之同”

白衣天使

2020年,2月6號,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凌晨三點,武漢下起了入春的大雨,在大雨紛紛之中,王瑩鶴開著車到醫院門口接妻子汪曉婷,因為怕感染家人,她一直住在賓館不願意回家,她怕感染丈夫也不願意坐丈夫的車,而是自行走路。王瑩鶴每天對於妻子的接送僅僅是在她後面開車護送,用車燈照亮妻子前行的道路。

當一支支醫療隊伍開拔武漢,在武漢會師,打響“武漢保衛戰”的正義槍聲時,華夏人民砥礪前行,以最熱忱的鬥志支持前線。戰士以白衣為袍,壯士斷腕般的豪情出征武漢,揮別之時,君問歸期何時?答曰:疫情不定,未定歸期,不破“樓蘭”誓不回還。

二、武漢封城,被暫停的城市

鍾南山院士曾淚眼婆娑的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2020年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一個九省通衢之地,南來北往多少旅客行商,在春節團圓之時突然封城,這是壯士斷腕也是英雄之嘆。“封一城,護一國”,我們知道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看到昔日繁華的街道突然寂寞冷清,還是讓人忍不住淚目。

也許在平時出行的日子,武漢的土著也曾罵過怎麼這麼堵,在擠不上地鐵的時候,也曾腹誹過這座城市的交通,甚至在商城裡人流如織的時候踩過別人的腳,也許你會想,這座鬧哄哄的城市什麼時候可以按一下“暫停”。可是當這座城市停下來之時,你會發現,原來最美的聲音還是漢正街的熱鬧,長江大橋的喧囂。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武漢被按下了城市的“暫停鍵”,已經離開的人離開了,可是堅守陣地的武漢人還留在這裡,可以想象他們的孤獨與無助。

疫情下的“九州之同”

疫情下的武漢

但是你以為武漢就被打敗了嗎?你以為武漢就成為了孤城了嗎?不是的,堅守武漢的人民更加堅強,你看到的是,農民騎行40公里為醫療隊送菜,父子兩代醫生隔著玻璃互相加油打氣,企業加緊生產馳援醫院,醫護人員日夜加班席地而眠,更不用提各地物質運往武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武漢封城,但是這並不是一座孤島,武漢,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是無數普通人和你們在一起。

武漢這座城市的疫情依然比其他地方嚴重,當地的人民依然承受著更大的壓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短缺,醫療上的不足,我想,精神上的壓力更加殘酷,武漢人民一樣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做著貢獻。

武漢封城,壯士斷腕,把疫情阻止在一城之內,不讓病情蔓延出去,這是武漢這座城市的犧牲,更是武漢精神的體現,他們在和死神賽跑、博弈。正因為有了武漢“封一城,護全國”的壯舉,疫情才沒有大面積的擴散,武漢也正用微薄的力量託舉著整個城市。

就像汶川地震一般,在災難面前,整個四川其實都沒有逃過,武漢作為此次事件的中心,周邊城市也被輻射到了,所以整個湖北都正在承受這場傷痛。 當城市被按下“暫停”之時,武漢人民,湖北人民,全國人民,甚至我們的鄰國都在為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每一個人都是戰士,一位自己感染了皰疹病毒的醫生依然奮戰在最前線,他說:“輕傷不下火線,新冠病毒沒有幹倒我,更不能被簡單的皰疹病毒打倒。”短短的幾句話,並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是一個武漢醫生的倔強與勇敢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我們喊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口號之時,不要忘記了在武漢還有這樣一群人在一線奮鬥著,他們直面病毒,直面死亡,直面孤獨與悲傷。雷神山、火神山工地上忙碌的身影,口罩生產線上一站一天的生產工人,給醫院送餐的外賣小哥,千里迢迢送菜到城市的菜農,是這座城市的微末之光點亮了人心,更點燃了希望。

