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祕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在保定幾乎每一條衚衕都有一段歷史,都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這些衚衕彷彿在訴說著保定的歷史風情。保定衚衕之名豐富多彩,既質樸又形象,還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隨著歲月的流逝,一些衚衕漸漸被人們淡忘,甚至早已無處尋跡。

陽光正好,帶著家人或朋友,沿著歷史的腳步走走保定的那些老地方,邂逅一段光陰的故事。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琅瑚街

優雅之名來於狼虎

位置:傳統的琅瑚街位於城隍廟前以東直至北大街二道口,與現在稍有不同。

由來:該街曾建有土地廟,廟門兩側立有左狼右虎的門墩,取狼虎諧音而得名。

現狀:琅瑚街80號院(原樊氏祠堂)、北大街55號院均在此街。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菊衚衕

品味老保定之地

位置:菊衚衕地處南大街中段西側,蓮池後部,西連省府前街。

由來:此巷因清代開設標局南局而得名“局衚衕”,民國初年改為菊衚衕,延用至今。

現狀:菊衚衕片區是保存老保定小衚衕、四合院原貌最好的一片,且其中有多處古民居有豐富的歷史內涵,您不妨去看看走走。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平嘉衚衕

功臣的記憶

位置:平嘉衚衕位於古城東北部,夾在北大街和中華路之間。

由來:原名平家衚衕,後改為平嘉衚衕。

相關故事:據傳,明代燕王朱棣起兵“靖難”,蒙古族兩兄弟不言不花、不忽爾隨軍征戰功勳顯赫,燕王即位後賜其姓平,兩人分別在前後街置辦房產,故稱平家衚衕,以南北區分為前、後平家衚衕。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帥府衚衕

曾經的榮光帥府 

位置:帥府衚衕正對唐家衚衕,現在是便民市場。

由來:此街因元代都元帥張柔將他的都元帥府建在此地而得名。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稅務角

民生重地 風光不再

由來:過去東西大街和南大街三條街道分界處成斜向折轉互交的街形,形成四個街角,元、明、清三代均在此設立稅務司,因此得名稅務角。

現狀:如今稅務角仍是市內交通要道,但由於稅務局早已搬離此處,現在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路口而已。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城隍廟街

“城市之神”不見蹤跡

位置:城隍廟街南起西大街,北至市府後街。

由來:因街北端建有城隍廟而得名。

現狀:該街是古城最早的繁華街區,它的繁華源於對城隍神的崇拜,現在城隍廟街街形依舊,但街邊的建築與城隍廟再無關聯,如今早已輝煌不再,不禁令人唏噓。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紫河套

排水溝上的變遷

位置:紫河套是一條地處城隍廟街和原楊淑衚衕之間的一條不規整小巷。

由來:此巷原是蓮池經北水門入護城河的排水溝,因溝水呈紫黑色而得名。

相關故事:光緒年間紫河套被填平闢為古舊市場。紫河套住戶家境貧寒者居多,鄰居之間相處和睦,人們還組成“大了”幫,遇到紅白事始終義務幫忙,他們還組織一些愛好文藝表演的人自娛自樂,久而久之演變成了古城著名的四大花會之一。

現狀:現在紫河套周邊已建起紫河套小區,原來的主巷被規劃至小區內。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興華路

時代變遷的體現

位置:興華路地處古城南半城,傳統的興華路東起南大街,西至唐家衚衕。

由來:此街曾駐有清苑縣衙署,以縣衙為界,西段名西縣街,東段稱東縣街,民國時期縣衙遷走,全路改稱舊縣街,抗戰勝利後改名民族路,新中國建立後改為興華路。

現狀:現在興華路仍有許多古民居保存完好,“國保”清河道署、淮軍公所均位於此路。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府學后街

舊時代印記已無蹤影

位置:府學后街西起南大街,東至穿行樓街。

由來:此街因地處保定府學之後而得名。

相關故事:這條街過去與興華路俗稱車道溝,是滿族人與漢、回等族的分界線,以南為滿族人聚集區。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雙彩街

“財”到“彩”的轉變

位置:雙彩街西起恆祥大街,東與市府前街相連。

由來:街中原建有一座雙財五道廟,用來祭祀文、武財神,故名雙財五道廟街,後改為雙彩五道廟街,1981年改為雙彩街。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相府衚衕

繁華謝幕沉寂登臺

位置:相府衚衕地處東大街西側北段

由來:因李鴻章的府邸在此而得名

現狀:現已建起相府衚衕小區,主巷位於小區內,只剩極短一段可以尋找。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唐家衚衕

保定人記憶深處

位置:唐家衚衕地處大西門東第一個十字路口南向。

由來:清初此街駐有保定城守營守備衙署,據傳有位姓唐的大戶在此安了家,唐家衚衕也因此得名。

相關故事:隨著盧漢鐵路通車,唐家衚衕北段因臨近大西門很快繁榮起來,旅店業首當其衝,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一客棧。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撒珠衚衕

“變臉”的藝術

位置:撒珠衚衕現位於大慈閣小區內。

由來:原名殺豬衚衕,民國時期雅化為撒珠衚衕。

相關故事:相傳雍正帝即位後,將與其不和的兄弟允禟改名為“豬”監押至保定火神廟,當時的直隸總督將全城殺豬戶聚集在廟東側,使其倍受精神煎熬,不久便死去,此地也成為固定殺豬場。

陽光正好,帶家人朋友探秘保定老胡同,邂逅光陰裡的故事

保定的衚衕裡,有太多的故事

有時間帶著朋友家人走一走

你和這些衚衕有哪些故事?

在評論裡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