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機而動!疫情結束後的四類經濟反彈

疫情之下,“宅“成為主要的生活方式。O2O、新零售、超市、生活必需品、口罩、遊戲等關乎民眾健康、生計、家庭娛樂等經濟行業大幅增長,但疫情更導致了顯著的逆勢消費現象,尤其對實體經濟、電影、旅遊、廣告營銷等行業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伺機而動!疫情結束後的四類經濟反彈

隨著疫情防治工作的有效進展,有理由相信這場疫情即將迎來拐點(疫情人數顯著減少或有療效的藥物出現),消費經濟也將在抑制作用下快速恢復到正常水平。但在完全恢復前,是否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經濟現象,一些行業經濟或消費行為甚至會產生反彈增長的現象?

疫情之後的四個消費增長緯度

整體來說,疫情結束後消費行為會在短期內爆發,之後再回落到正常水平。其中一些行業或消費行為偏好將迎來特殊時期的顯著增長,並主要可分為四大類。


伺機而動!疫情結束後的四類經濟反彈


1.行業緯度:快速增長類

但凡抑制過後必將反彈。消費者普遍經歷了一段神經緊繃的經歷,疫情結束後將需要有一個心理重整過程,尤其是被抑制的日常消費類別,往往會產生一些“報復性”的消費來釋放負面的情緒,出於這個原因,也必然有一些行業或消費行為的增長。

首當其衝的就是線下實體經濟。當疫情得到有效緩解,禁錮在家多日的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渴望走出家門,消費者更能體會到線下消費的快感,逛街聚餐的樂趣。因此,疫情結束後的一定時間內,大部分消費者都會更加樂意到線下消費,伴隨而來的就是服務行業、餐飲行業、百貨零售行業的快速增長。

伺機而動!疫情結束後的四類經濟反彈

其次就是旅遊行業。旅遊作為越來越日常的一種生活方式,在疫情期間基本暫停。根據攜程此前發佈的《2020春節「中國人旅遊過年」預測報告》顯示,春節或將有4.5億人次出遊。疫情蔓延之後便是潮水般退訂,退改春節訂單達到數百萬。疫情結束以後,在家裡宅膩了的消費者,必然會加倍釋放旅遊需求迎來一波出遊熱。

再之就是電影行業。春節檔作為電影院線的年終銷售大季,也在疫情中基本凍結。全國影院幾乎全部停業,這也直接導致了春節檔票房的嚴重縮水。原本春節檔可謂神仙打架,《唐人街探案3》、《奪冠》、《姜子牙》、《熊出沒》等七部賀歲大片卻也紛紛延後上映時間。雖然也有一些特殊性形式來另闢蹊徑,如被字節跳動收購的《囧媽》,但這對民眾的觀影期待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當疫情褪去,電影行業必然將迎來快速增長。

2.時間緯度:特定增長類

疫情結束後的消費現象,還將出現

一些特殊品類的短期增長,這些特殊品類主要可以通過時間維度去思考,例如一些品類有顯著的淡旺季、季節性,對於疫情結束後的3-6個月,也可能會迎來顯著增長。

伺機而動!疫情結束後的四類經濟反彈

例如此次疫情爆發在春節之間,基本走親訪友都暫停了。但當疫情結束後的一段時間中,恰巧迎來某個節假日,一定會出現較頻繁的拜訪送禮行為,屆時節日相關的禮盒、套裝就更容易成為企業的增長點。對於服飾來說也是如此,如果疫情在6月、7月份徹底結束,那麼消費者在此階段消費力復甦反彈,夏季服飾必將也迎來快速增長。


伺機而動!疫情結束後的四類經濟反彈

這對各行各業的啟示是,先判斷自己所處行業的淡旺季、季節特殊性,通過未雨綢繆,藉助營銷內容、產品創新等方式來滿足疫情結束後消費力增長的需求。

3.消費意識緯度:持續增長類

這次疫情來勢洶洶,是繼2003年非典以後的又一次全民加入防控的疫情,

尤為重要的是,這也是移動社交網絡普及後的首次大規模疫情爆發。在信息高速傳播的媒體環境下,“新冠”無異於對全民進行了一次深層次的健康教育,大眾的健康消費意識將在疫情結束後得到一次跨越式的提升。這相比大多數由於緊張情緒釋放造成的消費上漲,健康方面的消費將可能持續增長。

伺機而動!疫情結束後的四類經濟反彈

例如疫情帶給了更多用戶關於呼吸方面、身體細菌方面的健康教育,將產生持續的生活習慣變化,消費者對飲食健康的要求更高,在日常起居中更加習慣常洗手,這就可能會對肥皂、洗手液、消毒液的消費產生持續的刺激。對於外出口罩、室內空氣消毒這類呼吸道防衛品類,都將產生很強的消費意識,從過去的不重視不使用成為家庭居住或出行的必備品。對企業來說,符合健康的生活觀念、飲食需求的品類,都將獲得持續增長的潛力。

4.情感緯度:營銷增長類

這次疫情爆發的同時,社交網絡也讓很多患病同胞的聲音被釋放、被看到,人類與生俱來的同理心與悲憫情愫,被快速捲入到一個又一個不幸的現實傷痛中。傷其所傷、痛其所痛,經此一劫,消費者內心普遍會烙上比較難忘的傷痛記憶。

伺機而動!疫情結束後的四類經濟反彈

在痛的前提之下,精神撫慰性的內容就一定會成為災後的心理需求。疫情結束後,大眾對營銷內容的偏好也將改變,情感彌補性的內容更容易贏得認可。這對企業是的啟示是,未來在傳播中關於訴求人性、安全、健康、親情等概念內容一定會更受消費者認可。


伺機而動!疫情結束後的四類經濟反彈


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這次疫情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失,但根據行業、時間、情感、消費意識等緯度的判斷,籌謀並把握好疫情結束後的短暫紅利期,將成為彌補損失甚至實現品牌增長的一個重要機會。

Empower Creativit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