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是這樣找到的

過程回顧

1月21日,己亥年臘月二十七,周口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流調組組長張林像平常一樣一上班。

上午9點,一天前剛剛成立的防治專家組突然被召集起來,說是市五院報告了一個病例,症狀很像新冠肺炎,需要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以下簡稱流調)。疫情就是命令,由於是首次流調任務,領導決定派流行病科科長蔣文、免疫規劃科科長李彥勳和艾滋病性病防治科科長張林前往。

在醫生辦公室,他們與值班醫生接上頭,收集病例信息。患者劉某,男,49歲,現住商水縣鄧城鎮林村,1月9日從武漢返鄉,14日出現發熱,體溫38.5"C,血常規檢測和胸片均不能排除疑似病例。

洗手、戴帽子和防護口罩、穿防護服……10點30分,他們走進單間隔離病房。患者劉某是一名中年男性,精神狀態尚佳,還算配合,但也有顧慮。患者反覆跟張林等人說,自己不會被感染。特別是問到其家人情況時,患者的顧慮更重,不想家人被"打擾”。

他們按照事先制定的調查提綱,一步一步詳細詢問患者返鄉行程、就診記錄、密切接觸史等情況,並反覆核實,生怕漏掉任何細節。很快,他們就理清了線索。

患者劉某於1月9日乘火車自武漢至漯河,然後乘公交車返鄉,回家後與妻子和4個兒女住在一起,除去譚莊鎮集市買過一次年貨外,再也沒有其他外出歷史。1月14日,劉某出現發燒症狀,後去侯莊診所和譚莊鎮王某某衛生室就診,不見好轉,20日下午到市中心醫院治療,專家會診不能排除新冠肺炎,遂轉至市五院。在調查劉某的密切接觸者時,由於對譚莊鎮一帶不熟悉,他們反覆詢問患者就診的侯莊診所位置和醫生情況。劉某記得不是太清,就記得在漯河到周口的路上,位於一個加油站旁。

完成初步調查,回到單位,已經快中午12點了。簡單吃過午飯,蔣文留在單位整理流調資料,統籌下不工作,張林和李彥勳再次出發,繼續排查追蹤密切接觸者。

下午1點,他們到達商水,與縣疾控中心流調人員和消毒人員一起,奔赴譚莊鎮和鄧城鎮,決定先去譚莊鎮王某某衛生室,然後去侯莊診所,最後去患者家中調查。

下午3點多,他們到達譚莊鎮街中的王某某衛生室。只看了一眼,張林的心就突然一沉, 因為診所醫生沒有穿工作服、戴口罩。張林等首先查看診所的就診記錄,試圖通過記錄找尋患者劉某的就診情況。然而,診所12月份以後的門診記錄都沒登記。正一籌莫展時,張林等突然發現診所的輸水處方上留有患者名字,便立即從1月15日起一張一張查找,終於在17日的處方上找到了劉某的名字。經診所醫生確認,患者劉某於17日、18日兩天在這裡輸水。張林等隨即調取了診所這兩天的輸水處方,發現在這期間共有13人在此就診。登記完畢後,張林等又遇到了一個大麻煩,處方上僅有患者的名字和年齡,並沒有住址不繫方式。上哪兒去找這些人?最後,張林等決定,由商水縣協調公安等部門,對這13人進一步進行排查。

做完這些工作,張林等又沿著周漯公路查找侯莊診所。當到達所謂的侯莊收費站時,張林等卻懵了,因為收費站附近竟有兩家診所。張林只好再次撥通患者電話詢問,終於確定了診所並進行了調查。好在這家診所的醫生防護意識較強,接診劉某時全程戴有口罩。同時,劉某也僅僅在此拿了點藥,就離開了。

晚上6點多,張林等趕赴這次調查的最後一站——商水縣鄧城鎮林村,到了位於村頭的衛生室,村醫剛好是,患者劉某的堂哥,對劉某情況基本清楚。隨後,張林等再次核對患者的家庭情況後,決定對其家庭場所進行無縫隙消毒。在與患者妻子和子女談話中,張林得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患者劉某是周口市區某醫藥公司駐武漢銷售人員,經常出入武漢各醫療機構。這個重大信息對於判定患者的感染原因和持續追蹤其同事中的密切接觸者起到了關鍵作用。

回到商水縣城,已經是晚上9點,張林等又對譚莊鎮王某某衛生室與患者劉某一起輸過水的人員進行排查。張林等建議,要儘快關注武漢返鄉人員,給每人發放體溫計,每天測量體溫,密切觀察變化。幸運的是,市委、市政府率先實行了武漢返鄉人員管理,詳細制訂了返鄉人員精細管理方案,為全市的疫情防控起到了積極作用。

返回周口,張林等結合防控方案,確定患者家屬5人和譚莊鎮王某某衛生室2名醫生和同時輸水的13名病人為密切接觸者,並決定第二天一早繼續排除周口市區某醫藥公司的密切接觸者。

儘管這一天收穫頗豐,但張林等卻沒有一絲喜悅,心情反而愈發沉重。他們知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拉開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