三、口罩下的愛情

災情來臨之時,我們也有恐懼,慌亂,但是各地匯聚的愛心緊急馳援武漢,讓人心溫暖安寧,在這些愛彙集而成的海洋裡,人們感受到純真和永恆。

金錢、地位、名利在此刻都沒有一句“加油!”來得實在和純粹。在黑暗來臨之時,愛人、親人的鼓勵猶如一束陽光穿透帷幕,深深的在人們內心形成一道硬膜,感動著別人,也溫暖著自己。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普通人的愛情沒有山盟海誓,只有風雨同舟,在你最需要我的時候,我沒有走開,就在你的身旁,這或者就是愛情最好的註解。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在送別妻子援鄂的大巴車旁,丈夫淚目,喊出了最美情話,“趙英明,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一句再平常不過的話語,是家人濃濃的牽掛,但是祖國需要,他們把兒女私情暫時放於一邊,與危難之處方顯英雄本色。有一種愛情是,你儘管走吧,去完成你的使命,我在後方為你點亮光明。

疫情下的“九州之同”

廣元最美情話女主趙英明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護士陳穎,在一線奮戰了十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男朋友,可是他們不能擁抱,不能親吻,他們只能隔著玻璃表示愛著對方,一個隔空熱吻,表達了多少牽掛,多少擔憂。雖然兩個熱戀的人被隔離於玻璃之外,口罩之外,但是他們的感情在這時方顯出珍貴。危急時刻,他們放棄小家之情,在大義面前有英雄般的情懷。他們相約在疫情結束之後,立刻走入婚姻殿堂。

一次離別,才知道愛有多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再也不是一句口號,是出征時的執著,是情懷下的家國之愛。

天下之理,夫者倡,婦者隨。”可是這一次,是丈夫隨了妻子的意願。四川第六批援鄂人員隨湖北出征,醫生陳善萍為了工作剃掉一頭秀髮,丈夫鄒川怕妻子不適應,自己也跟著剃掉了頭髮。愛你不需要甜言蜜語,只要和你心意相同,就是最好的山盟海誓。

丈夫鄒川與妻子陳善萍同為醫生,在值完班後,知道妻子臨危受命馳援前線,什麼也沒有說,默默的幫助她收拾好物品,看到妻子的一頭濃黑秀髮,說不如剪了吧,陳善萍想到去湖北支援肯定很忙,洗頭不易,而且還容易沾染病菌,但是擔心自己剃掉頭髮太扎眼,還是很猶豫,於是對鄒川說,“你剃掉我就剃”。鄒川拿起嬰兒剃刀把自己的頭髮剃光,這時,“夫唱婦隨”的人間佳話就此誕生。沒有豪言壯語的表白,只有與子結髮,同剃光頭的行動。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一襲白衣做戰袍,少了風花雪月的浪漫,口罩與消毒水同在,雖然沒有了玫瑰花,沒有了白婚紗,陳政博與辛奇遙的愛情卻跨越了兩座城市,雖然婚禮不能如期舉行,但是一場視頻婚禮完成了所有的典禮,所有的程序,在國家危難之時,這對平凡的小夫妻捨棄了人生最重要的婚禮,義無反顧奔赴戰場。

簡單的視頻婚禮後,小夫妻各種回到崗位,雖然困難重重,前路艱難險阻,可陳政博說,可以與心愛的人攜手並肩,共同阻擊疫情,心裡是暖的。等到春暖花開,人間無“疫”,再還給她一場浪漫的婚禮。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曹偉偉與陳國民,相識於校園,從校服到婚紗,相守相知攜手共進。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洶洶來襲,2020年1月27日,集團下發了醫護人員支援武漢的徵集令,曹偉偉毫不猶豫的簽下“軍令狀”,緊急馳援武漢。陳國民說,去吧,家裡有我,一句樸實的“家裡有我”,使得曹偉偉踏實了很多。

可是這一去不知歸期幾何,一月二十八日,曹偉偉隨醫療隊出征武漢,從此夫妻倆堅守各自的陣地,何以解相思,唯有電話與視頻,互相通報各自的情況。

疫情下的“九州之同”

