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寫字樓「疫後市場」5大預測

北京寫字樓「疫後市場」5大預測

撰文 | 優秀

來源 | 選址960

本文1388字,閱讀約需3分鐘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波及各個行業,大部分人們乖乖宅在家裡,開啟無接觸式生活與社交,例如線上買菜、居家辦公、雲聚會。由此造成旅遊、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一派荒涼,而電商、在線教育、網絡遊戲等行業卻是一番熱鬧景象。

各行業的高光與低谷,直接反映在辦公面積的擴張或縮減上。疫情對北京寫字樓市場可能產生哪些影響和趨勢?

1、租金下調

據《財經》報道,北京CBD地區寫字樓租金有所下調,建外SOHO每平方米日租金下降了1-2元,平均為6.5元/平方米,金地中心日租金由之前的兩位數降至個位數,日租金約為7-8元/平方米,同時部分寫字樓免租期可增加至4個月以上。

受疫情影響,人們外出活動受限,意味著寫字樓線下招商渠道被關閉,儘管有的招商人員轉戰線上,但效果如何有待商榷。

戴德梁行中國區企業服務部董事總經理魏超英表示:「當前企業對置換、擴張辦公物業較為審慎,甚至當營收受到影響時削減高昂的寫字樓租賃成本成為重要選擇。中小型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短期財務流動性風險,或對辦公租賃市場造成影響,這些無疑將減少或延遲寫字樓新增需求。」


2、供應放緩

從供應層面看,受疫情影響,投資減緩、施工週期延長,暫時緩解了寫字樓供應壓力。

「年初預計今年北京寫字樓市場的新增量約在190萬平方米,但受到疫情的影響,最終的實際入市量,有可能只在120萬方-100萬方的水平。」戴德梁行北中國區研究部主管魏東表示。


3、空置率拉昇

高力國際此前對全國一線及重點城市寫字樓業主進行調研,對於新冠肺炎,一線城市寫字樓市場半數業主認為租金持平,近四成感到租金下行壓力;超六成業主預計空置率將持續推升,24%的業主認為空置率將與去年持平。


北京寫字樓「疫後市場」5大預測

這反映出,北京寫字樓市場進一步承壓,預計空置率繼續推升,租金面臨下行壓力。事實上,造成如此走勢的主要原因,並非疫情,仍是供過於求的市場環境。

2019年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出現現象級變化,新增供應超百萬方,淨吸納量為39.9萬方,空置率超過10%,觸及十年來高點,與此同時,租金出現十年來最大降幅。高力國際預計,本輪供應高峰將在今年底基本結束,受此影響,空置率將在今年觸及最高值後逐步回落。


4、租戶更具韌性

從具體行業來看,受本次疫情的影響,醫藥與醫療設備、線上遊戲、遠程教育等互聯網行業將快速發展,從而引發其擴租或新租的辦公租賃需求;而零售、貿易、酒店、娛樂等行業收到較大的衝擊,租賃活動或將收縮;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業及金融業受到的直接影響則比較小,也將會成為寫字樓市場爭取續租、擴租的重要對象。

2019年北京甲寫市場新租需求最旺盛的行業分別為:金融業、TMT和專業服務業。可見,當前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租戶更具韌性。


5、物業投資好時機

疫情似乎並未給北京大宗交易市場帶來陰霾,外資繼續關注北京市場。近日,位於北京長安街旁的LG雙子座大廈以1.3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0.46億元售予新加坡公司。

外資是北京市場最為活躍的買家。世邦魏理仕統計顯示,2019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場成交866億元,創下全國第一的交易紀錄。其中,外資投資額為271億元,佔比為31%。

世邦魏理仕認為,短期內,不必要的會議和差旅等商務活動的削減將導致投資活動放緩。不過,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和利率下調的概率有所上升,這將對資產價格提供一定支撐。

受疫情影響,槓桿率過高的開發商可能面臨現金流方面的挑戰,2020年仍將是大宗物業投資的好時機。


北京寫字樓「疫後市場」5大預測


北京寫字樓「疫後市場」5大預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