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病毒的蛛絲馬跡,這群“影像人”誓與疫情抗戰到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吳婧 陳好

寻找病毒的蛛丝马迹,这群“影像人”誓与疫情抗战到底

尋找病毒的蛛絲馬跡

築起患者與病毒之間的長城

影像檢查,特別是X線平片和CT檢查,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診斷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浙江醫院放射科的全體工作人員,他們不在發熱門診,也不在隔離病房,卻用另外一種方式出現在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線。他們全力以赴24小時隨時待命,夜以繼日,與時間賽跑,舍小家顧大家,積極配合臨床科室,做好發熱門診和感染科病人的檢查,全力投入到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築起一道道守護人民健康的防護線,展現出崇高的使命擔當和職業精神。

浙江醫院放射科主任張建軍主任醫師從疫情爆發開始就一直沒有停歇過,他一方面積極排兵佈陣,盡最大能力滿足疫情篩查、預防交叉感染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作為浙江醫院醫技三支部的支部書記,張建軍充分發揮了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哪裡有艱險,哪裡就有共產黨員,他帶領整個醫技三支部,誓與病毒鬥爭到底。在急性傳染病疫情發生時,黨員幹部積極響應黨和政府決策部署,響應醫院號召,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堅實的戰鬥堡壘,醫技三支部,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戰鬥堡壘的含義。

面對此次疫情,放射科的技師們最為辛苦。他們同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並肩戰鬥,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影像診斷排查。他們與患者近距離接觸,精準擺位、投照、掃描,遇到體弱的患者上前攙扶,遇到臥床的患者協助搬動,但是他們卻從不抱怨,毫不退縮。

為能夠安全高效的進行影像檢查,張建軍和放射科三位副主任馮越主任醫師、吳偉峰副主任技師、牟彩雲副主任技師、副護士長郭東美主管護師反覆強調各項工作的具體流程,並在實地認真考察,現場佈置包括髮熱門診、隔離病房的聯網和設備放置位置等,並組織了相關演練,制定了應急預案。

寻找病毒的蛛丝马迹,这群“影像人”誓与疫情抗战到底

醫學工程部作為醫療設備和耗材供應和保障部門,積極配合放射科,在設備維護上給予了大力支持,24小時隨時響應,保障了放射科一線工作的有序進行,醫學工程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汪佶,副主任黃磊帶領醫學工程部緊急儲備防護用品,並且與各科室聯動配合,做好兩院區臨時病房、發熱門診、急診科、門診部和保衛科相關設備的調配,以及防護用品的緊急備貨和發放。按照醫院的部署,需要將靈隠院區放射科的一臺移動DR調配至三墩院區,汪佶立即聯繫相關部門,安排兩院區的工程師相互接力,很快地將該移動DR穩妥地轉運到三墩院區,同時聯繫廠家更換了電池,使其可以用於三墩院區發熱門診患者的拍片檢查,在這樣的特殊時刻,保障放射科順利、安全開展抗擊疫情的工作。

1月25日(年初一)汪佶緊急馳援武漢。醫學工程部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各方調集、訂購防護物資,耗材庫房人員以及工程師們一方面做好新到防護用品的收貨和入庫,另一方面有條不紊地做好這些物品的出庫和發放,為抗疫一線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寻找病毒的蛛丝马迹,这群“影像人”誓与疫情抗战到底

放射科那些抗“疫”英雄

寻找病毒的蛛丝马迹,这群“影像人”誓与疫情抗战到底寻找病毒的蛛丝马迹,这群“影像人”誓与疫情抗战到底
寻找病毒的蛛丝马迹,这群“影像人”誓与疫情抗战到底寻找病毒的蛛丝马迹,这群“影像人”誓与疫情抗战到底
寻找病毒的蛛丝马迹,这群“影像人”誓与疫情抗战到底

還有郭東美,總是忙前忙後,口罩、帽子、防護服、隔離衣、手套等,要為全科室80幾號人準備好防護物資,還得時時檢查,時時上報。“你體溫測了嗎?”每天的問候也總在耳邊響起。

寻找病毒的蛛丝马迹,这群“影像人”誓与疫情抗战到底

這是一群充滿著力量的“放射人”,面對專業,精益求精;面對病毒,嚴控死守;面對同事,仁愛互助,正是有著這樣的精神,他們才能在兇惡的病毒面前,用自己的肩膀扛起醫學影像這道防線,為臨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這場抗“疫”戰爭中,張建軍說,他聽得最多的話是:“我們不上誰上?”“讓我去!”“我可以!”……確實,我們不直面危險,那麼面對危險的就是我們的家人,就是億萬個同胞的家人。面對疫情,齊心才有力量,團結給我們勇氣。

齊心協力抗疫情,白衣勝雪奮新春,惟願天下,疫魔退散,平世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