疫情下的白衣勇士

在這場洶湧的疫情面前,這樣的醫護人員有千千萬萬,口罩下的愛情被隔離起來,但是變達愛的方式卻變得實在又溫暖,或許是一句“無恙”,或許是一句“加油”,又或許是一個隔著玻璃的親吻,此時多少言語都比不上互相凝望的眼神,以及希望你平安的願望。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再多的山盟海誓都比不過此時溫暖的語言。並肩作戰的情侶,隔著玻璃的守望,一個虛空的擁抱,一句溫暖的鼓勵,都是口罩下的愛情,帶給我們的震撼與感動。

四、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疫情爆發以來,各地人民紛紛馳援武漢,東北老大哥無愧共和國長子,遼寧方大集團為湖北捐助兩億人民幣後,又為武漢捐贈防護服兩萬套,所捐贈物質連夜發往武漢。飛鶴集團、哈藥集團、鞍鋼集團、一汽集團等等,無數的東北老鐵在行動,東北老大哥在捐助湖北人民這件事上,沒有含糊。東北人這次無愧老大哥的名頭,無愧共和國長子的名頭,用一句網絡名詞,老鐵沒毛病。

川軍不負國,在這次“武漢保衛戰”中,川人依然履行了這個責任,戰時川軍出川,身披死字旗,傷時擦血,死時裹屍。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怎麼能少得了川軍的身影。在武漢疫情爆發開始,四川醫療隊先後派出八支精銳之師奔赴武漢,把最硬的龍鱗獻給了湖北。

四川最強網紅“李子柒”為武漢捐助物質數萬件,四川小龍坎火鍋為武漢送去八十萬物質,海底撈為武漢人民帶去了價值五百萬的物質與錢款,連譚鴨血、賢合莊等等微小餐飲公司都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五糧液、郎酒、劍南春、瀘州老窖等等公司也從來不拖後腿,四川的民間組織也自發組織捐款,華夏民族眾志成城,馳援武漢,在這場全國戰役裡,川人從不負國。

山東壽光向武漢捐贈四批蔬菜,共計1120噸,2月15日《大眾日報》報道稱,山東省從社會募捐款物中,捐贈武漢市1億元,用於防疫醫療物資和設備的購置;在前期捐贈黃岡市3200萬元,用於支援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再向黃岡市捐贈1億元,用於黃岡援助地區防疫醫療物資和設備的購置。

1月26日,長沙高新區企業聖湘生物向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贈了全自動核酸提取儀、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配套耗材等價值超過1000萬元的應急物資,支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

在這場戰役裡,傾國之力量,保衛武漢,國人團結一致,“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武漢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中華民族的千千萬萬同胞都在你的身後,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超級英雄,都是血肉之軀的普通人,但是當災難來臨之時,普通人化身為大義之“神”,用微弱的螢光變成愛的“火海”,彙集武漢,照亮華夏。

四、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這句文案出自《東征傳繪卷》中記載的一句話"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其袈裟緣上繡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由此開啟鑑真東渡、中日友好往來的一段佳話。

在華夏國經歷病痛災難之時,鄰國日本送來了物質,“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雖然日本與中國曾經有過一段不美好的記憶,但是在災難發生之時,他們的援助之情,我們也深深記得,華夏民族寬厚大義,不會忘記此番相助。

疫情下的“九州之同”

日本捐贈的物質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寒冷的冬天總會過去,疫情總會消失,春天總會來臨,此情不會忘記,願一切困難煙消雲散,待得春暖花開,共話詩詞與茶香。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華夏民族從遠古至今,從未懼怕過災難,黑格爾曾經說過:“一個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會有希望。”可是此時,華夏民族的每一個人都在砥礪前行,在風雨中攜手共進,身處危難依然仰望天空,無所畏懼,這是一群人的信念,也是一個民族的精神。“九州之同”,民心所聚,向白晝出發,走出黑暗,願我們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