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援鄂醫生手記:我在湖北方艙內的第一個6小時

劉賢寶,男,莒南縣中醫院主任醫師,山東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他早早地寫下了請戰書,請求支援一線。"疫情來襲,咱是共產黨員,就應該衝在最前線。"他說。

在家鄉的惦念與期盼中,2月16日,劉賢寶將第一次進入方艙醫院的點點滴滴,通過微信分享至600公里外的莒南,他還告訴大家:"別擔心我,我們一定早日戰勝疫情,到時凱旋歸家。"

2月15日下午的武漢,大雪紛飛。

2點,我所在的第7組13人集合,準備入倉。出發的時候,領隊呂湧濤老師問我們"害怕不",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不怕"。

進入更衣區,仔細換上衝鋒陷陣的"鎧甲"。我默默數著:刷手衣、手術衣、口罩2層、帽子、鞋套2層、防滲透手術衣、猴服、靴套、護目鏡、手套2層。還有我49年人生中第一次穿上的紙尿褲。

莒南援鄂醫生手記:我在湖北方艙內的第一個6小時

大家彼此檢查防護服有沒有暴露的地方,消防警察培訓了消防知識,我們沿著醫務人員通道進入病房。

和上一組的戰友們交接班,得知由我和王鵬程(莒南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山東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負責1-10單元220張病床。

莒南援鄂醫生手記:我在湖北方艙內的第一個6小時

巡查開始,1床發燒38.5°、2床要求核酸檢測、10床咳嗽喘不動氣、19床發燒……進入"陀螺"狀態就在一瞬間。

講解病情、看片子、看化驗單……等巡視完全部病人,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防護服裡的我,彷彿被裝在繫上扣的塑料袋裡,束縛著一切動作,口罩壓在臉上,必須張著嘴用力才能呼吸,護目鏡早已被汗氣朦朧。我第一次在這種狀態下,梗著脖子看完了一百多個人的CT片,眼珠子疼的直流淚,和汗水一起積在護目鏡裡。

這時,方艙醫院內響起了音樂,正如我在新聞聯播中看到的那樣,很多病人跳起廣場舞。歡快的樂曲讓我的疲勞和難受消失了一大半。重新鼓足勁頭,我繼續投入戰鬥,為心存憂慮的病人解答疑惑,給煩躁激動的病人做心理疏導。

八點左右,我們單元收進來11個病人。其中有一位情緒十分緊張,一次次表示有血壓高、心慌、噁心等症狀。我一次次過去看她,一次次告訴她:"您的血壓、體溫、血氧、心率都正常,別緊張,我們和您一起戰勝疫情。"在第5次去安撫這位患者的時候,由於看不清下水道凸起的鐵蓋,我的靴套被撕了一個大口子,裡面的防護一下子露了出來。

等安頓好新收入的患者,我趕緊到護士站檢查,發現裡面的鞋套完整無損。回想起剛才病人怔愣著連聲跟我說不好意思,我才產生後怕的感覺。來不及考慮太多,我回到病房工作。

又處理了十多個病人之後,不知不覺已經快晚上10點了,病人們逐漸開始休息,狀態比較平穩,我們才鬆了第一口氣。

一次進倉作業是6個小時,前後的準備、善後工作也要3、4個小時。出倉後,換上新的外科口罩,我深深的感覺到:輕鬆呼吸是多麼幸福。回到賓館,送我們入倉的呂湧濤老師還在等著我們。回到房間做好消殺,把衣服泡在84消毒液裡,吃上泡麵,已經是"明天"了。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為期兩天的隔離和休整,準備投入下一次戰鬥,爭取早日實現我剛才的夢:"馬上就要回家了,武漢的櫻花開了,我們都在櫻花裡嬉戲、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