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青年先鋒丨“硬核”夫妻檔 戰“疫”最前線

戰“疫”青年先鋒丨“硬核”夫妻檔 戰“疫”最前線

鹿城疾控傳防科池海潮(右) 鹿城疾控慢病科張沛綺(左)

2020年,對於剛新婚的她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的春節原本應該是她第一次去海潮家過年,全家人其樂融融。但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兩名鹿城疾控中心的青年業務骨幹,即將奔赴一場硬仗。

夫妻齊上陣,攜手奮戰

海潮是傳染病防制科機動隊,沛綺在第二流調小組,2月8日晚,二人又緊急出動了。兩個年輕人穿著防護服在隔離病房呆了足足1個半小時了,護目鏡已經蒙上了一層白霧。他們苦口婆心地和病人講述排查密切接觸者和溯源的重要意義,結合公安技偵的行蹤,幫助病人回憶每一天的行蹤,去了哪裡、怎麼去的、怎麼回的、接觸的有誰。

“您得到這個病是具有傳染性的,現在你是確診病人,說明您發病前後都可能把病毒感染給別人,你一定要仔細回憶這段時間都接觸了誰,他們都有可能被你感染。你想的越仔細,我們找到的人越多,就越多的人被保護起來,可以避免病毒再不斷地傳播給更多人”沛綺總是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和患者講述他們協助調查的意義。

戰“疫”青年先鋒丨“硬核”夫妻檔 戰“疫”最前線

舍小家為大家

完成流調工作回到單位也已經晚上九點了。沛綺在903辦公室撰寫初步報告,而在走廊的盡頭的908辦公室,燈火通明的傳防科,海潮在審核一整天的流行病學報告。兩人的距離不過20米。

新房的“囍”字還貼著,家裡的大床卻空置了許久,婆婆早前送來的蔬菜在冰箱裡也一直沒來得及煮。晚上加班忙到十一、二點是常態,累了就在倉庫打個地鋪,餓了就在單位裡吃碗泡麵,這些都可以湊合,但他們面對密接數據、流調報告絕不含糊。

戰“疫”青年先鋒丨“硬核”夫妻檔 戰“疫”最前線

簡單的地鋪


戰“疫”青年先鋒丨“硬核”夫妻檔 戰“疫”最前線

詳細的患者每日行程圖

凌晨2點,終於審核完前一天的流行病學報告,海潮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微信和沛綺道了晚安。傳染病防制科,是本次疫情防控的前鋒科室,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彙總、部門協調等等任務重,時間緊迫。而海潮勇擔責任,抗住壓力,在這場戰役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端掉了好幾個傳染“毒窩”。沛綺雖心疼自己的丈夫,但他們都清楚:這場戰“疫”疾控人一定得、必須得衝在前方。面對不容樂觀的防控形勢,不斷上升的確診病例數,在維持小家庭和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危之間,他們必須做出平衡。

戰“疫”青年先鋒丨“硬核”夫妻檔 戰“疫”最前線

中心醫院半隔離區,沛綺和海潮在互相穿戴隔離衣

“我和海潮只有一輛車,遇上市內交通停擺,經常是我等他到十一二點或者他等我,再後來就變成了我一個人回家,所以我們倆只有趁中飯的機會才能聊上幾句。”沛綺說。

其實,不管是沛綺從海潮那兒,還是海潮在沛綺那兒,彼此獲得最多的信息,還是與防控工作有關。兩個人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既是夫妻,也是志同道合的戰友。

戰“疫”青年先鋒丨“硬核”夫妻檔 戰“疫”最前線

“夫妻檔”相互打氣


戰“疫”青年先鋒丨“硬核”夫妻檔 戰“疫”最前線

脫下防護服的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